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億元打了水漂的麻龍灣清明上河園,唐山的痛!

2024年3月29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今天是2024年3月24日,星期日,是退休老阿姨在頭條上寫日記的第三十五天。

今天和朋友開車從銀河路返回唐山市區,看到馬路邊有一個路標指示牌——麻龍灣清明上河園。

想當年,說起麻龍灣清明上河園,在唐山可是響當當的,名噪一時的存在。

這里曾是一座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打造的大型泥塑文化藝術園林,號稱世界首創、中國唯一。

但後來不知什麼原因,非常可惜,沒幾年就經營不下去關閉了,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遺憾。

10年前我游覽清明上河園的門票

我記得還是十年前去過這里的呢,園區已經關閉了,怎麼牌子還在呢?

我們兩個禁不住好奇,開車拐進去一探究竟。

清明上河園大門關着,但旁邊的小門開着,無人看管,我們兩個長驅直入,發現園區非常破敗,荒無一人。

正好,我們兩個可以慢慢游覽。

一進大門,迎接我們的是《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塑像

現在的張擇端塑像

塑像中張擇端身體和衣服細節處早已斑駁,他的書桌更破敗得不成樣子,底座上張擇端的簡歷已不知所蹤,塑像前兩個吹奏樂器的孩童也沒了蹤影。

十年前我游覽清明上河園時張擇端塑像

回家後,我找出十年前游覽清明上河園時拍的照片,對比一下,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記得十年前,這里還是遊人如織、熱鬧非凡。今日故地重遊,卻是這樣一番破敗荒涼的景象。

憑着記憶,我來到了賣酸梨的小販處。

現在的賣酸梨小販

兩個泥塑的手早已不知去向,更不用說買主盤子裡的酸梨了。

10年前的賣酸梨小販

漫步在園區內,隨處可見當年精心塑造的泥塑作品,如今卻已是滿目瘡痍。

那些曾經色彩斑斕的泥塑,在風雨的侵蝕下變得斑駁模糊,讓人不禁感慨歲月的無情。

請條友們跟隨我的鏡頭看看當年那些泥塑吧。

這個馬車夫,失去了手腳,不知哪個好心人拿了根棍子支撐着才沒讓他倒下。

這個泥人的手呢?


又是一個沒了手的挑擔老者。

這個更慘,雙臂都丟了。

二人丟了四隻手。

這位背筐的老者,失去雙手,怎麼生活?

後面兩個人,在竊竊私語,他的鼻子被狗啃掉了一塊?

掌櫃的,你手沒了,還怎麼賣粥藥膳?

遠遠看去,汴河上這座虹橋及橋上的人還算完整。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麻龍灣清明上河園里的泥塑雖已殘破不堪,但它曾經的美好卻永遠留在了我們的記憶中。

我們來梳理一下麻龍灣清明上河園的來龍去脈。

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世界級名畫,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開封)在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

清明上河圖

畫中那屋宇林立、市井喧囂的繁華場景,被一位唐山牛人「搬」進了麻龍灣清明上河園。

據說此人叫秦仕平,是豐潤小有名氣的建築商,自幼喜愛繪畫、泥塑。

20年前,他萌生了將《清明上河圖》用泥塑的形式表現出來,並讓這組泥塑群落戶麻龍灣莊園的想法。

此後,他便潛心研究畫作,四處尋訪泥塑高手,開始了艱苦的創作。

麻龍灣清明上河園始建於2007年,占地面積200多畝,累計投資約1.2億元。

它以泥塑藝術,把名畫《清明上河圖》中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立體的、全方位的呈現在世人面前,將《清明上河圖》「復活」了。

園中雕塑的人物身高,按照實際生活中人們身高的三分之二來確定,雕塑中的房屋、漕船的大小,也按照這一比例來推算,規模之大、匠心之獨特屬國內罕見。

2011年,清明上河園開園營業,一個立體的《清明上河圖》展現在了人們面前。

《清明上河圖》中500多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50多隻牲畜家禽和20多艘大小船隻,還有城樓、拱橋、郊野、碼頭、街景等繁復、熱鬧的生活場景,汴河兩岸的繁榮景象,都立體生動的重現在了麻龍灣清明上河園中,不得不佩服那些泥塑藝人。

可是,這麼大一個,傾注了無數藝人心血的泥塑藝術園,就這麼荒廢了,上億元的投資,就這麼打了水漂,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現在,那些泥塑作品雖然破損褪色,但它們所代表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卻是永恆的。

不知,麻龍灣清明上河園,會不會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

大家好,我是退休老阿姨雲姐,每天在頭條記錄我的瑣碎生活和心情感受,希望大家喜歡和關注,更希望大家閱讀我不成熟的小文後,留下你的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友友們的支持!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