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女孩成立公益組織 幫助「和自己一樣的人」規劃人生......

2024年4月12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幫助聽力障礙小朋友交到非聽障的朋友,幫助聽力障礙高中生規劃學業……2019年,聽力障礙女孩彭霖倩辭掉工作,回到重慶成立了一個服務聽障群體的公益組織KNOW DEAF(重慶兩江新區知瓏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致力於幫助聽障小朋友融入社會、規劃人生。成立以來,項目已累計服務聽障人士上千名,同時通過新媒體傳播、製作科普視頻、組織線上講座等方式,持續向外發聲,累計實現播放量超100萬次。

因為自己淋過雨,想給他人撐把傘

「我們組織活動,邀請聽障和非聽障小朋友一起參加,幫助他們交流,甚至成為朋友。」為什麼要這樣做?彭霖倩坦言說,「這就是我小時候最深刻的渴望。」

7歲的一場高燒過後,彭霖倩失去了聽力,原本喜愛鋼琴的她,一夜間再也聽不到自己指尖下彈奏出的美妙旋律,世界變得悄無聲息。曾經學習成績優異的彭霖倩靠着自學和讀唇堅持念完了小學,但那並不是一段愉快的時光。

「我不喜歡老師的『特殊安排』,同學的異樣對待,我交不到朋友,每天最害怕的就是放學,因為到了校外可能就會被欺負。」彭霖倩說,有時候被欺負後她不敢回家,就去書店看書。書店成了她的「避難所」,無處傾訴的她給自己「寫信」,和假想出來的朋友聊天。

「所以我們做公益活動一開始,就想給聽障和非聽障小朋友搭建一個沒有障礙、不被異樣的眼光看待的平台,讓他們可以找到交流的方式,成為朋友。」彭霖倩說到。

在第一次舉辦活動的時候,彭霖倩找了很多朋友轉發朋友圈宣傳,但現場也僅僅來了5個小朋友,還沒有志願者的人數多。彭霖倩雖然心裡很失落,但對於從零開始的困難她也早有預見,「說不定這一天,我們就影響到了5個小朋友的人生呢。」

到現在,每一場公益活動都會有100多個小朋友參加。每當看到小朋友們在活動中交上了朋友,彭霖倩就會非常開心,「我最大的優勢源自曾經的經歷,有共情,知道聽障孩子想要的是什麼」。

源自自身經歷,她想幫助大家規劃人生

同樣源自自身經歷過的困境,彭霖倩開始幫助一些高中生規劃學業。

在上中學後,彭霖倩進入了特教學校。當時特教學校為聽障孩子提供的單招單考院校選擇極少,基本上只有美術和計算機兩個方向,如果不想讀這兩個專業,就必須通過普校途徑參加高考,但當時的彭霖倩年紀還小,在信息較為封閉的環境中,她不知道該怎麼規劃未來。

最終她選擇了美術方向的藝術設計。「也不能說不喜歡這個方向,只能說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無奈,好在後來發現自己還挺適合學藝術的。」彭霖倩說道。

在18歲時,彭霖倩有了自己的人工耳蝸,通過聽力康復訓練,她的聽說交流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因為喜愛讀書,2016年大學畢業後,彭霖倩加入了一家新媒體公司做內容編輯,憑着自己的努力,她成為了新媒體主編。

但新媒體畢竟是個求快求新的高競爭、高壓力行業,而彭霖倩沒辦法完全像健聽者一樣做密集、快速地交流,事業開始遇到瓶頸。

於是,彭霖倩辭職回到了重慶,和朋友一起以聽障群體為服務對象,創業成立了一家傳媒公司,希望能為同樣迷茫的大家,規劃人生。

她開始幫助一些高中生規劃學業:聯系能夠接受聽力障礙的大學和專業幫助他們分析和選擇;在對應學校里找到同樣有聽力障礙或懂得手語的學長,交流學習和生活經驗;幫助他們規劃學習目標,讓他們能更好融入學校,將來也能更好地融入社會。

「其實像缺少手語資料、技能培訓這些都只能算是表面的需求,聽障群體最重要的需求是對社會意識的倡導,是能夠融入社會的途徑。」彭霖倩也想幫助聽障單身母親就業,因為她們在獨立撫養孩子的情況下,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她想幫助他們,建立家庭和社會的「紐帶」

這幾年,彭霖倩創辦了「KNOW DEAF聽障兒童雙語繪本養育課堂」,一個以改善聽障家庭的親子關系為目標的非營利公益項目。

「當發現孩子有聽力障礙後,第一次當爸媽的家長們會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怎麼去培養,他們變得焦慮又敏感,對孩子的生活有很強的干預心理,甚至因此患上抑鬱症……」彭霖倩說道。

繪本課堂主要為0-8歲的兒童制定針對性的繪本養育課程,內容涉及性教育、心理、溝通交往等,通過線上講座結合線下工作坊,配以雙語繪本視頻伴學的模式,為聽障兒童、家長還有聾校老師提供同步支持。

「另外我們會針對特教老師提供能力提升和融合教育方面的資助項目。」彭霖倩認為,如果聽障者能夠從老師那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無障礙的學習支持,他們就有很大可能改變自己當下的困境。

2020年7月,KNOW DEAF聽障兒童雙語繪本養育課堂獲得兩江新區社會組織公益創業大賽金獎和7萬元的創投獎金。同年10月,在兩江新區社會組織禮嘉孵化基地的關鍵性支持下,彭霖倩拿到了相關執照,成功將團隊從一個公益項目團隊轉型為一個合法合規的社會組織。

「我們希望能和更多社會機構進行合作,產生更大的影響力。」說起對未來的期望,彭霖倩說,「我也希望我能夠成為很多聽力障礙女性的榜樣,能在社會這個廣闊舞台上發光發熱!」

上游新聞記者 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