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世界到遊戲世界的大遷移

2024年2月5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本文作者何帆,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

從現實世界向遊戲世界的大規模遷移

大部分傢長對孩子打遊戲都深惡痛絕。他們覺得,凡是遊戲,都不屬於學習,凡是不屬於學習的東西,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有害的。

真是這樣嗎?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經驗。有一些人生經驗對上一代人行之有效,到了下一代就會失效。這個世界變化得太快了,以至於你很難講到底是孩子應該向父母學習,還是父母應該向孩子學習。

孩子和我們這一代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他們可能是網絡時代的第一代“土著”,而我們都隻是網絡時代的“移民”。

我們在有生之年會經歷一場從現實世界向遊戲世界的大規模遷移。除非出現巨大的轉折,否則這場大遷移是不可逆轉的。未來,我們很可能會變成這樣一個社會:占相當大比例的人口都會玩遊戲,他們最美好的記憶是在遊戲中,他們在遊戲世界裡體驗了最大的成功。

其實,我們已經一腳踏進這個新世界了。全世界的《魔獸世界》玩傢,在遊戲裡總共用掉了幾百萬年的時間。我們玩《魔獸世界》所花的時間,相當於人類物種演進的時間。

《光環Ⅲ》玩傢殺死了遊戲中100億個虛擬敵人,這約等於地球上總人口的1.5倍。如果你是80後,你很可能會和同齡人一樣,平均花了2000-3000個小時閱讀,10000多個小時玩各種電腦和視頻遊戲。10000個小時,基本上是一個學生從小學五年級讀到高中畢業,在課堂上所花時間的總和。

作為傢長,我們該怎麼辦?把這些孩子都送到戒網癮學校?

遊戲從來都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

學習是人類的天性。遊戲從來都是一種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動物幼崽的相互嬉戲,其實就是在操練如何捕獵和逃避天敵。孩子們在一起玩過傢傢,也是在為自己進入社會做準備。遊戲和學習之間並沒有涇渭分明的界限。打遊戲也是一種學習。

1.有些遊戲能培養孩子手眼協調的能力

研究者們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電子遊戲有助於提高人的手眼協調能力。對於外科大夫、海軍陸戰隊員這些職業來說,手眼協調能力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你要是問問外科大夫玩打飛機遊戲的紀錄,肯定會讓你深為折服,而他會告訴你,打遊戲和開刀需要的都是眼疾手快。無他,手熟而已。

2.遊戲更能讓孩子樂觀自信

遊戲心理學傢佈萊恩·薩頓史密斯說過:“玩的對立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鬱。”玩遊戲的孩子更不容易抑鬱。遊戲的目標明確,結果鮮明生動,能夠讓孩子沉浸其中,進入心理學傢所說的“心流”狀態。

我們可能會覺得,打遊戲就是為了打贏,為了通關,其實並非如此。容易通關的遊戲並不好玩。孩子們喜歡挑戰,甚至樂於體驗失敗。有的遊戲是不可能打贏的,比如玩《俄羅斯方塊》的時候,你打得越好,遊戲的速度就越快,最後你一定是以失敗告終。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會喜歡玩遊戲呢?打遊戲的經驗告訴我們,在承受能力范圍內,我們寧可辛苦工作,也不願無聊娛樂。

3.遊戲能幫助孩子們培養合作精神

一些情節復雜的電子遊戲、網絡遊戲之所以吸引孩子,並不是因為裡面的槍擊、格鬥場面。玩遊戲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一是“殺手型”,喜歡的就是打打殺殺、暴力場面。他們是電子遊戲的最早擁躉,但新一代的遊戲玩傢並非都是這樣。

第二類是“冒險傢型”,他們喜歡的是遊戲帶來的新奇感,可以到處看看,體驗一下現實中體驗不到的感覺。

第三類是“社交傢型”,他們喜歡的是和其他的玩傢互動。公會的會長大多是這種類型。

第四種,可能也是最多的一種,是“自我實現者”,他們在遊戲裡尋找的是那種成長和自我實現的感覺。他們投身遊戲,是為了感受投身宏大事業而帶來的快感。正如積極心理學傢馬丁·塞利格曼所說:“自我是一個意義匱乏的地方。”在宏大的社會背景之下,我們無關緊要。你附著的群體越大,獲得的意義越多。

對於那些喜歡社交的玩傢來說,網絡遊戲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大型的網絡遊戲中都有公會,大的公會能有幾百人。

組織一個公會和管理一個企業能有什麼不同?你需要吸引一批志同道合者,大傢來自不同的背景,有著不同的個性,你怎麼能夠讓他們團結起來?你怎麼讓每個人都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培養默契的團隊精神?

難怪,《哈佛商業評論》上曾有一篇文章講到:“看一個人是否能夠管理好一個互聯網企業,最好的標志不是看他有沒有MBA文憑,而是有沒有創建過一個70級的公會。”孩子們,以後你們寫簡歷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把自己遊戲裡公會的成就寫上!

4.遊戲能夠鍛煉孩子的創新能力

電子遊戲是一個非常新的行業,一切都在變化之中。這個行業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文化上,都可能引領未來的潮流。新聞出版業已經沒落,電影、音樂行業日漸固步自封,但遊戲業卻發展迅猛、蒸蒸日上。遊戲業的復雜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父母們的想象力。

以遊戲《光環Ⅲ》而論,不僅場面宏大、環境多變,而且對所有的細節都精心設計。開發一套像《光環Ⅲ》這樣的遊戲,可以跟修建中世紀大教堂相媲美。

邦奇工作室花了三年時間才修建起這座“遊戲大教堂”,這個團隊包括250多名藝術傢、設計師、作傢、程序員和工程師。想大致了解這一任務的規模和復雜性,不妨單獨考慮一下遊戲的音效部分。遊戲中有54000種聲音和40000行對話。光是腳步聲就有2700種,不同的人腳踩在不同的東西上聲音全都不一樣。

這是個鼓勵創新的行業。一方面,傳統的技藝在這裡能夠煥發新春,它需要大量的計算機、數學、繪畫、雕塑,各行各業的人才;另一方面,它對創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從簡單的規則中演化出無窮的復雜性?遊戲的規則必須一學就會,但結局卻要高度依賴與玩傢的互動,一千個玩傢要有一千種不同的玩法和結果。如何從無到有地創造出整個世界?看看《阿凡達》《星際迷航》,你就能感受到,現在的娛樂業要求的創新不是靈光一現,以機智取巧,而是要有深厚的底蘊、恢宏的氣勢。

未來你的孩子和員工都是遊戲玩傢

當然,不是說隻要讓孩子天天打遊戲,就能夠幫助他們順利地成長和成才。但是,值得反思的是,如果孩子們個個都喜歡遊戲,不喜歡學習,那麼是孩子們出了問題,還是我們的學校教育出了問題?如果Google搜索引擎比老師們更了解孩子的愛好和夢想,是互聯網的錯誤,還是老師們的恥辱?好的教育者,應該借鑒遊戲的積極功效,改進我們的學校學習。

練級是一種比傳統的成績系統更為公平的模式。隻要不斷努力,人人都可以升級。遊戲中,失敗了可以繼續再來,不像考砸了一場考試,就會給你的成績單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升級可以讓你根據自己的能力調整難度。跟傳統的成績系統相比,升級以正面壓力取代負面壓力,能夠把失敗變得有趣,訓練我們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真正可以達成的目標上,能夠幫助學生把焦點更多地放在學習而非成績上。

馬修·克勞福德在《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裡寫道:“我們不少人做著感覺不真實的工作。在辦公室裡,你常常發現很難看到自己的努力產生任何有形的結果。每一天結束時,你究竟做了些什麼呢?因果鏈不透明、責任分散、個體能動性體驗模糊……有更‘真實’的替代品嗎?”難道我們的企業管理者就不能從遊戲中更好地汲取經驗,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嗎?不要忘了,未來你的員工幾乎都是遊戲玩傢。

當然,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終極玩傢,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在心愛的遊戲與完整而積極的人生之間實現平衡。這個目標,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傢長的鼓勵和引導。

(本文作者何帆,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