北宋駙馬爺,南宋奠基者——徐州戶部山鄭家大院溯源

2024年3月29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鄭家大院祖籍何處?先祖是誰?

徐州,自清初以來,戶部山鄭家大院非常出名,可謂婦孺皆知。那麼,鄭家大院祖籍何處?先祖是誰?有何事跡?我對此非常感興趣,並進行了多年的考證。

2014年夏,我曾去戶部山鄭家大院尋訪,但當時這里早已無人居住,說是正待修繕。輾轉找到幾位鄭家後人,他們也僅是聽老輩傳說是來自蘇州,但並無資料依據。我的調查一時沒有了線索,陷入停頓

又過了很久,一次偶然聽人說徐州西郊鄭先生藏有家譜,我隨即前往拜訪。七十多歲的鄭先生聞聽來意,拿出所謂的「家譜」,原來是兩頁稿紙。只見上面寫道:「徐州(戶部山)鄭氏原居河南北宋末年遷居蘇州洞庭東山,始祖為駙馬公。明末遷宿遷,清初再遷徐州……」

根據這段記述,鄭家大院鄭氏祖籍是蘇州洞庭東山,看來是來徐州經商的,因而在此入籍。這一點我不感到奇怪,但其始祖為駙馬公,卻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這位北宋時期的駙馬公是誰呢?他有沒有什麼傳奇故事?

一次,我在徐州博物館資料室看到一本《邃盦文稿》,作者是鄭叔平,戶部山鄭家大院人,生活在清末民初時期,是一位很有學問的宿儒。在此書中,他記述道:「先世居洞庭之東山,明清間經商宿遷,既卜居矣。又因亂徙徐,遂為徐州人。」這一段話,可以和鄭先生所藏的兩頁文稿相互驗證。

2015年春,我終於查到了藏於上海圖書館的《重修東山鄭氏世譜》(清乾隆58年,共六卷,以下稱作《鄭譜》),在譜中發現了徐州戶部山鄭家大院始遷祖鄭茂芳遷徐的記錄:「鄭堯時,明末遷居宿遷。清康熙三年,其子茂芳、茂榮遷居徐州。」

由此可見,鄭氏先祖鄭堯時於明末由洞庭東山遷居宿遷經商,清康熙三年,其子茂芳、茂榮遷居徐州。來時兄弟二人,歷經三百餘年,已成本地大族矣。


鄭家所說的先祖駙馬爺是誰?

鄭家人稱,其先祖是北宋的一位附馬爺,那麼這位駙馬爺是誰呢?他有着什麼樣的故事?

藏於上圖的《重修東山鄭氏世譜》上面記載:「始遷祖諱釗,行季一,字公遠,汴(今開封)人,少岐嶷,以國子生宋哲宗聘,尚順德公主,為附馬都尉靖康建炎年間,密籌定策,護蹕南遷,卜居武山(今洞庭東山西涇山)」。

鄭氏家譜記載得如此清楚,令我非常激動,便依據這條記載,繼續查了下去。於是,歷史中的人物與故事,在我頭腦中漸漸清晰起來。

鄭釗娶的是宋哲宗的女兒順德公主,而順德公主的母親是孟皇後。孟皇後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後,賢淑懿德,被其他妃子陷害,於元佑八年(1093),被哲宗皇帝以「厭魅之罪」廢除皇後,住在瑤華宮,成了一位女道士。後因瑤華宮失火,孟皇後由駙馬鄭釗和順德公主陪同,避居汴梁城外的一處民居家中。

靖康之變」時,徽宗欽宗二帝被俘,皇族妃嬪三千餘人皆被驅北受辱,淒慘無比。孟皇後、駙馬爺鄭釗和順德公主因不在京城,幸運的逃過了一劫,免遭金人的侮辱。孟皇後因禍得福,真是「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啊!

金軍撤退後,在駙馬鄭釗的幫助下,孟皇後竭力尋找宋室遺孤。當她知道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因在外執勤,未被金人掠走,立刻下詔勸其稱帝。趙構於是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即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

建炎三年,高宗率百官南渡至杭州。鄭釗夫婦護送孟皇後從另一條路南渡,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安全抵達杭州。其後不久,發生「苗劉兵變」,叛軍首領要求高宗退位。孟皇後與駙馬等大臣商議後,假裝同意,改稱孟太後,垂簾聽政於三歲的皇太子趙旉,一邊密令韓世忠將軍勤王。不久,韓世忠、張浚等名將趕到,叛亂遂剪滅。高宗於是復位,孟太後隨即撤簾。

鄭釗作為宋室駙馬,為南宋岌岌而危的局勢可謂殫精竭慮,常與孟太後「密籌定策」,為鞏固南宋新政權立下汗馬功勞。《鄭譜》中《始祖駙馬公傳》一文寫道:「(駙馬)委屈周旋,內消猜疑,外捍凶逆,公之功之多,而公退然不自矜伐」。然而南宋「紹興議和」後,高宗重用巨奸秦檜之流,殺害抗金名將岳飛,排擠主戰派官員,而此時順德公主薨,鄭釗心情既憤懣,又悲痛,遂舉家隱居太湖東山之武山。

《鄭譜》卷首中印有始祖駙馬公遺像,簪冠持笏,氣度自是非凡。其後有民族英雄文天祥題寫的《鄭公像跋》,贊曰:「鄭氏先像粲然,可傳於不朽。子孫讀先人之譜,瞻先人之像,而不興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

移居東山後,鄭氏以經商為主

東山鄭氏家族經商的歷史非常悠久,自始遷祖鄭釗及二世祖秀、禾、義時,為生計故即開始商賈。因蘇杭之地物產非常豐富,鄭釗父子不數年遂成巨富。其後,鄭釗仿東京汴梁街市風格,在西涇山下鄭嶺頭建造了一座莊園,名「官莊」。舊時東山有「三里官莊街,雨後可穿繡花鞋」之說,可見其規模之大。明清時期,鄭氏家族同東山其他族姓以江南為起點北上,主要貿易於運河沿線,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洞庭商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