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翟店熬菜

2024年3月29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楊繼紅

稷山翟店熬菜,要說獨具特色,特在哪兒?說是與眾不同,何處不同?

翟店熬菜起碼在明朝就盛行了。自古流傳「東西南北中,熬菜看石龍」,翟店鎮在明朝時稱石龍鎮,印證了其遠古、獨特。考究熬菜創始人,還沒結果。這道「熬」了近五百年極其普通的一道菜,在新時代依舊備受青睞。在熊熊火焰上,架上一口口徑一米五六的大鍋,鍋內除了美味菜餚,還夾雜着濃濃的鄉情和本土文化與飲食習俗。

熬菜是紅白喜事正席前必不可少的「前奏菜」,也是檢驗廚子廚藝的小考。廚子想要露一手,得先在熬菜上下功夫。熬菜都熬不到位,其他菜就無從談起,熬菜就成了廚子的一項基本功。別以為熬菜不講究「色香味」,不講究就不是翟店熬菜,顏色必須要搶眼,不搶眼會倒胃口。

在翟店,東家的酒席再好,總會有剩餘。但是熬菜卻極少有剩下的。熬菜須用大碗盛,暖胃暖心又暖身,親戚一碗咱兩碗,咥了一碗再一碗,足以說明熬菜很吃香。吃熬菜,還要搭配好饃,最好吃酵子饃,再來一小碟油潑辣子,不然吃不出熬菜的完美。

翟店廚師做熬菜,有「一遵五講究」:遵循古法,講究食材,講究時令,講究火候,講究色味,講究刀工。看似簡單明了,實則深不可追,做不出翟店熬菜美味的廚師,不敢獨當一面去闖「江湖」。

從翟店熬菜的食材上可看出,幾乎囊括了百姓所有的菜餚,但翟店廚師做熬菜選材從不眉毛鬍子一把抓,非常講究時令。大的季節分為春夏秋冬,小時令可分到二十四節氣,逢冬至則做冬至味道的熬菜,遇春分則做春分味道的熬菜,圖的是一個「鮮」「純」。雖然現在冬季也可以買到北瓜、茄子、豆角、韭菜等,可是翟店廚師在冬季絕不會用北瓜、茄子等夏季菜做熬菜,這些只在夏季用。冬季熬菜,則用冬瓜、白菜、蘿卜等。

翟店廚師做熬菜時,絕不是把所有食材一鍋燴,而是需要先清水煮的必須先煮好,需要焯的焯,需要炒的炒,需要炸的炸,需要豎着切絕不橫着切,需要剁碎的一定剁碎,需要剪段的必剪段。總之,熬菜是有秩序地把一道道食材下鍋,大火滾開,小火慢熬,中間視鍋內菜餚多少,邊熬邊往鍋內添加蔥、姜、蒜、花椒、大料、面醬、鹽、醬油、辣椒等佐料,少一樣調料,便失去一種味道,調料多放或少放也是「敗筆」。好廚師是邊熬邊「望聞」,據說,能聞出香氣四溢的熬菜味道調好調正了的,便是高廚名師。也正是這些懷有「匠心」精神的翟店廚師,在做好熬菜的同時,獨創出瓤菜、卷子、泡泡油糕、棗泥丸子等翟店特色菜。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養一方菜」何嘗不是。外地也有熬菜,但熬出的味道大相徑庭,不近吾鄉。有同鄉說,外地的熬菜根本品不出翟店熬菜的味道。是啊,翟店熬菜用的都是翟店本土蔬菜、本土肉、本地紅薯粉條、本地大蔥,只有這些食材才能熬出本土味道。

熬菜始終是宴席的配角,也成了婚喪嫁娶「前奏菜」的代名詞,吃熬菜也已成為一道風景。熬菜在「江湖」傳聞久了,就有了熬菜段子,有人總結人生不過三碗熬菜罷了,第一碗是你出生後滿月,雖有熬菜你卻吃不了;第二碗是你結婚時;第三碗是老去的時候……所以,人們還是珍惜當下能吃到熬菜的幸福日子吧!

民以食為天,食源在稷山,稷山食源數翟店。熬菜已熬成後稷飲食文化與翟店美食中的一道硬菜,熬菜吃對了,也就不把吃苦受累當一回事了;理解熬菜了,再艱難的日子也就熬過來了,也更能理解後稷故里生生不息、砥礪前行的精神內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