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寶爸,這種病近期高發,學會預防很關鍵! | 健康「醫」課

2024年4月27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視頻 | 時長共1分51秒)

寶寶手部、足部出現皮疹,還反復高熱、嘴巴痛、吃不下……注意啦!每年4-5月,手足口病就會進入高發季。南方 記者從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了解到,近期該院門急診陸續接診了手足口病患兒。兒科醫生楊樂生主治醫師提醒,避免接觸手足口病患兒、注意手衛生、減少聚集、及時接種手足口病疫苗等,可以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據介紹,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急性傳染病,以手足臀處皮疹,口腔皰疹、潰瘍為主要表現,多伴有發熱,好發於6月至5歲兒童,但成人也偶爾會感染發病。手足口病全年均可發病,南方多在4-5月流行,與濕熱氣候相關。

根據手足口病病情可分為普通型和重型,多數患兒為普通型,症狀較輕,常能自愈,通常表現為手足處出現皰疹和斑丘疹,可伴有發熱,多為低熱(低於38.5℃)。口腔皰疹最多見於舌頭和頰黏膜,開始時為紅色斑點,繼而發展為周圍紅暈的水皰,在2-5天左右水泡會破裂,形成淺的灰白-黃色基底,紅斑圍繞的潰瘍,這時孩子會說咽喉疼痛或者拒絕吃東西。除了手足以外,臀部也常常為皮疹高發部位楊醫生提醒,重型手足口病除了有普通型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外,還會出現持續高熱、神經系統異常、心衰前表現等。如果寶寶發熱大於3天,出現嗜睡、嘔吐、頭痛等表現,家長應高度重視,及時送醫

兒科醫生正在為患兒聽診檢查。南方 彭深 拍攝

記者在采訪中,剛好遇到市民李先生帶着兩名寶寶前來就診:3歲的大寶和2歲的小寶都出現發熱症狀,伴有手足皮疹、口腔潰瘍。醫生確診正是手足口病,而兩名寶寶同時患病,正是手足口病在家庭內發生聚集傳播,而傳染源高度懷疑為幼兒園其他患病寶寶。那麼,手足口疾病究竟是怎樣傳播的呢?

楊醫生介紹,手足口病主要通過飛沫途徑、糞-口途徑傳播。即與患病小孩說話,接觸患病小孩咳嗽或打噴嚏形成的氣霧,或者接觸到患病孩子的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唾液)等都可導致得病;而健康小孩在玩了病毒污染的玩具之後吃手,或者和患病的小朋友擁抱時碰到了皮膚上的皰疹之後吃手,或者直接舔到有病毒附着的器具、牆面等,都可能會導致發病。這也是為什麼手足口病會在幼托機構中暴發流行的原因。

輕症手足口大多能自行恢復,而重症手足口則需要交給醫生治療。楊醫生提醒,家長們需要了解的是手足口病的護理。據介紹,很多家長帶患兒就診時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洗澡?用不用忌口?醫生提醒,皮疹不用避水,因此,患兒該洗澡就洗澡,也不怕見風,相反地,家裡還得注意通風。一般情況下,皮疹大多不痛不癢,但如果有癢感,則需要用爐甘石塗洗,如果出現皮膚表皮破損,則不應該塗洗爐甘石。家長應給孩子穿寬松、柔軟的衣物,勤剪指甲避免抓破皮疹;飲食上也不用忌口,如果孩子嘴巴痛難於進食,可以給小孩吃一些偏涼的、軟糯的食物,避免吃硬的、乾的、膨化的食品。需要強調的是,手足口病患兒應及時補水,保證孩子飲水量足夠,小便次數不減少。

「與其感染後治療,不如及早預防,減少小孩的痛苦,降低手足口病的患病率。」楊醫生提醒,預防手足口病首先應避免接觸患病小孩,不要擁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其次,應注意手衛生,孩子們喜歡到處亂摸而沾上腸道病毒,可以使用含氯洗手液有效消滅手錶面病毒;再次,應減少人群聚集,避免感染,尤其是4-5月手足口病高發季節應盡量減少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最重要的還是應接種手足口病疫苗

南方 記者 彭深

通訊員 鄭瑞年 連亨傑

點擊圖片,一鍵報料↓↓↓

【作者】 彭深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