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消失的5個江蘇品牌,滿滿的都是回憶,你還記得哪個?

2024年4月1日 12点热度 0人点赞

自近代以來,江蘇便是我國的工業大省、強省,出產了數不勝數的日用生活品牌,暢銷大江南北。然而歲月更替,過去的二三十年裡,在時代的大潮之下,一些常見的江蘇品牌銷聲匿跡,無處追尋,只剩下了滿滿的回憶。

1、長城電風扇

三十年前,長城電風扇作為蘇州家電行業的四大爆款品牌之一而火遍全國。「長城電扇、電扇長城」這句廣告語在那個年代堪稱家喻戶曉。

長城電風扇誕生於由5個街道手工業作坊組合成立的街道小廠,起初是非常簡陋的。1980年,長城電扇第一條裝配流水線投產,因為質量可靠,很快風靡全國。巔峰時期,工廠年產400多萬台電風扇,甚至出現了「哪裡有長城,哪裡客盈門」的搶購熱潮。

當時一台電扇150元,每台利潤有80多塊,長城電扇廠一年的營收就有五六個億,利潤占到了一半,可想而知這生意得有多賺錢。

然而,到了90年代後期,長城電扇廠資金鏈斷裂,負債累累,最後雖然「長城商標」得以保留,但也已不是當初的那個長城電風扇了!

2、熊貓黑白電視機

80後對於熊貓電視肯定不陌生,這個已有80多年歷史的國貨堪稱兒時的國民電視。1958年,南京無線電廠研製出江蘇最早的一台黑白電視機——熊貓牌電視機。

80年代,熊貓牌電視機風靡全國市場。每天下午放學後,所有的大小朋友都會搬上小板凳,圍坐在一起看電視。80年代後期,彩電又流行起來,南京無線電廠生產的熊貓彩電價格更是高的咋舌,一台彩電從1800-2800元不等,那會人均月工資也就百十塊錢,依然阻擋不住人們購買彩電的熱情。

如今,熊貓牌電視這個牌子雖然仍存在,但已不復昔日之勇,已很少能聽到它的新聞了!

3、鹽城燕舞收錄機

「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這是八十年代電視機里流傳度比較廣的一則收錄機廣告,而宣傳的對象是來自鹽城產的燕舞收錄機。那個年月,時髦青年穿着喇叭褲,花襯衫,一頭爆炸頭,戴着黑墨鏡,再肩扛着一台收錄機絕對是人群中最亮眼的仔。

1988年,燕舞坐穩了全國收錄機生產的頭把交椅,全年生產了110.8萬台的收錄機,創造了高達4億元的年產值。當時鹽城人找工作,如果能進燕舞公司,就相當於現在說進了稅務局和銀行一樣,公司提供的高薪資和福利,使這個職業成為了全鹽城人羨慕的對象。

90年代後,VCD、DVD興起,燕舞的銷量急劇下滑,並欠下了4億多元的債務,於2004年宣告破產。

4、南京鍾山手錶

在七八十年代,手錶被視為身份與面子的象徵。南京手錶廠生產的鍾山表可謂是物美價廉,供不應求。買鍾山表要排隊,有券才能買得到。當時一塊「鍾山表」賣30來塊錢,與一塊售價120多元的「上海表」相比非常親民,普通家庭也能買得起。

在業績好的時候,南京手錶廠月產20多萬塊手錶,每年上繳的稅收能進入南京所有企業前十名。80年代後期,國外的電子表石英表湧入,加上行業同質化競爭,鍾山表開始走下坡路。到2010年,曾紅極一時的南京手錶廠也關停了!

5、徐州海鷗牌洗衣粉

這款來自蘇北重鎮徐州的洗衣粉早年可謂火遍全國,風頭出盡。1983年「海鷗」品牌洗衣粉以99.86的高分在全國同行業中奪冠,同年外貿部門也給廠里發來了「出口榮譽證書」,1985年江蘇省商檢部門決定「海鷗」品牌洗衣粉出口免檢。

為了擴大國內外洗滌劑市場,從1980年起,「海鷗」洗衣粉斥巨資在央視打起了廣告,一句「蘭色的愛,清清世界」廣告語助推海鷗洗衣粉銷量暴漲,短短三年的時間,占領了全國近1/10的洗衣粉市場。

銷量的提升,使得生產「海鷗」洗衣粉的徐州合成洗滌劑廠成為當地第一納稅大戶。時任徐州市委書記孫家正來廠指導工作時說:「你們廠是徐州市最有錢的!」

進入90年代,隨着國家對國有企業改制吸引外國先進技術及外資決策的實施,「海鷗」洗衣粉的商標以3000萬元轉給德國漢高洗滌劑公司。2010年,徐州漢高洗滌劑有限公司退出中國市場,「海鷗」洗滌劑商標也隨之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