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瘋跑好動,其實是大腦在「求救」!家長千萬別大意

2024年4月21日 13点热度 0人点赞

很多家長特別苦惱,說孩子無法安靜——


出去就瘋跑,拉不住,喊不回;

在家就亂動,翻箱倒櫃,上躥下跳;

上課就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


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老岳先恭喜你,收到了孩子「求救」信號。

有家長疑惑,這都求救了,怎麼還恭喜?別着急,聽老岳一一解答。



1

瘋跑好動

蘊含的兩種「信號」


單從表現來看,瘋跑好動的確非常令家長頭疼,但究其根源,兒童這種「動」,目的是在進行感覺尋求,尤其是前庭尋求。

我們知道,前庭系統感受器三對半規管里裝有淋巴液體。當頭部移動的時候,半規管內的淋巴液流動會觸動裡面的毛細胞,進而激活我們的前庭系統,達到維持大腦正常機能的目的。

換句話說,孩子瘋跑好動其實是自己在給自己進行前庭訓練。

而這種表現,更多的會出現在家長過度包辦代辦限制、很少外出活動的孩子身上,因為在早期缺乏足夠的前庭刺激,如今正是在通過瘋跑的行為進行自我彌補。



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有類似的好動表現,一定要注意了,這是孩子在向你釋放兩種信號——

第一,你的帶養方式要升級了,不要過度包辦限制代替孩子的行為;

第二,孩子需要感覺刺激了,特別是前庭刺激,你要趕緊幫他彌補。

這里要提醒家長一點,如果孩子眼神對視很差,整個人無欲無求,表現得特別安靜,說明前庭失調問題很嚴重了,需要抓緊尋求專業機構進行干預。



2

要不要阻止孩子的行為?



了解完孩子瘋跑好動產生的原因,很多家長要問了,要不要阻止他這種行為?

老岳的答案是:不用阻止,但需要引導。


為什麼不要阻止?

很簡單,因為你控制也控制不了,嗓子喊破了,孩子該跑還是跑,甚至有些家長會使用暴力解決,但成效也不明顯。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我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先做好這兩件事——

1、滿足他對「動」的需求

不僅不阻止不限制他動,還為他提供足量的戶外運動,感統訓練機會,只要滿足感覺刺激,感覺尋求就會停止;

2、引導他做有規則的動

比如,走直線、在確定的起止點進行折返跑、拍球固定數量、跳繩不出圈等,最重要的加強前庭系統的激活訓練。


3

掌握這四點核心

在家進行前庭激活訓練


前庭系統是多平面系統,在內耳當中有耳石器和半規管兩種接收器,因其特殊性在進行訓練的時候,線性運動和旋轉搖晃運動對前庭的激活度最大,效果也最好。

因此,各位家長在家可以帶孩子這樣去練習:


❶ 快速移動類運動

比如加速跑、繞障礙跑、快速折返跑、滑板俯沖等;

❷ 頭部角度變化的運動

比如前滾翻後滾翻、側滾翻;

❸ 旋轉類運動

最常用的訓練方法是大象鼻子旋轉、原地旋轉、轉椅旋轉等;

❹ 線性活動

如跳床、跳繩、手腳開合跳、盪鞦韆等等。


訓練注意事項:

<1> 關於旋轉類運動,前庭敏感一轉就暈的孩子,可以少轉幾圈;前庭遲鈍久轉不暈的孩子,可以多轉幾圈;

<2> 旋轉結束,可以讓孩子上下縱跳數下,以便快速整合前庭信息,緩解暈眩的感覺;

<3> 一旦孩子出現面色蒼白或臉紅,呼吸加快,手心出汗,身體動作混亂等,立刻停止訓練!


總之,兒童好動的問題可大可小,倘若始終抱有僥幸心理,那麼到了學齡期兒童恐怕要經歷更多的阻礙,以至於學業和生活都受到影響。相反,如果能夠做到發現不妥便立刻關注,抓住3 - 6歲感統訓練黃金期,堅持一段時間訓練就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