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識途去世

2024年3月30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記者從馬識途家人處獲悉,革命家、作家、書法家馬識途因病醫治無效,於3月28日19時25分去世,享年110歲。


馬識途(資料圖)

公開信息顯示,馬識途,出生於1915年1月,16歲那一年,他遵從父親的囑咐,走出三峽,前往北平求學,他寫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詩,立下了救國之志。1933年,日軍進逼平津,馬識途在危難中逃到上海,後在浦東中學讀完高中。1935年,20歲的他在葉聖陶主編的《中學生》雜志上發表了第一篇散文《萬縣》並獲獎。雖然出生於書香之家,但是在這位年輕人的心底里,孕育着的卻是一顆工業救國的種子。

1938年3月,馬識途在抗戰的硝煙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當天,他將自己的名字馬千木改為了馬識途。「當時年輕人都在找尋自己生活道路,我入黨以後,我認為我找到了一生的道路了,所以就改了名字。我的介紹人問我,他說你決心一輩子都要參加黨的工作,你願意當個職業革命家嗎?我入黨以後,給自己定了八個字,一個詞是相信勝利,另一個詞是准備犧牲。」

1941年皖南事變後,鄂西特委遭受破壞,馬識途的愛人不幸被捕犧牲,剛出生一個月的女兒也不知去向。

1941年,黨組織讓馬識途投考西南聯大,到昆明去潛伏,他用馬千禾的名字在西南聯大中文系開始了散文,詩詞,小說的學習和創作,同時還選修了唐蘭甲骨文課程。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從西南聯大畢業的馬識途想留校做文學研究,但是南方局安排他任職滇南工委書記。為了遵守黨的秘密工作紀律,他再一次忍痛將一切文字性的東西一火而焚之。

重新提筆創作,源於1959年國慶十周年,應《四川文學》主編、老作家沙汀之約,馬識途寫的一篇《老三姐》得到了中國作家協會的肯定,這讓儲存在馬識途腦海里的那些革命生活的素材如泉涌般顯現。1966年,隨着他的第一部小說《清江壯歌》出版發行,寫作成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1979年,馬識途的《夜譚十記》之《破城記》在《當代》雜志創刊號上發表,大受歡迎,而這部既有傳奇性又兼具現實主義的作品,從動筆到全部完稿,耗時40年。《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被改編成電影《讓子彈飛》。

2012年和2013年,馬識途兩度被授予「終身成就獎」,可他卻說他在文學創作中沒有什麼終身成就,只有終身遺憾。


馬識途(資料圖)

2017年,身患肺癌的馬識途加緊撰寫《夜譚續記》,很多內容都是醫院裡完成的,2020年《夜譚續記》出版。馬識途還曾以出生入死的好朋友黎強為原型,寫了一部長篇劇本《沒有硝煙的戰線》。原本在《夜譚續記》出版時,馬識途宣布封筆,但深藏心底的甲骨文情懷一直都在,於是他結合離休後閒暇時寫的「甲骨文拾憶」書稿,回憶在西南聯大學習的甲骨文知識,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完成了著作《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

馬識途與巴金張秀熟、沙汀、艾蕪並稱「蜀中五老」。

馬識途曾說,「自己下了決心要走一條什麼路,定了以後就應該一直堅持下去,不要動搖,不要一遇到困難就變了。一個人要真正要成為一個人,必須經過折磨,必須經過困難。沒有經過折磨或困難,要想成功一個什麼事情,辦不到。」

資料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