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鳴教授:中成藥療效可靠,治療絕經後骨質疏松癥輕而易舉

2024年2月5日 25点热度 0人点赞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通常分為絕經後與老年骨質疏松癥兩大類,其中以絕經後骨質疏松癥更多發,該病是由於絕經後體內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導致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損壞而產生的以骨脆性增加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我們特邀福建省骨傷研究所所長王和鳴教授講解絕經後骨質疏松癥的治療與骨疏康膠囊的研發。

絕經後的女性

要小心防治骨質疏松癥

我國現有近1億中年婦女和約6500萬老年婦女。我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為49歲,一旦絕經,女性就可能開始出現骨量流失,骨量丟失達到一定程度即發生骨質疏松。據統計,60歲以上的婦女骨質疏松患病率為30%~35%,75歲以上的婦女中骨質疏松患病率為65%~70%,骨質疏松在婦女一生中引發髖骨骨折危險竟高於患乳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四種癌癥危險的總和。

因此,王和鳴教授為我們闡述絕經後骨質疏松癥的防與治。首先,可以從日常的生活方式上入手,對於45歲以上的女性,可以通過飲食改善營養結構,提高鈣的攝入量;其次,可以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增加光照可以提高機體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鈣的吸收,國際衛生組織建議,絕經後女性每日的鈣補充量應為1000~1500毫克,用於骨質疏松防治的維生素D劑量建議為每日800~1200單位;同時需要戒除諸如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最後,如果女性被確診為絕經後骨質疏松癥,那麼需要積極應用抗骨質疏松藥進行治療,包括促進骨形成藥、抑制骨吸收藥及具有以上雙重作用的藥物等。

合理選擇抗絕經後骨質疏松癥

的藥物很關鍵

治療絕經後骨質疏松癥的藥物可以分為西藥與中藥。西藥方面,包括:抑制骨吸收的雙膦酸鹽類藥物、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等。

而中藥在臨床上通常將絕經後骨質疏松癥辨證分型分為3類,即肝腎陰虛、脾腎陽虛及腎虛血瘀。中藥的優勢在於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辨證論治的理論指導與廣闊的開發前景,且不良反應少,這些優勢也為中醫藥在治療絕經後骨質疏松方向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王教授以我國第一個獲批的骨質疏松中藥新藥骨疏康為例,向我們講解到,骨疏康成分包括淫羊藿、熟地黃、骨碎補、黃芪、丹參等,具有補腎壯骨、益氣養血的功效。對於治療由骨質疏松引起的腰背疼痛、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步履艱難、神疲、目眩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骨疏康治療骨質疏松癥安全有效

骨疏康的臨床試驗由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國傢藥品臨床研究基地負責組織實施,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等國傢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參加,於2003年7月~2004年9月完成210例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其中骨疏康膠囊試驗組105例,骨疏康顆粒對照組105例。經臨床觀察,骨疏康膠囊總有效率達86.667%,患者的骨密度和腰背疼痛、腰膝酸軟、下肢酸痛等癥狀明顯改善,說明骨疏康膠囊具有良好療效。

骨疏康1995年上市,後為了滿足患者服用方便的需求,將顆粒產品進行了二次開發,改進了提取工藝,提高了質量標準,將顆粒劑改為膠囊,動物實驗結果表明二者藥效基本等同。骨疏康膠囊為中藥新藥第9類,屬“改變國內已上市銷售藥品劑型的制劑”,目前已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00多傢醫院廣泛應用,得到了廣大臨床醫生和骨質疏松癥患者的普遍接受和認可。

王教授也介紹道,大量試驗表明,骨疏康膠囊在目前的口服劑量療程范圍內,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確切,無明顯毒副作用,是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癥安全、有效的藥物。而骨疏康膠囊與原劑型骨疏康顆粒除了劑型不同之外,療效基本相同。

無論中藥還是西藥,都各有千秋

對於有哪些藥物可以更好地治療絕經後骨質疏松癥,王教授表示,中成藥和西藥沒有研究證明哪個更好,它們各有特點,在骨質疏松癥的不同階段、不同證型都各有千秋。

絕經後骨質疏松癥的中藥治療機制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中藥作為一種復雜成分載體,對於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是多方向、多靶點的。大量基礎研究表明中藥可以促進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恢復骨結構平衡,臨床療效良好。

王和鳴 教授

福建省骨傷研究所

  • 福建省骨傷研究所所長
  • 福建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 國傢人事部有突出貢獻專傢,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福建省優秀專傢、名中醫
  •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骨傷名師”
  • 全國老中醫專傢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
  • 全國名老中醫專傢傳承工作室、“南少林骨傷流派傳承工作室”項目負責人
  • 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第三屆骨傷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
  • 海峽南少林手法醫學協會創會名譽會長
  •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創會名譽主任委員
  • 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顧問等職

本文轉自全科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