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仙俠劇中,你會發現人類這項能力正在消失……

2024年2月5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項飆在《十三邀》中說,“我們失去了構造愛的關系的自信”。

他說:我們讀書的時候有一種自信,能夠在“附近”構造出一種愛的關系。與志同道合的陌生人,在一個單位也好,哪怕在公共汽車上相遇也好,都有自信去構造。但現在我們好像喪失了這種自信,不再覺得能夠構造出一種互相信任的關系,所以就越來越拿超社會的生物關系作為意義的基礎。再一個是理性計算,通過大量的信息對比進行關系匹配。對這種現象一個理解的角度是經濟理性的極度擴張,把原來很自然的愛的感覺消滅掉了。但我覺得更貼切的解釋是這種自信的消失。

圖|Pexel

“一種是經濟理性的極度擴張把自然地愛的感受給消滅了,一種是自信的消失。”

01

仙俠劇中“愛”的構建

B站UP主“Claire的編輯室”曾出品過幾期針對《仙劍奇俠傳1》的深度解讀節目,視頻還對比了當下國產仙俠劇中的敘事模式尤其是愛情線,在大傢“明知故看”的贊美仙劍1的神級編劇之時,也對當下人們的愛情觀、構建愛的能力提出質疑和探索:

“我們很難在現在的仙俠劇中,看到晉元靈兒那種亦師亦友的親密信任關系,李逍遙和趙靈兒雖然是戀人,但真正讓他們人格完善的人,卻不是對方。”

圖|Claire的編輯室

比起和李逍遙的相守,林月如更喜歡的是在李逍遙身邊,可以一直探索和成長的自己。

圖|Claire的編輯室

而現在所謂的仙俠劇,男主要麼被抽離情絲,“愛無力”,要麼冷冰冰的隻會對女主一個人好;女主會把愛當作KPI去完成,全劇都在圍繞“趙靈兒怎樣讓拜月教主這樣的大魔頭愛上自己,同時幫助他化解與石長老的恩怨,最終打消拜月毀滅世界的念頭”。

這種看似病態的審美其實折射出人們對構造愛的關系的不自信——比起互相信任,人們更相信系統。

最近幾年,我們經常能在網絡上看到對婚姻制度的討論,以此來佐證,結婚沒有那麼必要,談戀愛就可以。但實際上,有越來越多的大齡單身青年,被動或主動地選擇單身,婚姻被消解,“愛”成了稀缺品。當我們在理性地討論婚姻隻是歷史的產物隻是一種制度的時候,構建“愛”的可能性或許也在隨之消失。

圖|Pexel

02

從心理學解讀構建“愛”的能力

我們迷戀那種愛的感覺,希望它們能長久不衰,我們期待伴侶能滿足我們的期待與需求,按我們所想的那樣去行動,去實現我們的願望,逐漸讓我們的生活過的越來越好,隻有甜蜜才好呢,一帆風順才好呢,不斷的超出我們的預期才好呢,給我們驚喜連連,才好呢。

可現實卻是驚嚇不斷,現實會擊碎我們的幻想,讓人們不得不一次次豎起心中的高墻,壓抑所有委屈、所有憤怒、所有失落。

慢慢的讓人沉浸在憂傷的情緒中,固著在曾經的失去裡,沒有療傷,不能重新升起生命的活力——愛、熱情。卻要以一個我很好的表象生存:努力表現出,沒有你,我也能活的很好;我很享受獨身的狀態,我特別的自由。

這會產生缺少愛的感知能力,會讓人產生錯覺:情緒沒有用,情緒是負累,我不需要異性。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就是這樣。女人都是圖錢的或是圖權的。這樣,隻能封心鎖愛。

這樣,很多人活著卻將大量的生命能量用在渴望愛、追求愛,就像是一個一直饑餓的、吃不飽的人一樣。或者像是一塊浮萍,身心中無傢。或者像是一個無底洞一樣,永遠也填不滿,怎樣都不對的感覺。

人人向往愛情,仿佛那是一個瞬間的決定,一瞬一眸。

圖|Pexel

03

培養構建愛的能力

其實,你真的是可以愛的,因為愛的能力也是可以培養的;

是的,能建立愛的關系,並且能保持愛的關系是需要能力的,並且也是可以培養的。你不必精心策劃或是刻意討好。

這需要信任能力:

就是你基本上相信你是值得被愛的,你基本上也是相信他人是有愛的能力的。

這需要情緒耐受力:

耐受關系中的不確定性,耐受可能會產生的焦慮、不安、興奮等各種各樣的情緒,你不能一吵架就離傢出走,也不能一吵架就摔門而去。

關系需要溝通。

你骨子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值得被愛,當真的有人願意照顧你、呵護你,或是愛你時(註意:照顧不一定代表是愛情,但照顧裡面卻含溫暖的成分),你也很難真正相信這個人是愛你的,在意你的:你會覺得不安,你會覺得自己特別的敏感:他(她)怎麼不回我的電話?他(她)真的是今天太累了?怎麼回復我的信息,這樣慢,怎麼沒有秒回?

需要同理心:

無論是接觸中還是戀愛中,當你看到他(她)的痛苦時,你能暫時放下自己的情緒沖動,而去回應他(她)的痛苦,而不是一直困在“我沒有錯,我憑什麼認錯;“為什麼是我一直要哄你?”“為什麼總是我付出?”這時的你,將自己放在彼此關系的中心,這時,“你”是關系中的核心,“你”十分需要對方聽見你,此時,你會聲音越來越大,口氣會越來越不好,這時,彼此誰也聽不到誰。這時世界仿佛隻有你自己。

這沒有什麼過錯,也沒有什麼不對,隻是你會發現:“你”有了,關系沒有了。

關系,需要彼此都有成人的部分,也需要彼此都有小孩子的部分。

前半生的幸福,與你的原生傢庭有關。後半生的幸福,取決於你的選擇。

新的一年,希望你對親密關系能有新認識和新收獲~

圖|Pexel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Claire的編輯室”,略有刪改,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