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已持續超過700天,各國覺察到不對勁:中國選擇中立沒錯

2024年4月10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截止目前,牽動全世界眼光的俄烏戰爭已經持續超過700天,許多在開戰初期撲朔迷離的問題,現在已經非常清楚了。

俄烏前線的俄軍士兵

舉例來說,很多人以為在北約的支援下,烏克蘭就能順利收復失地,但直到現在大家才發現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不過,這也證明了中國之前的判斷與選擇是具有先見之明的

俄烏戰場的形勢變化

在俄烏開戰後,為了遏制普京,美西方立即對烏克蘭展開了軍事援助,大量武器從各國運抵烏克蘭,而北約的情報系統更是直接與烏克蘭國防部對接,為烏軍接下來的作戰行動提供了巨大幫助。

正在作戰的烏克蘭士兵

不得不說,在北約的大力支持下,俄軍「閃擊戰」的計劃徹底失敗,「特別軍事行動」被拖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在看到這一現實後,不少國家都理所當然地認為,陷入消耗戰泥潭的俄羅斯一定會走向失敗,畢竟俄羅斯以一國之力根本不可能耗得過一整個北約集團

於是,在關於俄烏問題的站隊表態上,大部分國家都站在了挺烏的一方,只有極少數和美西方對抗的國家堅持挺俄。

俄烏前線的烏克蘭部隊集結

而中國則保持中立,不偏袒俄烏的任何一方。

對於中國的立場,不少西方媒體將其評價為外交失誤。

理由是中國既沒有站在烏克蘭的立場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但也沒有為俄羅斯提供足夠有力的支持,因此中國最後只會落得兩邊都無法討好的尷尬境地。

不過,西方媒體的詆毀並沒有讓中國改變中立立場,而且它們很快就被自己當初的言論打了臉。

中國的外交立場始終保持中立

在經過2023年漫長的拉鋸戰後,俄烏戰場的形勢已經逐漸變得明朗

原本被外界不看好的俄軍,反而在這一年裡發揮出色,不僅瓦解了烏軍精心准備的大反攻,且還在部分戰線奪回了主動權;而烏軍在得到西方大力援助的情況下卻昏招頻出,一步步陷入了節節敗退的局面。

2024年2月,俄軍宣布在頓涅茨克方向取得重大進展,成功占領烏東重鎮阿夫傑耶夫卡

俄烏前線的俄軍士兵

在這場耗時4個月的大規模戰役中,一向飽受詬病的俄空天軍難得發力,以平均每天投擲100枚精確彈藥的效率實施高強度空襲,最終徹底炸崩了烏軍的防線。

至此,俄烏戰爭迎來了轉折點。

直到此時,各國才後知後覺地察覺到不對勁:當初為什麼會相信「俄羅斯打不過烏克蘭」的錯覺呢?

論軍費支出,俄羅斯是烏克蘭的10倍;論工業能力,俄羅斯雖然拉垮,但至少每年生產100萬枚炮彈沒什麼壓力,而烏克蘭連帶整個北約都拿不出這麼多炮彈。

總之,俄烏的實力差距是極其懸殊的,但這個事實卻被不少國家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中國的先見之明

事實證明,中國當初的判斷與選擇是非常明智的

作為俄羅斯的重要夥伴,中國從一開始就很清楚,俄羅斯發動這場「特別軍事行動」雖然談不上十拿九穩,但絕不是像部分西方媒體口中的「瘋狂與沖動」,而是俄高層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顯然,普京至少有信心確保俄羅斯不會在烏克蘭失敗。

俄羅斯總統普京

因此,中國絕不可能跟風站在西方的挺烏陣營,即使不考慮中俄關系,中國也不認為俄羅斯會成為戰敗的一方。

俄軍在開戰初期打得的確不漂亮,但結合歷史來看,這本就是「戰斗民族」的傳統藝能:俄羅斯人總是在戰爭初期總是會暴露各種問題,但隨着他們在戰爭中學習戰爭,俄羅斯人的戰鬥力只會越來越強大。

在俄烏前線作戰的俄軍部隊

而中國之所以沒有站在完全挺俄的立場,也是出於維護和平的考慮

雖然中國不認同俄羅斯是「侵略者」的說法,但不可否認俄羅斯的行為在國際上存在較大的爭議性,盲目力挺俄羅斯只會把中國也拉下渾水。

只有當中國保持中立立場的情況下,才能滿足調停俄烏戰爭的前提條件,從而為這場戰爭畫上休止符。

就在2024年3月,中國已經開啟了第二輪穿梭外交,由中國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前往歐洲各國訪問,對俄烏戰爭進行調停。

中國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

作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並沒有像美國那樣煽風點火,而是以維護和平為己任,在水火不容的俄烏之間尋找平衡點,中國為和平付出的努力註定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尊重。

反觀美西方現在卻面臨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

由於拜登把援助烏克蘭的調子起的太高,把這件事形容為「維護自由世界的背水一戰」,結果隨着烏克蘭大勢已去,美西方現在即使想要及時止損,也難以從烏克蘭抽身。

畢竟澤連斯基可不會坐以待斃,他一定會死死抱住美西方的大腿。

拜登與澤連斯基的合影

總而言之,在俄烏問題上,真正做對選擇題的只有和中國一樣站在中立立場的國家。

至於那些盲目跟風挺烏立場的小國們,未來恐怕就要擔憂來自俄羅斯的報復了,以俄羅斯民族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剛烈性格,他們絕不會忍氣吞聲。


參考資料

【1】持續更新:關注烏克蘭局勢 人民網

【2】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訪問歐洲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