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哈達灣工業區的變遷

2024年4月3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說起哈達灣,許多吉林市市民的腦海中一般會聯想起吉林大街西側——由鐵合金廠、碳素廠、水泥廠支撐起來的重工業區,也就是今天哈達灣街道和新建街道的轄區。其實在歷史上,哈達灣的范圍遠不止這些。依據《昌邑區志》記載,哈達灣地區為蓮花泡山、哈達灣山(西山)與松花江之間的廣大區域,既有東河通、西河通,也包括東依蘭崗、西依蘭崗。時光回溯百年之前,這里一片荒莽,縱橫交織的江灣、泡澤還殘留着清代松花江因洪水改道留下的痕跡。


一、

1908年,吉林地方政府依據清政府日本簽訂的《東三省事宜條約》及《附約》,設開埠局,同時編制了吉林市第一次較為完整的地區建設規劃——《開埠局籌劃埠務大綱》。雖然這份規劃中提及,在未來穿越哈達灣地區的吉長鐵路將是商埠區建設的中心,然而哈達灣地區在當時離市區太遠,在發展節奏上,顯然要落後於靠近吉林城東側三座城門外的東關地區。

由於被排除在吉林商埠界限之外,非但是在晚清,即便是進入民國後,整個哈達灣地區的發展始終極其緩慢,據《昌邑區志》記載,九一八事變前,東依蘭崗以西的廣大區域,住戶一共才只有216家。在行政上,這里也一直由吉林縣(後改稱永吉縣)管轄,居民的主業也多圍繞農業展開。

民國十九年(1930年)初,吉長、吉敦、吉海鐵路相繼通車,中外商貿活動日益昌盛、頻繁,吉林城內建築、道路缺乏規劃的問題越來越掣肘經濟發展。當時的市政籌備處(市政府雛形)於是對吉林城及周邊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規劃。然而這次規劃的重心卻偏向於吉林城南側,溫德河小白山、江南地區被寫入計劃並被委以觀光、商業、居住等功能。

值得欣慰的是,制定這一規劃時,當局還是以比較現代化的科學眼光,對未來的工業區進行了合理布置:「工業區域內分甲(於衛生有害者)、乙(於保安有害者)特別工業區,均離市中心較遠且在松花江下游,便於污水排放。」具體的工業區劃定由東大灘沿江開始,一直延伸到依蘭崗地區,哈達灣也就此入列這份重要的規劃當中。

其實在這份規劃頒布前,哈達灣地區已經出現了許多「開發」的跡象,最顯著的當屬哈達灣火車站的建立。1912年吉長鐵路基本竣工通車時,算上始發和終到,鐵路沿線共設有10個火車站,其中位於如今吉林市轄區內的僅樺皮廠九站、吉林三站。後來,吉長鐵路進行了漫長的改、續建,其中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增建了哈達灣車站(今吉林市轄區內還增設了河灣子站)。

當時在這個車站地處郊外,乘降的旅客和貨物極少,在此設站令人難免有意外的感覺。其實鑒於當時這條鐵路線的建設、管理系統中,隱現日本的身影,因而雖未見史料但仍不免讓人懷疑,增設哈達灣車站有日方設計人員「攜私帶貨」的可能。到了偽滿初期重新對吉林地區的城市規劃進行布局時,哈達灣地區便直接被定義為未來工業發展的重要區域。


二、

1933年12月,日本大同洋灰株式會社投資300萬元偽幣,在哈達灣興建了大同洋灰株式會社吉林工場,就此在吉林市的歷史上率先掀開了哈達灣工業區開發的序幕。

在清代中前期,吉林城的建築施工中並不使用水泥,到了晚清東清鐵路建成後,一些產自俄國的水泥才陸續被進口到吉林城。由於是一種外國傳進來的「洋玩意兒」,水泥便被當時的人稱為「洋灰」。後來,水泥憑借材料優勢,在建築中的應用越來越廣,一些產自唐山啟新公司的水泥也由火車運進吉林城。另外,1903年,日本人在大連也建設了水泥廠,所產水泥也行銷到吉林城。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淺野洋灰株式會社到東北考察,他們發現吉林地區水、煤、石灰石(產自永吉河灣子、磐石)、黏土等水泥生產所需的資源非常豐富,可實現就地取材,於是便選定吉林城為建廠的六座城之一。當時淺野會社在吉林城所建的水泥工廠依偽滿大同年號及其取義,取名大同洋灰株式會社。這座工廠占地82500平方米,設計產能為年產11萬噸。後來由於豐滿水電站等殖民建設工程擴大了需求,這家日本工廠不斷擴建,產能逐步提升,最高時曾達到22萬噸以上。另外,隨着需求的異化,大同洋灰在1936年還增設了石棉瓦廠,最高產能曾達到每年547500張。另外,這家企業還曾在日偽時期發行過股票,向社會融資。

可以看到,在大同洋灰會社選址及快速發展過程中,吉長鐵路上及哈達灣站無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更增加了後人對當前增設火車站初衷的懷疑。當然這個火車站對哈達灣地區的影響遠不止大同洋灰一家工廠。

據記載1937年至1941年,日偽當局推出了所謂「產業開發五年計劃」,計劃在中國東北投資28.7億元偽幣,其中工礦業投資16億元偽幣,投入吉林市的則多達4億元。在殖民工業體系急劇膨脹的過程中,吉林市加速了由近代向現代的邁進,而哈達灣的工業區時代也隨之開始到來。

1939年8月,日本東洋精麻加工株式會社在哈達灣成立,這個工廠廠區占地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千餘平方米,最多時僅工人就有400餘名,工廠以亞麻為原料,進行亞麻絨加工,產品全部運回日本。1940年,滿洲特殊制紙株式會社在哈達灣地區東側的依蘭崗,建設了占地40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這家工廠生產紙袋紙、模造紙、包裝紙、鈔票紙,與民間用紙並不相同。

除上述三家規模較大的工廠外,依據地方史料的零散記載,在日偽時期的哈達灣工業區,還曾建有滿鐵的枕木廠(解放後遷往哈爾濱)、酒精廠(後被炭素廠占用),以及生產奶粉和瓶裝牛奶的明治奶牛株式會社。日偽時期哈達灣工業區的工業企業雖沒有江對岸的人造石油會社、電氣化學會社光鮮,但卻因生產出適銷產品而顯得更具「活力」。當然光鮮也好,活力也罷,無非是屬於殖民經濟的成果,並非是為中國人謀福祉。真正與中國人休戚與共的工業企業還要等到數年之後才會在哈達灣地區出現。


三、

1948年吉林市獲得了解放,人民政府為盡快恢復因戰爭而百業凋敝的城市經濟,大力扶持工商業發展。另外政府也對所接收的日偽工廠,直接進行復產准備,以期原有職工及其他失業工人早日就業。在當時的哈達灣工業區,昔日的大同洋灰會社舊址成立了東北第一洋灰工廠,市政府特別發布了相關布告,號召民眾將散落民間的機械器材、建築構件統一送回……這時,無論是市領導還是居住在哈達灣地區的群眾還不知道,這個形成於日偽時期的工業區即將迎來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

經過三年艱苦奮斗,五十年代初,吉林市勝利完成了國民經濟的恢復任務,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基礎得以夯實。從1953年開始,中國進入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建設期。一五期間,經國家有關部門和蘇聯專家的大量調研、考察,確定了7個重點項目落戶吉林市(156個重點工程中,共有11個落戶吉林省),其中吉林鐵合金廠、吉林炭素廠兩家大型企業選址於哈達灣地區。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之所以兩家冶煉企業能夠落戶於此,除土地平闊、臨近水源外,與哈達灣交通便利、靠近電廠等因素也密切相關。


1953年代號「71」的吉林鐵合金廠(七一冶煉廠)在偽滿時期的枕木防腐廠舊址上開工,經過緊張有序的建設,1956年6月16日冶煉出第一爐合格的鐵合金產品,前後僅22個月時間,中國的第一座鐵合金廠從無到有,屹立於哈達灣大地之上。1954年,代號「201」的吉林炭素廠在偽滿酒精廠及附近俗稱「八垧地」的區域破土動工。1955年10月15日竣工投產,從此,吉林炭素廠長期為我國「具有現代化設備的最大規模生產石墨及碳素製品」的企業。

應該說正是一五期間七大項目落戶吉林市,從晚清起步,耗時四十多年的吉林市近代工業最終實現了向現代工業演化的華麗轉身。而在這特殊的時間節點,哈達灣工業區的鐵合金廠、炭素廠連同吉林造紙廠、及吉林麻棉紡織廠等大中型國有企業,扮演了積極且重要的角色。


從1941年8月哈達灣地區正式劃為市屬興隆區後,急速膨脹的殖民工業就帶動了這一地區其他行業的發展。人口​也隨之增多。解放後,在原有山東屯等居民聚落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工人村和勞動村​。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之後,由東依蘭崗向西,整個哈達灣地區愈發​繁榮。除新式樓房如雨後春筍外,在松江、小街等處還出現過不亞於市區的商業、文教衛生行業的​明星單位。這些變化進一步增加了​這一區域的現代化成色。

進入新世紀時,新形勢、新變化讓哈達灣工業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具有一定污染的工廠逐步外遷,曾經的工廠廠區變為更加宜居的生活區域,但不管有多大的變化,哈達灣地區曾經的工業氣質仍隱現於街頭巷尾,只要留心,放眼望去,那些有別於市內其他區域的特質並不難發現。


本文為優雅的鬍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請與作者聯系!

特別鳴謝田秋實先生、劉凱先生對本人撰寫此文給予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