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首次!中國GDP降至美國65%,中國崛起結束了嗎?

2024年4月6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中美兩個大國的經貿聯系及其他各方面的關系深刻影響着全球經濟及國際形勢的走向,畢竟中美GDP之和占全世界經濟總量的45%。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帝國、高科技強國,而中國是全球第一工業和製造業大國,都對全球經濟發揮着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過去的20多年,中國經濟實現跨越式騰飛,經濟總量先後超越歐洲的英法德三強,再超日本,躋身世界第二。

2008年,中國GDP達到美國的31.07%,

2013年,中國GDP達到美國的56.8%,

2018年,中國GDP達到美國的67.6%,

2021年,中國經濟規模再創新高,GDP達到美國的77%,差距不斷縮小。

但是,2022年中國GDP占美國的比例首次下降,GDP達到美國的70%。

到了2023年,中美GDP差距再度擴大,美國GDP創下新高,達到27.35萬億美元,而中國GDP達到17.88萬億美元,相比2022年還下降了,中國GDP降至美國的65%,差距擴大至9.47萬億美元。

如果從比例來看,現在中美GDP差距似乎回到了2018年,甚至還不如2018年的水平,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首次出現的現象。

對此,不少媒體大放厥詞,認為中國崛起已經結束了,認為中美差距不可能繼續縮小,只會越來越大,美國媒體興高采烈的報道稱,中國GDP可能永遠趕不上美國了。

甚至,網絡上突然流傳一個「70%魔咒」的說法,該說法認為當一個國家的GDP達到美國的70%後,美國會實施各種手段和舉措來壓制和圍堵第二名的發展勢頭,甚至將其逼入經濟危機或者經濟陷阱。

當年的蘇聯、日本GDP都先後達到過美國的70%,最終都被美國一一採用手段導致由盛轉衰,難道中國也會如此?中國崛起真的結束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了解為什麼中美GDP差距會在2022年之後擴大,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來看,既有國內的問題,也有國際上的問題。

首先來說國內的問題,主要還是各領域的改革繼續深入,房地產依然堅持「房住不炒」,2022年整個樓市成交量、銷售額持續下滑,房地產投資失速,地產對經濟的拉動效果減弱。

再加上對教培、醫療等諸多行業的整頓,大量教育機構倒閉關門,教師失業……

改革是有陣痛的,而我們正處於這一歷史時期。

從國際上來看,2022年美國開始加息,大量資本流向美國,美元強勢升值,而其他貨幣無一倖免,都被狙擊,人民幣也在名單之中,從2022年-2023年人民幣匯率都在貶值,導致我國GDP兌換為美元後直接縮水。

不僅是人民幣,歐元、英鎊日元匯率都在貶值,日元的匯率貶值幅度更大,導致日本去年GDP直接跌至全球第四,被德國反超,本質上不是日本經濟太差,而是匯率暴跌帶來的直接結果。

再加上歐美高通脹的影響,消費走下坡路,亞洲各大製造業基地訂單量急劇縮減,出口萎靡,這對我國出口造成不小的影響,疊加國內消費、投資不理想,整體經濟表現不如疫情之前。

在後疫情時代,中美幾乎走向了不同的經濟發展方向,美國依然通過「強刺激」的方式拉動經濟,比如貨幣大放水,給民眾和企業發現金,通過消費刺激經濟,然後通過美元的國際地位向全球轉嫁通脹危機。

中國這一次沒有「強刺激」,而是繼續深入改革,兩者的區別是強刺激短期內舒服,長期很難受,而改革是短期內難受,長期會很舒服。

美國由於強刺激帶來了不斷膨脹的債務,美債目前已經逼近35萬億美元,美國事實上已經心急如焚,不然耶倫近期又跑來干什麼,難不成清明祭祖?只有有求於人的時候,才會不斷跑到別人家裡。

我國深入改革已經取得成果,在出口方面,「新三樣」(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出口暴漲,尤其是汽車出口已經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出口成為重要推動力,汽車產業正在引領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

短期內的差距擴大,不代表長期趨勢,如果從長期來看,中美差距會繼續縮小,美國目前已經不加息了,高利率很難維持太久,今年降息的概率很高,美元降息之後,人民幣開始升值,一舉改變這幾年的匯率貶值情況。

所以,中國的崛起沒有結束,用兩三年的差距擴大來給中國崛起定性是不合理的,中美有客觀差距,這是事實,但中國崛起的底層邏輯依然沒變,這也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