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機,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2024年4月22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手機里的防沉迷系統,會激發孩子探索游戲的欲望。

就開發手機游戲者來說,這反倒是一種「無形的吸引」。

要知道,越不讓孩子做的事,孩子越會去挑戰。

因為這是孩子的天性,更是人的本能。

所以,手機這個有利有弊的「玩物」。

父母到底應該不讓孩子碰,還是制定計劃,還是放任孩子的使用權呢?

禁止玩手機,孩子越想挑戰

在孩子的啟蒙階段,父母可能會把「不要」「不行」「不可以」掛在嘴邊。

孩子聽到的只有「要」「行」「可以」。

孩子會自動屏蔽不讓他們做的事,因為他們更希望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

所以,面對手機,父母越是組織孩子,不讓孩子玩,孩子就更容易去挑戰。

百家法治講壇》中有一期節目,就是聚焦手機成癮,講述了那些手機成癮的故事。

「再說我,我就自殺!」雲南省昭通市一個12歲男孩發瘋似的向媽媽怒吼。

一邊吼叫,一邊將拳頭揮向自己的媽媽。

這位媽媽十分無助,因為孩子平時就喜歡玩手機,媽媽極力反對。

這次是因為孩子生病了,去診所掛吊瓶。

盡管孩子手上打着針,但一心想着玩手機。

「這只手也能玩,你就給我吧!」孩子央求。

可是媽媽就是執拗地不給,還把手機藏起來。

一氣之下,孩子拔下了針管,直接跑出了診所。

媽媽被嚇得不輕,任憑孩子大鬧。

一個小小的手機,竟然讓這個男孩對着媽媽大打出手。

在北京的地鐵站內,一名15歲男孩,也是因為被媽媽沒收了手機,直接對媽媽拳腳相加。

一旁的弟弟都嚇壞了,直到路人報了警,民警出面協調,這件事才得以告終。

手機的癮究竟來自哪裡?

孩子們沉迷手機的真相就是:

好奇心的驅使。

手機里有太多未知的「知識」,藏着太多大人能知道,孩子自己不能知道的秘密。

手機癮形成的原因就是,孩子日益增長的好奇心,和父母堅決抵制玩手機之間的矛盾。

其實,孩子並不是真的要玩手機,而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和父母抗衡,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

反對孩子玩手機

孩子有一百個招去應付

父母都知道,玩手機會分散注意力,影響學習。

只要孩子一玩手機,就會直接說:

「別玩了,趕緊學習,玩那些游戲有啥用?」

「再玩手機給你扔了,就玩手機,都玩傻了。」

這些負面話,看似有力量,實則都是在讓孩子想招對付父母。

一位博主說孩子巧妙地破解了他的平板電腦密碼。

孩子趁他不在家的時候,用膠帶粘住屏幕,再撕下來,和屏幕上數字對照。

利用屏幕密碼鍵上細微的指紋印兒,解開了平板電腦的密碼。

還有的孩子會把手機藏着厚厚的英文字典里。

每次媽媽推門進去查看情況,都以為孩子是在看字典背單詞,實則在玩手機。

父母對孩子有數以百計的「監控」大計,孩子會有成千上萬的招數暗地應對。

如果孩子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反偵察」上,還有多少心思能用在學習上呢?

父母與其在玩手機這個問題上和孩子鬥智鬥勇,不如教會孩子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手機並不是百害無一利,而是讓生活更精彩,更便捷的工具。

為什麼不能禁止孩子玩手機?

這個答案很簡單:

手機是時代進步的產物,孩子是未來的希望。

比藏起手機更有效的,是教會孩子如何擁有自控力。

孩子與手機適度相處的4大原則

1.互相信任,把孩子從屏幕中解救出來。

有多少家長不願意承認孩子能夠自覺地掌控手機的使用時間?

很多時候,規定好了,孩子依舊會在時間上,討價還價。

如果父母對孩子足夠的信任,就會和孩子建立一種默契的規則。

在使用手機之前,就定好使用的規則,包括使用時長,使用用途。

這些都是在孩子拿到手機之前就定好的。

有一位爸爸就是這樣的「原則高手」

他告訴孩子,玩手機是你選擇的,所以我們規定好時間。

時間到了如果還想玩,那就趕緊做好當下該做的,再下次玩的時候,再盡情玩。

他做了一張表格,每次遵守規定,都會畫一個對號,直到畫滿,他可以兌現一個願望。

孩子的願望要比玩手機更有吸引力,漸漸他這個孩子不再一味沉迷手機,而是高效做好每件事。

在爭取能玩手機的基礎上,多多實現自己的願望。

這位爸爸在有心情時,還會陪孩子玩上兩把,有時候因為玩得太嗨,孩子居然索性不完了。

所以,深入了解孩子的心願,滿足孩子的期待,互相信任,彼此約定,孩子就會自我約束。

2.互相理解,把愛孩子的初心表達出來。

父母不讓孩子玩手機的初心是怕手機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但是嘴上說的永遠都是制止命令的話語。

博主李美鑫叨碧叨也面臨兒子小索偷玩手機的困惑。

她是怎麼做呢?

那天已經深夜12點多,小索的房間亮着燈。

美鑫知道一定是兒子在玩手機。

於是他敲敲門,一推門,直接說:

「哎呀,兒子,這麼晚不睡覺,咋地了?有心事兒?」

她這麼一說,小索反倒有點不好意思。

美鑫注意到了孩子被窩里的手機。

她馬上坐上兒子的床,捧着兒子的臉:

「哎呀,兒子,你眼睛多難受,不過還好,你開着燈呢。」

美鑫不僅沒責備,反倒是關心小索的眼睛。

「媽媽知道你最近壓力大,玩會玩會吧。但別太晚了,你這眼睛可受不了。」

小索慚愧地低下頭,趕緊把手機遞給美鑫。

「你這眼睛要是不好了,以後咋給媽找漂亮兒媳婦,我大兒子多帥,趕緊睡覺。」

美鑫平心靜氣的一番話,堪稱教科書式溝通。

真正有效的溝通,是表達理解和愛,再描述期望,最後幽默收場。

父母有多愛孩子,那就直接表達,別繞彎子,也別急着發泄情緒。

有話好好說,有愛就直接表達,孩子會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3.互相成就,讓孩子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其實,手機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一個途徑。

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讓孩子完全不接觸手機那是不可能。

父母可以將格局打開。

陪着孩子一起透過手機看世界,再把手機里的世界,帶到孩子面前。

一位房車博主就帶着自己兩個兒子一起環游世界。

他說:「曾經我的兩個兒子,並不讓我省心。」

曾經有一段時間,兩個孩子因為一部手機打架了。

原因是到底誰能多玩一會手機。

爸爸覺得,並不能滿足一人一部手機,畢竟弟弟太小。

後來,他乾脆每天帶着孩子一起看手機,看什麼呢?

就看環游世界的欄目,看着看着,爸爸就萌生了買房車,帶孩子旅行的願望。

這位爸爸賣掉了以前的車,買了一輛房車。

「走,出發,兒子們,爸爸帶你們看世界。」

一家四口人,一台車,一部相機,一次週遊世界的圓滿之旅就此開始。

可能很多人並不能像這位爸爸那樣,但至少可以滿足短途旅行的想法。

孩子在不斷探索未知的同時,也在促使父母的成長。

換個角度想問題,孩子願意玩手機,是不是說明他更愛這個世界?

父母們要想盡辦法帶孩子擁抱這個世界,可以去摸,去聞,去看,去用心感受。

4.互相監督,成為彼此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如果父母每天手機都不離手,孩子自然也會模仿。

父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頻率要適當地減少。

如果真有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要去特定的場合。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

手機是為人所用,服務於人。

有一對父母就是因為孩子手機成癮,直接讓孩子無休止地玩手機。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直到第八個小時,孩子已經筋疲力盡。

父母用極端的方式「懲罰」孩子,孩子確實吃到了苦頭,但如果父母不做表率,也會前功盡棄。

父母可以多花時間陪陪孩子運動,閱讀,出遊,參加各種有意思的聚會。

彼此依靠,彼此陪伴,成為彼此的榜樣。

針對手機的問題,父母要保持愛孩子的初心。

用適合孩子的方式,讓孩子真正理解手機的意義。

或許,孩子會在玩手機中,找到自己的閃光點,成為一名職業游戲高手。

再或者是一個出色的手機軟件達人。

只要父母有一雙善於察覺的眼睛,走心地和孩子站在一個戰線,父母會發現:

手機里並沒有那麼多游戲猛獸,而是一個個未知的世界,等待孩子發掘。


作者 | 詩漫·渡兒

插圖 | 詩漫·魅夜 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