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談論“人權”時 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4年2月5日 28点热度 0人点赞

“對人類而言,最重要的自由,也許應該是居有定所、衣能遮體、食能果腹、幼有所教。”1月20日,美籍獨立記者、政治分析師、《地緣政治經濟報告》(Geopolitical Economy Report)創始人兼主編賁傑民(Benjamin Norton)在由中國外文局美洲傳播中心(北京周報社)舉辦的“人權發展看中國”主題座談會上說。

他解釋說,1941年,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美國國會大廈發表演說時提出了“四大自由”,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免於匱乏的自由”,但令人遺憾的是,越來越多被揭露出來的現實反映出這一點“好像已經被西方逐漸淡忘了。”

“而中國為當前國際人權事業發展做出的最主要貢獻,就是消除了絕對貧困。”中國不僅積極保障各族人民獲得醫療保障、教育、發展的權利,還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成功地使數億人擺脫了絕對貧困……過去四十年來,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絕對貧困標準,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大約8億,占同期全球減貧人數的75%。

此外,賁傑民表示,中國的貢獻並不局限於脫貧攻堅事業,還在於把生態環境改善問題當作關系全民健康的根本大計。

2023年,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EPIC)發佈了年度“空氣質量生命指數”(AQLI)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自2014年以來采取的減排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2013年—2021年間,中國的平均污染減少了42.3%。如果這種減排效果持續下去,中國居民的平均壽命預計會延長2.2年。

賁傑民認為,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三大全球倡議”也為世界和平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這些都證明了中國在人權發展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顯著成績。中國已與152個國傢、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2013年至2022年,中國與沿線國傢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年均分別增長8.6%和5.8%,與沿線國傢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

他還表示,遺憾的是,某些國傢對中國在經濟發展、脫貧減貧、教育等領域取得的巨大發展選擇視而不見,卻利用抽象的“人權”概念,操縱“人權”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企圖以人權為借口幹涉中國內政。賁傑民建議,各國應該對人權有更廣泛深入的理解,做好人權話語體系建設,不要讓“人權”概念繼續被西方所壟斷或濫用。

(演講者賁傑民系美籍獨立記者、政治分析師、《地緣政治經濟報告》(Geopolitical Economy Report)創始人兼主編,本文轉自1月24日北京周報微博。歡迎關註人大重陽新浪微博:@人大重陽,微信公眾號: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