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女員工30歲轉行做蛋糕,成中國第一

2024年4月23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88年的芳好,

曾是阿里的設計師,

​2018年,在大廠發展的興盛時期,

​她毅然從阿里辭職,

​轉行做蛋糕

​2022年,她首創了世界上第一個微景觀蛋糕,

成為中國甚至世界的「景觀蛋糕第一人」。

芳好

她把蘇州園林的亭台樓閣、

北歐孤獨的小島

春天裡的杭州西湖……

都逼真地還原在蛋糕上,

至今做過1800多款世界各地的風景。

而且所有蛋糕都是可以吃的,

戚風蛋糕的底,口味清爽不膩。

​不少明星收到訂制的蛋糕後,

都不禁驚嘆。

一條風味地圖和芳好共同完成的「西湖的春天」蛋糕

4月,一條來到杭州拜訪芳好,

​和她暢聊30歲辭職轉行做蛋糕的故事,

也一起創作了一款「西湖的春天」的景觀蛋糕。

編輯:張雅蘭

責編:陳子文

芳好正在製作蛋糕

​我算是一個野生蛋糕師,半路出家的。之前在阿里做設計師,做了4年,算是工作穩定也確定吧。2018年,我辭職了,全職跑去做蛋糕,在杭州開了工作室,做出了中國、甚至世界上第一個景觀蛋糕。

西溪濕地花朝節蛋糕

新疆賽里木湖蛋糕

杭州靈隱寺蛋糕

蘇州拙政園蛋糕

​在大廠工作的時候,業余愛做一些烘焙,投餵給身邊的同事,「真好吃,你真棒」——他們這樣一句句的鼓勵,推動我不斷深入鑽研做蛋糕。

回頭來看,我也算是第一批在大廠里,有自己副業的那種野生打工者。

說實話,2018年還是大廠非常興盛的時期,但我還是覺得堅持不下去了。我也蠻喜歡設計,但我好像不太適合大廠的模式。我不擅長,也不太願意再去學習和突破了。​

但是做蛋糕不一樣,每一份蛋糕做好了,就能立刻得到一個結果。我特別享受那種突破的感覺,有時候客人有什麼想法和要求,但我之前沒做過,這種情況下我就特別興奮,特別想做出來。

第一個海島蛋糕

​我做的第一個微景觀蛋糕是一個海島。2022年,一個前同事拿來一張照片,上面是冰島的一個海島,她說想把這個景觀做成蛋糕,我一個多小時就做好了。第一個海島蛋糕,我把它發在社交媒體上,爆火,一個晚上漲了10多萬粉。

我就想,或許世界各地的風景都可以做成蛋糕呀。我就開始研究,做出來幾款後,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來找我做。

杭州之江大橋煙花蛋糕

北京天壇蛋糕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將全世界1800多處風景做成了蛋糕。比如西湖、林芝、月牙泉、神女峰蘇州拙政園武漢大學櫻花城堡等等。​

做風景最妙的地方就在於,我們可以在蛋糕上做出四季,而且每個季節呈現出的氛圍都是不一樣的。

芳好在蛋糕上展現了西湖的四季變化

​拿西湖舉例,春天,做出桃紅柳綠的感覺,夏天就是荷花,秋天基調是黃色的銀杏樹,冬天就是斷橋殘雪,做出冰封的感覺。

因為景觀蛋糕是我們最先開創的,沒有辦法專門去找「微景觀」這樣的技術去學,都是日常中積累出來的經驗。

我已經有一種職業習慣,一旦去到大自然的環境,哪怕是小區綠化帶里的樹木花草,就會想,怎麼將這些植物在蛋糕上表現出來。​

不過我去拜訪過好幾個造型領域的老師,他們對我很有幫助。比如杭州一個教裱花課的老師,還有翻糖大師周毅,我學到了很多造型技巧。​

做每一個不同的景觀的時候,如果我自己沒有去過,沒看過實景,我就去網上搜索每一個角度的照片,回來再自己畫一個3D立體的視覺效果圖,對照着做。

國外的翻糖蛋糕,用的是重油的磅蛋糕,甜度高、口感硬,中國人不太喜歡。微景觀蛋糕,用的是綿軟的戚風蛋糕胚,加上清爽的淡奶油,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可以吃的

​蛋糕畫面上的美感是最難把控的,需要飽和度比較低的色彩,還要和諧,有疏有密。岩石天然的紋理,用巧克力去實現;綠色是用抹茶粉,黃色是用南瓜粉;小房子是自己做的巧克力膏;海浪是白脫奶油一筆筆畫出來的;西湖的水,是由雪碧做成的果凍,調成藍色和綠色……

杭州中東河城區改造蛋糕

​我覺得做蛋糕是一件充滿愛的事,背後融合了大家心血和愛。

之前有一個男生找到我們,要給他的外婆定90歲大壽的蛋糕,他希望我們做一個杭州中東河改造的那個區域。一開始我是拒絕的,因為表現建築這種元素很耗時間的。

客人返圖

​但後來知道,他外婆已經90歲,得了阿爾茲海默症,記憶力不太好了,她唯一清晰記得的事是,自己年輕的時候是杭州中東河舊城改造的總指揮。我們就覺得,無論如何也得幫他做出來。​

當時最大的困難在於,要呈現的房子數量很多,每個房子的結構都很細膩,裡面有光影的變化,窗戶的變化……我們先用手工把外形切出來,再拼接好,用筆一筆一筆畫上去。光是房子,就3個人做了整整一天。​

最後他外婆看到這個蛋糕之後,都流淚了,那個年代的人,看到自己投入青春的作品一定也很自豪。​

蘇州園林蛋糕

​還有一次,也是要給一個長輩做人生蛋糕,對方特別喜歡蘇州園林,希望我們能做出亭台樓閣,其中有小橋流水,還有假山,有湖泊。​

但其實中式建築比現代化的房子復雜的多,手工表現上也更復雜。我們盡量做有標志性的東西,比如小亭子、假山,還有連廊,甚至挖出了一個池塘,按照客人的想法把它做成了藍綠色。

用蛋糕做成的「光合院」

​還有一次我印象很深,我給建築師陳耀光做了一個蛋糕,他有一處很出名的住宅作品叫「光合院」,周邊還有一些院子,其中有很多精緻的細節。​

「光合院」設計圖紙

​當時他的兒子特別用心,專門去光合院環繞這個房子拍,拍了7分多鍾的視頻給我們,我們是根據這個視頻,把一張張照片截下來,然後看着照片,在紙上把這個房子的結構畫出來,然後再一點一點把這個房子做出來的。​

當時我心裡也是很忐忑的,那是建築大師的代表作,感覺有點班門弄斧。陳大師生日當天,最後他都捨不得下刀,專門把蛋糕上的房子拿出來,清理干淨,放在一個盒子裡存放了。

芳好會仔細觀察自然景色,並且手繪圖紙,再照着做蛋糕

​坦白講,我不僅沒出過國,而且去過的地方一隻手都能數過來。所以我做蛋糕都是看照片做出來的,沒有別的方法,就是放大,反復去看,去觀察。

在創作的過程中,失敗、推翻、再重做,都是常態。之前有人訂做一個滑雪場的蛋糕,並且希望能把滑雪場上的纜車也做出來,當時接到覺得很離譜,但還是嘗試一下,最後做出來纜車還會晃動,整個畫面靈動了很多。

所以有時候一些乍聽起來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的想法,也推動着我們在創意上不斷突破。

我是在台州很小的一個村子裡長大的,從小學到高中,我都沒有離開過小鎮,沒有見識過外面的世界。後來因為喜歡畫畫,選擇參加了藝考。畢業後在大城市有了穩定的工作,家裡人也覺得很穩定體面。

芳好(左二)和前同事在一起

​在大廠里工作雖然整天坐着就行,但是非常消耗腦力,精神壓力很大。你總有KPI吧,要匯報要總結,要讓老闆知道你做了一些什麼。有時候工作流程還特別長,一個項目要耗費小半年,我覺得自己只是其中一個螺絲釘,成果好與不好,我的作用都不是最大的,感受不到成就感。

記得我那會我說「爸媽我不幹了,我想辭職自己做蛋糕」,父母非常不能理解,他們覺得你變工作邊做蛋糕不就行了。

但他們就是大家常說的「不掃興的父母」。所以雖然嘴上說着不支持我,但身體還是很誠實。我開了工作室後,安排弟弟過來幫我,忙不過來,他們也會隔三差五地過來,做一些繁瑣的小事情。

芳好正在和同事做蛋糕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也不是很順利,坦白講剛離職的時候,我的客戶基本都是同事和朋友,前司的訂單占比達到80%,都是給公司訂周年蛋糕,給校友、老闆們訂蛋糕的。​

疫情之後,大廠也開始了大裁員。我有些設計師朋友對我做的事情也挺感興趣的,但我感覺請不起他們。現在有一家店的店長,他來了後我才知道原來他是我同事的弟弟。後來也有做運營的前同事來幫我了。

上星期有個很有趣的事情,我有個同事,之前和我是一個設計師團隊的,我在某書上刷到他在做陶藝工作室,好神奇。我第二天立即跑去,跟他聊了一下,他比我晚離職一年,現在也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現在大家總是焦慮,因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講個實際的例子,我弟弟其實最初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畢業後先是去做了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然後退而求其次,因為我需要幫忙就先來幫我,邊做邊自己探索。

我覺得倒也不必太焦慮,你自己在不斷成長,總會遇到一些讓自己有熱情的事情,遇到了,就放手去做。​

芳好和課程班學員

​這款景觀蛋糕出現之後,蛋糕界出現了一個新的領域,全國各地的同行小夥伴都在模仿,品質也是參差不齊。坦白講,我開始的時候心裡有點不舒適的,後來覺得,新領域確實需要大家都去投入進去,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現在我也開課教大家做蛋糕,沒想到很多朋友還是從澳洲、美國新加坡等地方飛過來找我學,希望這門手藝能讓更多人受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