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老覺越少?做好這幾點可改善睡眠→

2024年2月5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當人上了年紀後,幾乎都會出現一個共同的現象:睡得少,醒得早。為什麼人越老覺就越少呢?

為什麼人越老,覺越少?

從60—65歲開始,晝夜節律變得更早,這意味著老年人在早上醒得更早,並且在傍晚更早感到困倦。這些變化是漸進的。

多數老年人的生物鐘是需要在晚上7點或8點就睡覺,並在次日凌晨3點或4點自然醒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晝夜節律的變化反應更為明顯,如果他們不在特定的時間睡覺,就會導致睡眠不安穩。

但很多老人覺得早上醒太早是睡太早導致的,於是選擇晚幾個小時上床睡覺。但是,生物鐘仍然會在凌晨3點左右發出喚醒信號,而導致睡眠受到幹擾。

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醒來和入睡更為突然,這會讓老人感覺大部分時間都在清醒中度過,覺得自己這一宿沒咋睡。

一般來說,白天小睡是應對睡眠不足的常見方法。然而,白天小睡也可能會讓夜間入睡變得更加困難。它們推遲了在夜晚就寢的時間,為另一個不眠之夜鋪墊——形成惡性循環。

總體而言,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平均睡眠時間要少得多,大多數老年人每晚隻睡六個半到七個小時,沒有達到建議的7—8小時。

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睡眠問題是正常的,但晝夜節律的嚴重變化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的跡象。

當然,除了晝夜節律,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也會影響到老年人的睡眠質量:

1. 健康問題,如心臟病、關節炎和睡眠呼吸暫停可能導致老年人入睡和維持睡眠更加困難。

2. 老年人常需服用的某些藥物,比如抗抑鬱藥、降血壓藥和止痛藥,可能會對他們的睡眠產生負面影響。

3. 許多老年人每天的日光暴露時間不足,通常隻有約一小時,而充足的日光暴露對於維持正常的生物鐘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改善睡眠?

1. 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有助於調節生物鐘。

2. 創建舒適的睡眠環境:保持臥室黑暗、安靜和涼爽,使用風扇或白噪音機器。

3. 白天曬太陽:如果想晚些時候睡覺,盡量不要在早晨時段接觸太多光線。相反,可以在傍晚散步或在一天晚些時候曬曬“夕陽”。這可以幫助延遲褪黑素的釋放,並“欺騙”你的身體,延遲就寢時間。

4. 限制白天小睡:如果需要小睡,應控制在20-30分鐘之內,並且在下午早些時候進行。

5. 限制酒精和咖啡因:酒精和咖啡因可能會降低睡眠質量,減少快速眼動睡眠。

6. 咨詢醫生:如果睡眠問題持續存在,應咨詢醫生,以排除或治療任何潛在的健康問題,或者調整可能影響睡眠的藥物。

7. 適量鍛煉:適當的身體活動可以幫助改善睡眠。例如散步、遊泳、太極或瑜伽等。

綜合自:健康時報、人民網科普

編輯:邱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