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的天籟

2024年4月8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四月,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的油菜花絢麗綻放,美不勝收。

閒暇時間,文縣東壩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就在河邊玩耍,在油菜花田間唱歌。

「腳下的車前草,路邊的野菊花。眼前一條上山的路,通往夢的天涯……」他們總會唱起《大山裡的孩子》,用歌聲表達對大山外的嚮往。

12歲的班琴就是合唱團的團員之一。她的家在文縣鐵樓藏族鄉綿延不斷的大山里。

2023年7月23日22時,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班琴立於舞台中間,自信地唱起了這首《大山裡的孩子》。

那天,班琴跟隨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前往維也納金色大廳參加第十二屆世界和平合唱節,一眾孩童中,小班琴目光晶亮,激動非凡。

10歲以前,班琴從未離開過家鄉。

從1998年開始,中國記協文縣結成了對口幫扶關系。2021年7月,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季星星帶領遼寧記協和沈陽日報的新聞人來到文縣走訪。

不經意間,講述了一個延續至今的教育幫扶和文化音樂幫扶的故事。

在跟着中國記協走進文縣東壩中學的人里,就有後來被孩子們稱作「浴媽媽」的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團長浴輝。

聽說沈陽合唱團老師要來,東壩中學臨時組織了一支合唱隊。當大家走進教室時,孩子們放開嗓子,用最大的聲音唱着:「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

浴輝一下子被淳樸自然的歌聲吸引。多年的合唱排練經驗告訴她,孩子們的天賦很好。

浴輝當場把視頻發給了沈陽音樂學院的專家。很快,專家的反饋驗證了她的判斷:孩子們的嗓音條件很好,但是缺乏專業的訓練。

「讓我們來教吧。」浴輝脫口而出。

一句承諾,連接起沈陽與文縣兩個相距2400多公里的地區。

2022年7月,經過各級記協人和一批有愛心的新聞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文縣東壩童聲合唱團成立。這是一支以留守兒童為主體的合唱團。

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團長浴輝和沈陽音樂學院的老師們,帶着為合唱團量身打造的新曲《大山裡的孩子》,從東北來到甘肅

從吐氣發聲到分聲部合唱、從形體練習到動作表演,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這支零基礎的合唱團逐漸進步。幾次授課下來,浴輝欣喜地發現,孩子們的音準更好了、音質更美了,動作也更協調了。

而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對浴輝的稱謂,從「浴團長」到「浴老師」,最後變成了「浴媽媽」。

東壩中學雖名為「中學」,實際上只有小學6個年級,學校有數名音樂老師,張桂英就是其中之一。

「原先上音樂課,伴奏一響,我們唱一句,學生唱一句,很少進行發聲練習,想着讓娃們把歌學會就行了。」每當沈陽音樂學院的老師前來授課,張桂英和同事們都幫着組織課堂,同時旁聽學習。

慢慢地,他們從最初只會喊着唱,逐漸開始具備了一個專業合唱團的雛形。

2023年2月26日早上7點,文縣東壩中學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在晨曦中出發,目的地是甘肅廣播電視總台。

27日晚上,在演播大廳,他們用稚嫩的童音唱出了那首《大山裡的孩子》。

隨後,合唱團的孩子們跟着合唱團完成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2023年7月3日上午8點,合唱團的10個孩子,走進了夢寐以求的央視錄音棚。在那裡,他們完成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少兒頻道大風車欄目《童心裡的中國》節目的歌曲錄制,開啟了音樂研學之旅。

其間,浴輝和中國記協的老師帶領孩子們觀看了天安門升旗儀式,參觀了北京大學國家自然博物館等地。

正如歌聲中唱的那樣,浴輝她們的夢想就是帶孩子們走出大山,走向更大的世界。

如今,陣陣清澈的童聲從教室內傳出,在學校與群山間回盪。

仔細聽,孩子們正在唱着:「大山裡的孩子啊,多想走出那道山崖,數着夜空閃亮的星星,他要知道這世界有多大……」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鄭芃生)

合唱團的孩子們在田間歌唱 劉婉竹 攝

孩子們唱歌 劉婉竹 攝

課間,孩子們在操場上交流唱歌技巧。劉婉竹 攝

作者:鄭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