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果郡王府後,浣碧犯了哪些致命錯誤?

2024年2月5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浣碧策劃小像事件後,如願嫁給了果郡王,成為後者的側福晉。

讓浣碧憤憤不平的是,她歷經多年等待和籌謀,才有了如今的局面。而孟靜嫻半路殺出,輕輕松松嫁給了果郡王,和浣碧平起平坐。

浣碧的表面功夫做得不錯。

她知道對待孟靜嫻必須客客氣氣,維持和睦景象。

從這一點看,浣碧並不蠢笨。

孟靜嫻背後是太後和皇帝,甄嬛在宮中強敵環伺,她不能在此時落人把柄。

但浣碧最大的問題就是小聰明太多,大智慧總是欠缺火候。

她入了果郡王府後,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一是過分看重管傢權。

浣碧作為甄嬛的異母親妹,甄嬛再怎麼不滿她,還是替她做足了籌謀,給足了場面。

甄嬛先是把浣碧的生母列入甄傢傢譜,成全了浣碧多年心願。

接著,甄嬛把原本為玉嬈積攢的嫁妝挪給了浣碧,讓浣碧入府的排場絲毫不輸給孟靜嫻這個正牌的國公府小姐。

果郡王為了給甄傢顏面,特意把管傢權交到浣碧手中。

這讓浣碧十分滿意。

畢竟,管傢權從來都是屬於正室女主人的權力標志。

這意味著浣碧在果郡王府表面上和孟靜嫻平起平坐,但實際上是東風壓倒西風,屬於占盡優勢的一方。

入府後,浣碧忙著打理傢事,常常忙得不見人影。

等到孟靜嫻懷孕,浣碧這才意識到她真是蠢笨到傢了。

孟靜嫻和她的母親,仗著有孕,向浣碧要人要物,浣碧礙於局面,不敢不從,名義上手握管傢權,倒像是孟靜嫻的管傢。

二是格局不夠。

浣碧出嫁後,甄嬛最憂心的事情,就是皇帝對玉嬈動了心思。

甄嬛找浣碧商量,浣碧主動提出,她出面聯絡宮外各傢王爺,從各自府中挑選美人,進獻給皇帝,借此轉移皇帝的註意力。

對於浣碧來說,這件事情一舉三得。

既能向姐姐展示自己辦事的能力,又能展現身為甄府女兒,她也能夠替傢裡出謀劃策,還能把府裡漂亮出挑的婢女采名正言順的送走。

問題是浣碧千防萬防,盡防著沒用的;反而忽視了最關鍵的孟靜嫻。

三是和果郡王沒有有效相處。

浣碧整日忙得不見人影,給了孟靜嫻太多的機會,主攻果郡王。

浣碧和果郡王在果郡王府的共處時間並不多,或許是浣碧太忙,或許是因為甄嬛,兩個人都刻意回避。

這就給了行動派孟靜嫻千載難逢的機會。

孟靜嫻這個人,目標明確,內心戲更少,這是她比浣碧強悍的地方。

浣碧愛慕果郡王,想要走進果郡王的內心,但非常痛恨自己通過帶有姐姐甄嬛的影子,來贏得果郡王的關註。

浣碧的內心戲非常豐富。

孟靜嫻卻不這麼想。

她敏銳覺察到果郡王隱藏起來的愛情。

她通過模仿,一點一點走到果郡王身邊。

於是,果郡王府的兩個側福晉就有意思了。

浣碧整日忙著管傢,忙得不見人影。

孟靜嫻整日陪著果郡王談詩論畫,逍遙富貴猶如神仙。

僅僅從一些若有若無的線索中,孟靜嫻就推斷出甄嬛和果郡王見光就得見血的愛情,不得不說,假如孟靜嫻也有主角光環,假以時日,她肯定又是另外一個成功的莞莞類卿。

這個版本的嬛嬛類卿,更加無敵——因為核心人物心甘情願,絲毫不怕自己扮演的是替身角色。

這樣的孟靜嫻,和浣碧打的是持久戰,戰術高明,耐力十足。

浣碧顯然不是對手。

浣碧的狠又一次幫了自己。她選擇在一個女人一生最脆弱的時刻,了結孟靜嫻,才扭轉了頹勢。

其實,從送采入宮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浣碧這個人並不具備當傢人的格局和頭腦。

首先,采在清涼臺呆過,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的關系。

其次,采是從果郡王府入宮的。她在宮內永遠都斷不開和果郡王府的標簽,一旦她在宮內有任何不當行為,都會牽連到果郡王府。

浣碧還以為送采入宮,明面上還算是安插自己人,以采對果郡王感恩戴德的模樣,說不定將來還能替果郡王說話。

結果,采入宮,差點爆雷。

浣碧是真心愛果郡王的,愛到可以無私接受果郡王和孟靜嫻的孩子。

她覺得自此以後,她有了一傢三口,會活得很平靜很簡單,不會再有其他人介入其中。

但浣碧和果郡王之間的心理距離,並不會隨著孟靜嫻的消失,而有所改善。

於果郡王而言,他和浣碧之間,繞不過甄嬛的無形存在。

於浣碧而言,她始終無法走進果郡王內心,她和果郡王在性格和文化審美上,有太多的差別了。

這也是浣碧始終吃虧填不平的地方。

所以說,浣碧對果郡王的愛,是一種苦守寒窯的愛,是一種自我感動的愛。

這種愛,難以抵達彼岸。

這或許才是浣碧最致命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