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票房又再撲街!口碑暴跌被懟吃相難看,網友:比爛片更致命

2024年3月29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寧浩導演的新片《紅毯先生》近日上映,卻遭遇觀眾冷落,票房和口碑均不佳。這引發人們對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關系的思考。作為業內大佬,寧浩試圖跳出商業電影框架,講述他眼中的時代荒誕,但最終難以打動大眾。

究其原因,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始終存在着天然鴻溝,但兩者又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需要在電影生態中找到動態平衡。

商業電影難容納作者獨特風格

《紅毯先生》作為一部春節檔電影,理應具備一定商業屬性。但寧浩卻試圖打破這一框架,他大量運用靜態鏡頭、緩慢敘事等手法,講述一個冷靜的關於人與人之間失語命題,使之更類似一部藝術電影。

這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商業電影的通行方式,難以打動習慣於商業片敘事節奏的大眾觀眾,因此獲得了較差評價。由此可見,主流商業電影難以容納這種高度個人化的風格,藝術性越強,反而越難達到銷售的目的。

商業電影追求大眾娛樂,更看重節奏感、情節反轉等,與藝術電影注重作者表達和審美追求有着本質不同。如果商業片過於藝術化,反而會讓目標受眾不適應。所以說,商業屬性與藝術性之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

藝術電影難以生存需藉助商業資源

與之相對的是,純藝術電影也難以在市場上生存。其小眾屬性註定了較窄的受眾面,投資回報存在較大風險。即便是大導演,也難以享有充足的創作自由。

寧浩作為業內大佬,要拍攝這類非主流作品,仍需利用春節檔等商業資源爭取曝光度,但最終也只能面臨失敗的困境。由此反映出,藝術電影若要生存,必須依附在商業環境中,或多或少接受商業規律約束。

純粹的藝術追求難以為電影市場所接受,必須接受商業妥協。所以,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存在條件。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命運共同體而非對立面。

兩者需要找到平衡支持電影多元發展

簡單對立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是沒有意義的。兩者應該在電影生態中找到平衡和統一。

藝術電影代表着電影語言的拓展與突破,也開拓受眾審美情懷。而商業電影則支撐起整個產業鏈條,提供資源支持。二者互為補充,共同推動電影多樣繁榮。

藝術電影可以適當吸收商業手法提高可看性,商業電影也應給予藝術創新更多空間。電影從業者需要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同時,導演也要理解觀眾口味,而觀眾則應主動接受多樣化電影。電影評價不能簡單以商業標准審視藝術作品。

我們需要呵護每一種不同類型的電影,因為電影的力量恰恰在於連接各色人等。 正因為寧浩試圖跨越商業電影邊界,才更需要理解和包容。我們需要給予時間去欣賞不同之美,也需要給予空間讓電影語言不斷延伸。

多樣電影共成就電影藝術生態

總的來說,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前者滿足大眾娛樂需求,後者推動電影語言更新。

就像生態系統里物競天擇、百花齊放,豐富多彩的電影類型共同繁榮,才能展現出這門藝術的無窮魅力。寧浩以其個人魅力藝術追求帶來反思,也讓人們再度審視電影的本質與邊界。

我們需要平和地看待不同類型的電影創作,而非將之對立。因為每部電影的存在,都豐富了這一藝術之樹的生命力。只有持續包容和鼓舞每一種電影於自由生長,電影藝術之林才能繁茂多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