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賀蘭

2024年2月5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來源:經濟日報

從銀川市區遠眺賀蘭山東麓,碧空如洗。

塞外冬季,燦爛陽光下,山頂片片白雪如花般怒放,形成了寧夏著名的古八景之一“賀蘭晴雪”。

寧夏首個酒莊便以賀蘭晴雪命名。

如今,寧夏全區釀酒葡萄種植總面積達60.2萬畝,超過全國三分之一;年產葡萄酒1.4億瓶,占全國近40%;先後有60多傢酒莊的葡萄酒在國際大賽上獲得上千個獎項……駕長車,賀蘭山東麓的寧夏葡萄酒突出重圍。

葡萄酒的香味,已成為賀蘭山最濃鬱、最具代表性的風味。

響了!曾名不見經傳

2011年9月,《品醇客》雜志舉辦的世界葡萄酒大賽上,來自中國的賀蘭晴雪成為最大黑馬。

擊敗來自世界各地的競爭對手,其中包括阿根廷、美國、澳大利亞甚至法國波爾多本地的生產商,獲得10英鎊以上級別波爾多風格紅葡萄酒國際大獎的,是一瓶來自名不見經傳產區的2009年加貝蘭——這是當年轟動世界葡萄酒界的一件大事。自此,世界認識了出產優質葡萄酒的中國寧夏產區。

從銀川市西夏區北京路拐上沿山公路不遠,就來到了賀蘭晴雪酒莊。莊主容健提起那段往事,仿佛在訴說一個傳奇故事。

寧夏葡萄酒產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但直到90年代中期,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才逐漸被葡萄酒專傢發現認可。第四次全國葡萄科學討論會在銀川召開時,與會的國內外專傢認為:以銀川為代表的部分西北地區是中國最佳的葡萄產區之一,也是中國生產高檔葡萄酒最有競爭力的潛在地區。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觀點不僅引起了葡萄酒行業的關註,也讓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意識到發展機遇。於是,法國的葡萄品種、設備、技術和人才被一一引進,建立了一批葡萄酒企業。

1997年,寧夏將葡萄酒作為農業六大支柱產業之一重點支持發展。2001年,寧夏葡萄產業協會成立,這是國內第一傢省級葡萄產業協會。容健擔任會長,王奉玉擔任秘書長,張靜擔任副秘書長。2005年,容健與王奉玉先後退休,3個人萌生建設一個示范性小酒莊的想法。地址選在賀蘭山腳下,取名賀蘭晴雪。容健與王奉玉搞管理和種植,年輕的張靜負責釀酒。

3個人的酒莊條件簡陋,處於半手工狀態。當年,酒莊開荒種下了第一批8公頃葡萄,張靜到中法兩國農業部門的合作項目——中法莊園實習,拜首席釀酒師李德美為師。

2009年,賀蘭山東麓產區氣候條件優越,葡萄成熟度非常好。2011年初,酒莊顧問李德美萌生了把2008年、2009年兩個年份的酒送到國際參賽的念頭。

“酒莊報名參加英國《品醇客》雜志舉辦的世界葡萄酒大賽時,主辦方的產區選項裡甚至都沒有寧夏。頗費一番周折,才報上了名。”李德美回憶。

2011年9月,該項賽事頒獎儀式在英國倫敦舉行。公佈結果時,讓所有在場嘉賓感到震驚的是:中國寧夏賀蘭晴雪酒莊2009年份加貝蘭葡萄酒奪得賽事最高獎!當時很多人不知道中國能生產優質葡萄酒,更別說知道寧夏!

這個獎項對全世界所有生產波爾多風格葡萄酒的地區開放,把最高獎項頒給賀蘭晴雪,意味著中國生產的葡萄酒得到了世界認可。

蒙古語裡,“賀蘭”就是駿馬的意思。由此,寧夏葡萄酒產業踏破賀蘭山缺,進入壯懷激烈的高速發展時代。

穩了!沒有不可能

略微有些酸,也有點甜,還有點兒澀……賀蘭山東麓產區的葡萄酒處於榨季後的發酵期,空氣中彌漫著葡萄酒襁褓中的味道。

赤霞珠、馬瑟蘭、霞多麗、長相思……品類眾多的葡萄酒百花齊放,加上混釀碰撞,或激越,或溫柔,或甜蜜,或羞澀……傾訴著各自的故事,綻放著各自的風格。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位於北緯37^o43′至39^o23′之間,是業界公認的世界上最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和生產高品質葡萄酒的黃金地帶之一。晝夜溫差大,葡萄易於聚集糖分;黃河沖積平原與沖洪積傾斜平原交匯地帶的半砂質土壤,讓葡萄枝與葡萄稈的水分得到很好調節。

多年來,寧夏先後從國外引進以紅、白、甜、露四大系列為支撐的60多個釀酒葡萄品種品系,引進20多個國傢的60多名國際釀酒師在產區服務,聘請20多個國傢的冠軍侍酒師作為推廣大使。200多個酒莊和釀酒企業分佈在百公裡葡萄酒產業長廊,參觀百多個酒莊,宛如周遊列國。

加貝蘭獲獎後,來賀蘭晴雪參觀訪問和品嘗的人很多。“人們誇贊,酒的風格非常波爾多。但我覺得加貝蘭要成為寧夏的加貝蘭,而不是波爾多的加貝蘭,也就是要成為自己。”張靜說,寧夏產區是一個很獨特的、具有自己風土特色的葡萄酒產區。

與賀蘭晴雪酒莊僅一路之隔,迦南美地酒莊的風格及釀酒師的個性、理念、目標、方法均與之不同,可有一點是共通的:成為自己。

莊主王方旅居德國10餘年,對有“德國葡萄酒女王”之稱的雷司令品種情有獨鐘。2011年,王方帶著對傢鄉釀酒業的憧憬回到寧夏,建了一個200多畝規模的小酒莊,開始了自己的釀酒生涯。

在寧夏,種植雷司令一度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因釀酒風格大膽、敢於打破常規而被業界稱為“魔方”的王方堅信:腳下土地就是雷司令的希望之地。果然,賀蘭山東麓種植雷司令成功,釀出的酒清爽、酸度適中、口感清脆。

短短幾年,迦南美地酒莊釀造的葡萄酒就贏得了國際聲譽,曾作為唯一一個亞洲酒莊受邀赴德國參加展出和一年一度的雷司令盛宴。

除了標準瓶,迦南美地酒莊還推出了如試管一樣的小瓶酒,便於攜帶和直接飲用,很受年輕人青睞。“葡萄酒認產區。我對我釀的酒有著絕對自信,我堅信寧夏產區能釀出好酒。”王方說。

風土共享,風格各表。

走進西夏區博納佰馥酒莊,草木叢生,完全是不修邊幅的自然狀態。莊主孫淼和彭帥是一對年輕夫妻,2013年從法國留學回國,來到賀蘭山下釀酒。酒莊面積隻有100多畝,建在一片鹽堿地上。

釀酒東麓下,悠然見蘭山。倆人都在法國著名的勃艮第產區工作過,選擇了自然傳統的田園生活生產方式,自己開拖拉機、施肥、除草、釀造、養鵝、喂狗……“兩個人的酒莊”個性十足。“每串葡萄裡都有我們的體溫,每瓶葡萄酒裡都有我們的心血,我們在做一座最典型的藝術酒莊。”孫淼說。

打開一瓶2015年的紅葡萄酒“馥”,擁有可愛甜美的果香和略帶俏皮的青味,如春季賀蘭山散發的生命萌發的氣息。博納佰馥酒莊年產量1萬多瓶,酒暢銷上海等大中城市。

彭帥師從著名葡萄酒專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李華教授,孫淼師從李華教授的夫人、著名葡萄酒專傢王華教授。小兩口師從老兩口,兩代人致力於葡萄酒的研究和釀造,成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的佳話。

準了!尋味即尋路

這些各具特色的葡萄酒,有一個共同語境:賀蘭山風土。

風土,是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於葡萄酒而言,風土就是魂魄。七分種植、三分釀造,產區的風土對葡萄酒的品質和風格有著決定性影響。

賀蘭山東麓的風土條件得天獨厚,但對於葡萄酒產業發展初期的寧夏來說,如何把大自然的饋贈做成人間臻品,是摸著石頭過河。走彎路、資本搶灘、無序發展、質量低下,沒少踩坑。

2003年,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努力下,當時的國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對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這借鑒了國內外葡萄酒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對寧夏建立自己的產區保護和把控葡萄生產品質非常有益。

次年,寧夏組成考察團赴法國了解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考察中發現,葡萄酒生產在歐洲大都以酒莊形式存在。考察團形成共識:寧夏葡萄酒產業想要有更高水平的發展,一定要打造一批致力於釀造高品質葡萄酒的精品酒莊。

2013年,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開創實施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酒莊分級制度。寧夏緊緊抓住了風土和酒莊制兩個關鍵詞。

深刻挖掘和充分表達賀蘭山的風土魂魄,專註於“釀一瓶寧夏風土的好葡萄酒”,葡萄酒產業蒸蒸日上。

張言志,1995年就讀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之後留學法國。這位在葡萄酒界摸爬滾打的青島漢子,2017年到賀蘭山東麓成立西鴿酒莊。雖建莊較晚,但短短幾年間規模和銷售均處於國內頭部位置。“讓世界愛上中國葡萄酒”,這句鐫刻在西鴿酒莊墻上的話,是張言志立下的志向,也是賀蘭山東麓產區的願景。

袁輝,1996年開始在賀蘭山下種植防護林,2008年在廢棄砂石坑中建起志輝源石酒莊。酒莊以賀蘭山廢棄石料為主材,種下3000畝葡萄,修復6000畝廢棄礦區。以志輝源石酒莊為代表,賀蘭山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結合的路徑。

雖在國內幾大葡萄酒產區中起步較晚,但賀蘭山東麓產區表現亮眼,2021年國傢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遊博覽會落戶寧夏,2022年,國際葡萄酒品牌中心也落戶寧夏。

山之魂,人之魄,黃河水灌溉,賀蘭山守護。假以時日,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葡萄酒“當驚世界殊”。 (作者:拓兆兵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