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上天的3種保健品,實則坑錢又傷身,勸告父母:謹慎購買

2024年4月29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小編,你好:

我婆婆已經70歲了,從前年開始就瘋狂的迷上了保健品,每天聽講座不說,還總是買一些三無產品回家。去年被一個天天管她叫「媽」銷售騙走了幾十萬積蓄都不死心,昨天讓我發現她竟然開始用手機借網貸來買保健品!我徹底絕望了,怎麼會有老人這麼沉迷保健品呢?

一、為什麼老年人沉迷於保健品?

其實像上述故事中的情況在老年人群體並不少見,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老年人會沉迷於保健品?

從心理層面分析:大部分老人一開始是出於對保健需求購買的保健品,期待通過保健品能改善一些身體上的退行性機能問題,與此同時,隨着購買頻率的增多,心裡逐漸衍生出對疾病的擔憂以及對死亡的恐懼,這些改變也促進了購買欲。最後就是從眾心理

「這麼多人都買了,肯定是沒錯的」加上保健品業務員營造的熱銷搶購氛圍,老人很容易沉迷進去。最深層次的原因還是老人的孤獨感。很多老人發出這樣的感嘆。

「現在條件好了,但兒女卻不能時時陪伴,晚年會產生一種孤獨感。」這些保健品業務員的「關心」反而成了老人的精神依託。

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副局長陳士渠表示:保健品詐騙主要利用的就是老年人追求身體健康的心理,針對老年人慢性病希望根治的需求,精心編造對應療效,增加老人購買欲。

而且現在騙子騙術太高明,套路層出不窮,比如免費贈送雞蛋、生活物品的方式吸引老人上門,推銷保健品騙取押金;還有組織免費旅遊、投資養老項目、假冒熟人以及公檢法等職能部門、信仰利用等形式實施詐騙。

二、保健品水很深,謹記3種騙局模式

保健品消費騙局防不勝防,老年人如何預防受騙?專家表示,保健品騙局大多包含這3個特徵,如果身邊出現類似情況一定要注意。

1、製作PPT顯示專業

為了提高產品專業度,騙子公司會向業務員提供產品PPT,培訓怎麼升單,裡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利用話術增加焦慮,以後會有什麼嚴重後果;二是產品怎麼「下藥對症」,實現治癒效果。

2、宣傳名醫光環

經過話術培訓後,這些業務員搖身一變成了「名醫講師」。不需要考取任何資質證明,只要能說話,口齒伶俐,公司就可以幫助包裝成高端專業人士。

3、設有面診環節

詐騙團伙會經常舉辦線下體驗活動,或者打着專家養生課的旗號,提供免費體檢、面診環節,向在場的老人們推銷保健用品和保健食品。

三、常吃保健品,給身體造成3種危害

很多人總以為保健品多多益善,從來沒有考慮過身體真的需要這麼多營養素嗎?研究表明,營養補充多了也不是什麼好事。

1、損害身體正常功能

其實我們的身體很聰明,缺什麼會主動補充,實在補不了還會提醒我們主動攝入,但攝入過多營養後,雖然不會立刻出現異常,但久而久之會損傷身體正常調節能力,一旦停止服用保健品,身體可能無法適應,反而出現營養素缺乏。

2、增加肝髒負擔

保健品不比藥品,監管更寬松,可能存在雜質較多的情況。不同的品牌的同一產品中,所含有的成分也有所差異。肝髒是身體的解毒工廠,一些有害成分如果過量攝入,可能會在肝髒中積累,增加代謝負擔。

3、誘發癌症

有些保健品會添加雌激素,對於女性來說,長期的雌激素作用下,可能導致子宮內膜過度增生,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

另外,專家還總結了不是所有保健品都有保健功效,尤其以下幾種保健品不建議買:

大麥青汁:其實就是把原料搗成漿粉後泡水做成的。所謂的可以改善「酸鹼體質」清宿便都是宣傳出來的賣點。

酵素其實是酶的總稱,口服的可能還沒能抵達胃部,基本上都被分解掉了。

羊胎素膠囊:一種從羊胎盤或胚胎上提取的物質,據說可以抗衰,但至今沒有得到官方確定,而且瑞士還曾經大范圍叫停該類產品注射

其實很多保健品裡面都會含有一些不明添加物,卻只放大有利成分,誤導消費者,而摻雜的部分成分可能對中樞神經和心腦血管有損害,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所以選購保健品一定要特別謹慎,如果實在不會買,最好咨詢專業醫生建議,避免盲目跟風。

參考資料:

[1]《天天吃保健品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科普中國.2024-01-25.

[2]《七千元一粒的「神藥」,上萬元的理療毯,常見保健品養老詐騙騙局套路揭露→》.廣東政法.2022-07-13.

[3]《涉案1.4億元,上萬老年人陷入這場保健品騙局》.江蘇檢察在線.2024-01-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