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因果定律:長大後不孝順的子女,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2024年4月24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常常看到一些老人,抱怨自己的子女,如何不孝順,如何不學好。

似乎老人的眼裡,都是子女的錯。

殊不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子女混得如何,是否孝順,和父母的言行舉止,是一脈相承的。

俗話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大部分不孝順的子女,都是當初父母培養出來的,前後存在很強的因果關系。

01

子女無能,是因為父母「太行」。

子女孝順,一方面是有善良的心,一方面是有孝順的能力。

僅僅有孝心,能夠為父母擔憂,也常常陪伴父母,但是子女口袋裡一分錢都沒有,用什麼來盡孝?

想一想,父母和兒女相伴過日子,下一頓的米都沒有了,這孝道,豈不是一個笑話。

在二十四孝里,有「臥冰求鯉」的典故。王祥為了給母親做魚湯,就在大冷天,用身體把冰面融化,得到一條魚。

故事很感人,但是從經濟的角度看,王祥家庭富有,能夠掏錢去大街上買一條魚,豈不是兩全其美?

我們 還可以設想,要是王祥在冰面上待久了,導致感冒生病,這是得不償失的;若是冰面崩塌,王祥掉落水裡,恐怕父母會因此愧疚一輩子吧。

有能力的子女,孝順父母,自然會容易很多,更加值得我們點贊。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父親很厲害,子女會有樣學樣,也變得厲害。

別忘了,這俗話還有下一句:「狼母多兔兒。」

父母太能幹了,什麼都大包大攬,狼一樣的父母,也會養出兔子一樣的子女。失去了狼性的兒女,在狼群里,還怎麼混?如何去適應社會的叢林法則。

在《金牌調解》節目里,26歲的女兒小張,對父母說了這樣一句話:「千里馬是能跑遠的,只不過你沒有把它餵飽。」

小張五次考研失敗,就是一直不願意去找工作,讓父母焦慮不安。可是,父母只是說一說而已,不會真的對女兒斷供。

父親說:「我是支持她在家裡考研的,但是現在歲數大了,不行了。」

當父親意識到自己支持不了子女的時候,其實子女已經有了惰性,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啃老是理所當然。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子女孝順,談何容易?

最好是,當子女成年後,逼着他們獨自去奮斗,斷了對他們的供養。子女能覓食了,不啃老,反過來看,也是對父母的孝順。

02

子女互害,是因為父母「偏心」。

家和萬事興。道理,路人都知道。

可是很多父母,把道理說得一套一套,但是行動上卻是另一回事。

有了幾個子女,絕對一碗水端平,這是做不到的,但是相對做到,是可以的。

父母真正缺乏的,是「和子女溝通、徵求大家的建議」。

見了太多的父母,認為自己的錢,就應該如何花,應該給誰。從來都是單方面做主,擺出居高臨下的態度。

等父母老了,需要子女反哺了,才知道,曾經偏心的行為,導致了女之間的內耗。

也有一些家庭,父母重男輕女,引發女兒的不滿,從而女兒見到大家,就是罵罵咧咧,家庭就亂了。反過來,父母過分疼愛女兒,會引發兒子的不滿。

就拿我的外婆作為例子。

外婆年輕時,靠一家小店為生,有七個兒女。兒女長大後,外婆也慢慢有了一些積蓄。

外婆七十多歲的時候,把一部分積蓄給了大孫子。因為大孫子要去外地讀書,需要一大筆學費。

外婆八十多歲的時候,積蓄都給了小兒子,主要是安排小兒子保管。

九十多歲的時候,養老的問題就來了。小兒子把錢花掉了,也對不上數。大孫子已經遠走高飛,哪能隔代來孝順?

沒有得到好處的人,都認為:「我啥都沒有,還是給得到錢的人管老人吧。」說話的時候,理直氣壯。

為什麼外婆不把錢留下來,安排自己最後的幾年時光呢?為什麼外婆拿起給子孫的時候,不和兒女商議呢?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樣的古訓,父母需要知道。

被偏愛的有恃無恐,被薄待的氣憤不已,這樣的情況下,父母指望兒女,好難啊。

03

子女作惡,是因為父母「無德」。

大概是春秋時,陳留縣有一個叫孫元覺的孩子,從小知書達理,尊敬長輩。

有一天,他發現父親要把病重的爺爺,送到深山老林。

孫元覺暗中尾隨,到了深林里。

父親把爺爺拋棄後,把背爺爺的竹筐,也一並扔掉了。

孫元覺趕緊把竹筐撿起來,要帶回家。

父親大吃一驚,罵:「如此晦氣的東西,拿回家幹嘛?」

孫元覺說:「等你有爺爺那麼老了,也生病了,我就用竹筐背你到深山。免得到時候,我還要重新編竹筐。」

父親頓悟,把爺爺帶回家......

古人雲:「孝於親則子孝。」

父母對爺爺奶奶,咬牙切齒,還隨意拋棄。回頭安排兒女:「你們以後,要孝順父母。」這不是無稽之談嗎?

父母無德,卻苛求子孫有德,這是很過分的,違背了「上行下效」的因果定律。

子女的模仿能力很強,其中就包括孝道的模仿。

04

一個家庭,子女孝順,是幾代人互動互助的結果。

當孝道缺失的時候,大家都要反思自己,糾正自己。

作為兒女,要記住《弟子規》中說的一句話:「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及時提醒德行不好的父母,起到警示作用。

作為父母,要記住「父母之愛子,計當深遠」,要考慮自己老了,會過什麼樣的日子;從現在開始,就對家庭的一切,以身作則。當下什麼都不缺,身體也不錯,但是未來不是這樣的。

父母怎麼育兒,子女就怎麼反哺,一報還一報,因果不虛。

父母們,與其責怪子女不孝,不如問自己,何德何能。

願天下人,種善因,得善果,諸惡莫作。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