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晚上總不蓋被子,也不會着涼感冒?科學解釋來了!

2024年4月20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在《兒童護理學》(第3版)中提到,孩子與成人對於冷熱的感受是有差異的。由於孩子新陳代謝能力比成人更快,所以哪怕夜晚入睡後,他的交感神經還是處於興奮狀態,引發出汗,繼而出現踢開被子的狀況。

這是為了調節自身內部的溫度,而家長不斷強行阻止孩子踢被子「散熱」的行為,反而是危害他的健康的!

閨蜜欣欣最近一直在微信群里跟我們抱怨:「我現在每天晚上都要起來3、4趟幫我兒子蓋被子,白天上班感覺眼睛都睜不開了!」她的兒子小熊今年已經3歲多,晚上卻有踢被子的習慣,擔心他會着涼,所以欣欣和丈夫不得不輪流醒來為他蓋被子,夫妻倆堅持了一個月後皆是因為睡眠不足而身心俱疲。

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就是如此嚴密的防護下,兒子還是着涼感冒了。「早知道都是一樣的結果,我還不如隨緣呢」,欣欣唏噓道。

根據臨床醫學可知,孩子的新陳代謝是非常旺盛的心率也比成年人快,繼而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也會比較高,這樣的現象需要隨着年齡的增長才會逐漸趨向於成人的心率。

所以,他們晚上睡覺時,會出現出汗、踢被子散熱的舉動。

為什麼孩子晚上睡覺喜歡踢被子,也不會因此着涼呢?

西班牙的《國家報》曾有過相關報道,稱我們人體需要降低體溫1℃左右才能讓自己睡着後更加的踏實。

而不少家長害怕孩子晚上睡覺時會着涼,因而用被子把他包裹得十分嚴實。但由於生理原因,睡着後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還是很高新陳代謝速度也很快,繼而會感到很熱、出汗,所以就會出現踢被子的狀況。

只有將身體大面積暴露在空氣中,才能更快散熱調節身體穩定,睡眠狀態得以保持穩定。尤其是手和腳,更是孩子用於降溫散熱的重要部位,所以更積極暴露出來。

而孩子踢被子卻不易着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幼時自身免疫力是比較強身體素質也比較好。但也不能存在僥幸心理,若是醒來發現他踢被子,撫摸背部、頸部等地方是冷的,一定要及時給他蓋上被子為宜。

從上文不難看出,孩子晚上睡覺喜歡踢被子以及沒有出現着涼的狀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身的生理方面影響

如何應對孩子晚上睡覺喜歡踢被子?

家長們不要因為孩子踢被子也沒有出現着涼便抱有僥幸心理,而是以科學、合理的方法應對,才能更好地保證他的睡眠質量與健康成長!

第一:發現孩子踢被子,首先確認是否有身體不適

在發現孩子晚上睡覺經常踢被子時,家長們首先要先確認他是否有身體不適。有時睡前吃得太飽、腸胃不舒服、感冒鼻子堵塞等都有可能讓孩子睡得不安穩,滾來滾去、踢被子之類的。

若是發現孩子因身體不適才會睡不安穩,踢被子、動手動腳等,一定要及時處理,若有必要,應及時就醫。

第二:檢查室內溫度是否適宜

經過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協會等機構的專家們研究後得出的最佳育兒方法可知,最適宜孩子晚上睡覺的室溫應保持在25℃至26℃左右濕度為50至60度之間。

如果孩子不僅踢被子,還出了不少汗,家長要檢查室內溫度是否過高,及時調整空調或者開窗通風調節溫度。當然,在寒冷的秋冬季節,也不宜讓室內溫度低於22℃,不然孩子蜷縮着也睡不安穩。

第三:保證孩子晚上睡覺,後頸部位暖和

一般10歲以內的孩子夜晚睡覺時血壓值會比較低,使得血液循環比較慢,這也是為何家長撫摸他的手腳時會有比較涼的感覺。但這並非是他真的感到冷,若是強行蓋被子,反而影響了他通過手腳散熱,不得不踢被子。

而孩子在睡覺時,心率、呼吸、血壓的變化,使得保暖的重點應放在同樣裸露在外的頸部,如使用薄一些的被子保證頸部是暖和,不被風吹到,便能更好地預防感冒。

第四:蓋被子也有講究

孩子有別於成人的生理因素,註定了他在夜晚睡覺時的體感、體溫與成人有所差異,這也提醒了家長,切不可以自身的感覺來為孩子增減被子。在室內溫度達到26℃左右時,可以給孩子蓋一張小毯子在肚子等地方,避免肚子、頸部着涼。

當然,哪怕是室溫有保證,給孩子更換被子厚薄程度也要循序漸進,做好夏天防熱,冬天增暖的事情。

Tips:如果家長怕孩子晚上因為翻動激烈會將小毯子踢開,也可以尋找孩子專用的睡袋,可以更好地保證能一直貼合,不易漏風。

碎碎念:

孩子踢被子是一件非常普遍存在的事情,家長們不必過於驚慌。學習、了解更多科學、合理的育兒方法,才能給予孩子最好、最健康的照養。不要因為固有的觀念,以自身冷熱感受武斷地為孩子增減被子!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