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足球的一些差異——專訪中國U15男足選拔隊主教練浮嶋敏

2024年4月4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新華社蘇州4月3日電(記者馬邦傑日本足球讓我們感覺既近又遠——彼此距離近,實力相差遠。球員質量是實力的直接體現。一水之隔的日本足球能夠培養出許多優秀球員,而中國足球為何不能?這是新華社記者近日在專訪新任中國U15(15歲以下)國家男子足球選拔隊主教練浮嶋敏時探討的主要內容。

浮嶋敏今年56歲,是一名亞足聯職業級教練員培訓講師(中國足協目前尚無國產職業級教練員培訓講師),執教經驗豐富。他最近在蘇州市足球運動中心考察球員期間,接受了記者專訪。有的問題涉及球員培養微觀層面,浮嶋敏回答耐心細致。問答之間,反映的是中日足球差異以及深層次的原因。

以下是采訪內容整理:

一、球員的靈性

記者問(以下簡稱「問」):觀看中日成年隊比賽,不難發現中國球員身體狀況毫不遜色,但總感覺靈性不如日本球員。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

浮嶋敏答(以下簡稱「答」):中國球員跑動速度等身體條件一直不錯,但傳球速度和決策速度確實稍有欠缺。日本球員以前也存在同樣問題。後來我們發現日本球員在9到12歲這個敏感期時間段的訓練不科學,導致他們成年後在決策能力上出現一些問題。這不是球員的錯,更多是他們9到12歲時教練的錯。我小時候踢球時教練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種命令式的。日本發現這個問題後,投入大量精力培養基層教練員。

問:目前中國足球還存在命令式教學的教練,球員怕犯錯,怕被教練指責。日本足球當時是怎樣去改變的?

答:其實並非日本足協直接發現這個問題,而是隨着更多球員去海外踢球,他們發現海外教練的執教方式不一樣。日本足協也派了教練員去海外學習,發現確實在球員教育模式和思維方式上是不一樣的。另外,日本還請了大量外教來日本講解和執教。

現在日本教練的職責不是告訴球員做什麼,而是引導球員去做什麼。當然有的時候也要去教,但最終目的是去引導,讓球員去理解。並非每個日本教練都這麼做,在日本有這樣的趨勢:相比直接告訴隊員該怎麼做和給出明確指令,教練現在更傾向於提出問題啟發球員思考。

問:請問日本教練的訓練方式發生這一顯著轉變是哪一年或哪一個時間段?

答:大概15年到20年前。

問:在中國做青訓的一些外籍教練反映,中國足球青訓領域存在過分重視成績的問題,這導致選材高大化、戰術簡單等一系列問題,請問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答:日本以前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特別是在20年前。贏球跟培養球員其實是都重要的,就像是車的前後輪都重要,但問題在於誰想贏球。要是教練的求勝欲望過激,球員就會畏手畏腳,具體來說就是會剝奪球員思考的機會。球員就可能不會做判斷,而是教練說什麼他就做什麼。這樣就很難去培養球員的決策能力。比如教練在旁邊喊:都去跑。球員什麼都不想就去跑。

問:日本是怎麼改變的?

答:首先是培養教練,不斷給教練灌輸這方面理念。在日本你拿到教練證並非一勞永逸,你還得在一定時間去更新、去再學習。日本足協在教練再培訓時會再去強調這方面的理念。先是把這個灌輸給教練,讓教練知道如何去合理地啟發球員。

問:請問青訓教練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青訓教練和職業隊教練有何不同?

答:職業教練成績就是一切。相反,青訓教練最重要的使命是育人,即通過足球去教球員如何做人。所以,青訓教練行為規范非常重要,因為球員一直在看着你。在青訓階段,教練要給予球員失敗的機會。如果剝奪球員失敗的機會,球員就會變成機械地執行命令的「機器人」。

問:「機器人」,一些外籍教練在描述中國足球青訓問題時也經常用到這個說法……

答:這是絕對不行的。這就又回到剛剛的話題,青訓教練的培養非常重要。大部分孩子是在9到12歲這個年齡段、也就是敏感期階段開始喜歡足球。然後他們基本上就會一直從事這個運動。也是在孩子敏感期,教練開始教他們一些技術方面的東西。

問:剛才我們提及一個問題是中國青訓教練挑選隊員時非常看重身體條件,因而身體強壯的早熟型球員較多,嚴重擠占了後天發展型球員的生存空間。事實證明,後者成為職業球員的可能性更大。日本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答:考察球員主要看他們未來的發展潛力。首先教練要對他們的身高進行預測,其中要看他們父母的身高。日本現在每年都記錄所有踢球孩子的身高,通過孩子們每年的身高增長幅度去判斷他們是早發育還是晚發育的球員。對於發育晚的球員,要控制他們的訓練量,避免他們受傷。

如果一個小孩發育較早,身體條件出眾,您覺得他自己還會主動想去練技術嗎?在日本,同一個俱樂部內不同年齡段的球員流動比較頻繁。可以讓早熟型球員去踢上一個年齡組的比賽,要讓他知道,他的身體優勢被別人追上之後,他該怎麼踢。如果隨着年齡增長,他的優勢越來越小,當然就需要和他說:你得着重加強你的技術,否則這麼下去是沒有希望的。

二、日本足球的「12歲退役」現象

問:現在中國有一個特別讓我們頭疼的「12歲退役」現象,就是孩子到了12歲左右,就停止踢球。主要是因為他們上初中了,學習任務加重,就沒時間踢球了。不知日本是否也存在同樣問題?

答:非常有意思,日本東京富人區也有這樣的現象,那裡的孩子不到12歲就停止踢球了。富人區住的都是社會精英,比如律師、醫生等。他們希望孩子將來從事類似的工作,就不會讓孩子去從事足球。當然了這個現象主要是在東京富人區,也是全日本比較特殊的。

問:日本普通家庭會阻止孩子繼續踢球嗎?

答:可能相反,家長會催促孩子去踢球,趕緊去踢球。大部分家長會對孩子說:「你踢這麼多年球,現在不踢了,不會覺得有點可惜嗎?」

問:現在利物浦的主力後腰遠藤航曾是您的球員。他初三努力學習之餘,還有時間去俱樂部試訓,升入俱樂部職業隊那年還考上了大學。他是如何做到的?

答:說到遠藤航,聽朋友說,有個報道說是我發掘了遠藤航,並且一直把他培養成職業球員。但這不是事實,不是我發掘出了遠藤航。

遠藤航出生在橫濱,他自然而然就想去橫濱水手俱樂部。他小學和初中去試訓過很多次,都沒成功,初中一直在學校球隊里踢球。遠藤航上初三時,我是橫濱FC的青訓總監,當時俱樂部推薦我去他們學校看看,我就派球探去考察,球探沒看上遠藤航。後來湘南海洋俱樂部負責青訓的人選中了他。2011年遠藤航升至俱樂部一隊時,我在俱樂部當教練。遠藤航的學習願望很強,他說要去考大學,然後就考上了。

問: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日本高考競爭不像中國這麼激烈?

答:這其實也取決於你想去哪個大學,難度是不一樣的。日本孩子學習壓力也很大,一天學10個小時很正常。當然踢足球的孩子可能就不會把那麼多時間用在學習上。

問:日本普通家庭大多希望孩子上大學吧?

答:還是很多的,大部分家長還是覺得上大學能有更好的出路。

三、優秀球員的態度

問:您說遠藤航學習欲望很強,受過比較完整的教育。您認為受教育程度對他踢球有幫助嗎?

答:肯定是有的。遠藤航其實不是一個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有多優秀的球員。如果你在外場一直盯着他看,會發現他一直在為球隊做一些不引人注目的事情。他擅長時刻分析場上局勢,他會分析風向風速、草的濕度長度等,他會根據場上各種因素分析自己該如何跑位。比如說他的球隊在前場投入大量的人手,他就會回撤保護,防止對手打反擊。相反,如果球隊後場人數過多,他覺得不需要這麼多兵力防守時,他自己會去前場。他在做別人沒有做的事情。

問:他的這個特點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養成的?

答:是後天的,是在不斷失敗中去汲取教訓養成的。他還有一個特點,也是他的性格:他不會完全聽教練的。他在比賽中會一直在思考該怎麼做,如何能讓局面產生變化,讓球隊攻防更流暢。他從青訓階段就有這樣的思考。當時,我作為教練給了他很多建議。他會去思考這些建議,可能採用了,也可能沒採用。他就是這樣一個球員。

問:日本有不少球員在歐洲頂級聯賽踢球,中國球員怎樣能在那裡立足?這方面有什麼建議?

答:我聽說的是中國球員的待遇一直比較好。您聽說過久保建英嗎?現在在西甲皇家社會隊踢球。此前久保建英收到中東那邊的報價,給他開出的薪水是皇家社會的10倍,但久保建英拒絕了。他還是從提升足球水平而非金錢角度考量而作出決定的。

去海外踢球,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強度上去了,如果思考不加快的話,你身體就跟不上。遠藤航是2019年轉會到斯圖加特的,那年我去德國見到了他。那時他完全踢不上比賽。他說他並不為踢不上比賽着急,而是想該怎麼去做才能贏得上場機會。他知道如何控制沒有機會上場比賽而帶來的負面情緒。當然遠藤航不是去海外才這樣的,他在日本也這樣。他去年轉會到利物浦後,一開始也沒有上場機會。現在他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首發球員了。但是他速度非常慢,真的特別慢。

問:那他需要腦子轉得快吧?

答:他一直在思考,思考能力很強,特別善於觀察。比如說對方前鋒已經突破兩三個人,帶球沖向他,你看他如何應對?他絕對不會撲上去,他會先封住對方沖向球門的直線,永遠是這樣。對方球員發現正面有人後就會被迫減速。遠藤航在設法讓對方減速後再去對抗。另外,遠藤航一直是那個發型,也沒有什麼奢侈品,他的興趣全在足球上。

久保建英是那種天才型球員,有天賦,同時也努力。您有沒有見過久保建英本人?他個頭較小。遠藤航和久保建英不是那種對教練言聽計從的球員。這種球員在膠着的比賽中能展現他們的能力。

問:我們中國現在缺少這樣的球員……

答:那種對教練言聽計從的球員,在很膠着的比賽當中,在觀眾面前會有壓力,會經常看替補席,看教練。前幾天中國U15男足選拔隊集訓時,我觀察到有些隊員在過人成功或者失誤時,會經常看教練席。這證明他們沒有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足球上。他們當時可能在想:教練怎麼看我?看到球員有這樣的反應,我基本能夠判斷他們是怎麼成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