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太軟弱?簡單幾件事告訴你,中國外交到底有多強硬!

2024年4月27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 文淵的歷史書

編輯 |文淵的歷史書

不管多少年過去,只要再次提起新中國成立初期時我國的外交,依舊讓人熱血沸騰!

當時我國國防非常薄弱,西方國家沒少對我國進行威逼利誘,其中美國蘇聯兩國更是多次對我國進行核威脅核訛詐,就連美國的偵察機、軍艦也多次在我國近海肆無忌憚的飛行。

對此,我國就一句話,「不服來干」,就算是美國和蘇聯,只要你觸碰到我國的底線了,那也是照打不誤,讓對方有來無回。

反觀如今,美國帶着自己的一眾小弟在我國家門口挑釁菲律賓那艘賴在我國仁愛礁上的破船已經8800多天、24年了,依舊沒有拖走;我國南海島礁很多都被鄰國非法侵占等等。

面對這一系列的挑釁,我國都只是進行口頭上的抗議、警告、驅趕。

長此以往,在很多國人眼中,我國的外交政策總是給人一種"軟弱"、"謙遜"的印象。

一些對軍事和國際關系缺乏深入了解的人,甚至認為我國在處理外交事務時過於畏首畏尾。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國人是越來越坐不住了,每次只要一發生別國對我國挑釁的事,網上就會出現各種言論,叫囂我國應該直接開戰。

但在國人覺得我國外交似乎總是顯得軟弱無力,缺乏強硬的手腕時,外國人卻覺得我國外交越來越強硬了!

為何會有這種不同的認知呢?我國的外交真的是越來越軟弱了麼?

其實不然!簡單幾件事告訴你,中國外交到底有多強硬!

湄公河水壩事件:理性應對,體現大國風范

水資源問題向來是一個全球性難題,為了應對國內的洪旱災害,同時滿足經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我國政府就計劃在湄公河上游地區修建一系列水電站。

但這個計劃還沒有來的及實施,就跳出來了各種攔路虎。

尤其是下游國家,越南泰國老撾等國家更是聯合向我國發難,指責我國修建的水壩會嚴重影響下游的水資源分配,干涉他們的內政。

該地區一些激進分子更是公開渲染"中國掠奪他國水資源"的言論,對中國人伸出「狼牙棒」。

面對鄰國的無理指責,我國政府沒有選擇隨波逐流、討好於人。

而是堅持立場、理直氣壯地先是解釋利弊,但對方顯然立場不變,更是對我國的解釋視而不見。

對此,我國也不慣着,直接宣布"抗議無效",如期推進水壩建設。

八座大型水電站相繼在湄公河上游落成,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創下292米的世界最高水壩紀錄的小灣水電站聯合國的報告中也指出其蓄水量超過整個東南亞水庫總和

不過美聯社在對聯合國這份報告進行報道的時候,卻有意隱藏去其中的關鍵信息,更是渲染我國建的全世界最高的水壩來威脅湄公河。

但2016年厄爾尼諾現象的到來,我國的一系列做法可謂是狠狠的打了這些國家的臉。

當時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湄公河流域國家遭受到了百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其中湄公河的水位也已經降至1926年以來最低。

但越南並沒有任何有效的應對方法,所以求助到了我國這里。

出人意料的是,盡管之前遭受了諸多非議和攻擊,但我國卻沒有斤斤計較,而是慷慨解囊,伸出援手。

我國用實際行動有效緩解了下游國家的災情,同時也讓那些曾質疑和抨擊中國的國家無地自容。

應對美國貿易戰:理性從容,智勝於武

2018年以來,中美兩國爆發了前所未有的經貿摩擦,原因不外乎美國一味將中國視為"經濟威脅",並以拚命遏制中國發展為己任。

所以美國為了保護所謂的自身利益,祭出加征關稅等貿易手段,意圖逼迫中國就範。

面對美國這種橫加施壓的做法,我們沒有被美方的極限施壓所懼怕,而是理直氣壯地予以有力回擊。

對於美國加征的每一個關稅,我國也對美國商品加征不同程度的關稅反制,施加同等經濟壓力。

除了有力回擊美方的極端施壓外,我國在貿易戰中也並非一味對抗,而是始終在尋求化解矛盾、恢復談判的機會。

當美國對華為公司實施全面打壓時,我們也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但同時也留有餘地,力圖通過磋商解決問題。

正是憑借這種平衡的態度,雙方最終在2019年達成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這為後續的徹底化解貿易摩擦創造了條件。

此外,面對美國在技術領域的極限施壓,我國更是克服了重重阻力,大力推進科技自主創新。

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興領域取得突破,形成了自己的產業生態。

即便未來美國依然對中國科技發展設置障礙,我們也將憑借自身力量繼續前行。

可以看出,在同美國對抗的同時,我國始終保持了一種理性、務實的態度,即使受到極端壓力,也決不會採取非理性、報復性的做法。

我們對維護自身利益堅決有力,但從不否認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這種平衡態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不過盡管採取了務實靈活的策略,但我們也有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問題上,絕不向任何極端勢力低頭。

可以說,這種永不向極端妥協的精神,正是中國外交無往而不勝的根本,只要是對等的、合理的利益訴求,我們都願意以最大誠意與各方對話。

如果涉及紅線和原則被逾越,中國同樣不惜一切代價捍衛自身權益,不給任何外部勢力留下威逼利誘的空間。

聯合國舞台的外交鬥士

想想我國在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背書的那些年,很多西方國家打心眼裡都是看不起我國的,這也就導致我國在國際上可是受了不少屈辱。

就比如在1983年的那種《南極條約》的國際會議上,我國同樣是以締約國的身份被邀請參加。

但每當會議中涉及到關鍵內容或者進行表決的時候,我國代表團都會被請出去喝咖啡。

那個時候我國還是聯合國五常之一,但那又怎樣,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撐,在其他國家眼裡什麼都不是,而我國也是參加會議的眾多國家中唯一沒有表決權的國家了。

但如今看哪個國家還敢再這樣對我國。

甚至如今我國外交官在聯合國的發言中都可以暢所欲言,我們自己的觀點也完全不需要受其他國家的威脅,我們想站就站,想坐就坐。

就連一些國家在聯合國上對我國的無端指責和惡意攻擊,我國外交官都有足夠的底氣回懟回去,把西方國家按在地上摩擦。

就比如聯合國安理會俄烏沖突爆發一周年就烏克蘭問題召開的會議中,當烏克蘭外長提議為烏克蘭受害者默哀一分鍾的時候,烏克蘭外長率先站了起來,之後以美英為代表的西方國家也當即站了起來。

看到這種情況,其他小國心裡那是糾結呀,不站吧,得罪了美國,站吧,得罪了俄羅斯

衡量再三之後,這些小國還是覺得與俄羅斯相比,美國更加得罪不起,所以也東張西望的站了起來。

不管其他國家如何糾結,我國代表則坐在席位上紋絲不動,不懼任何國家的威脅,就連在我國旁邊做的巴西代表,也有了穩坐中軍的底氣。

當俄羅斯提出默哀時,在其他國家還在看英美態度的時候,我國外交官則第一時間站了起來。

在這場會議中,我國完全跟隨了自己的立場,選擇了理性和正義的一方,而這就是我國實力增長的最直接的體現。

再比如2023年10月,當巴以沖突「燒「到了聯合國之後,就巴以問題聯合國安理會舉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公開辯論會。

當美國用盡一切手段為巴以沖突的始作俑者以色列爭取最大利益的時候,我國和俄羅斯當即站出來反對,美國的目的也沒有達到。

對此,我國大使張軍還鏗鏘發聲7分鍾,敢這樣直接硬剛美國的除了俄羅斯外,可能也就只有我國了。

我國外交官的發言一直如是,在聯合國舞台上為中國挺身而出,用理性和事實回應挑釁,捍衛中國權益,令外界看到一個振振有詞、富有底氣且坦坦盪盪的大國形象。

結語

從這幾件事我們不難發現,我國外交雖在某些時刻顯得低調謙和,但終歸是有力、有理、有底氣的。

這正是我國日益走向復興的必然體現,也是我們這個東方大國在世界舞台上放聲發出的時代最強音。

中國已不再是溫室里的弱小國家,而是一支嶄露頭角、碩果纍纍的力量。

我們的外交姿態自然要與新時代的中國國力相匹配,既有定力,也有智慧,在有理有力中展現大國風范。

參考資料:

(1)、美聯社有資格渲染我國建水壩威脅湄公河嗎?--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

(2)、厄爾尼諾致越南90年不遇旱災 中國開閘放水伸援手--環球網

(3)、違背經濟規律之舉沒有贏家——美國挑起經貿摩擦害人害己--中國青年報

(4)、中美重塑經貿關系的重要一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解讀--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