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腹中暗藏巨大“鴨梨”結石 醫生巧用手法微創取石除風險

2024年2月5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林牧 潘雨茜 葉欣)許多患者在查出膽囊結石後因為石頭小就不怎麼在意,殊不知日積月累小石頭很容易慢慢“攢”成大石頭,危及健康。近日,武漢的尚婆婆(化姓)在檢查時竟被發現膽囊中藏著一顆比鴨梨還大的“巨型結石”,已經將膽囊撐到了正常大小的3倍大,險些導致膽囊穿孔引起腹膜炎和嚴重的腹腔感染,在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的救治下,成功幫尚婆婆消除了潛藏多年的“頑石”。

傢住武漢的尚婆婆今年82歲,由於近一個月一直感到胸悶且癥狀越來越嚴重,尚婆婆便在傢人的陪伴下於1月22日中午來到武漢市普仁醫院就診,在腹部核磁共振的檢查過程中,醫生發現尚婆婆的膽囊已經腫到正常膽囊的3倍大了(臨床上稱為‘氣球樣膽囊’),而且膽囊內還有一顆比鴨梨還大的“巨型結石”!

核磁共振的檢查中發現的巨大膽結石 通訊員供圖

“我母親在十多年前就發現有膽囊結石,但當時結石不大,且沒有癥狀,又剛做完腸道手術,再加上她一直都有高血壓、心臟病和腦梗死等基礎病,所以我們就一直沒有管她的膽結石。”尚婆婆的兒子陳先生解釋道。

醫生立即針對尚婆婆的情況組織會診,為求進一步治療,尚婆婆在傢人的陪伴下於1月26日轉入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

“尚婆婆的結石足足有8厘米,這麼大的結石處理起來是比較困難的,且長時間摩擦刺激膽囊壁會導致慢性炎癥,甚至癌變發生,所以婆婆偶爾會感覺自己右上腹有墜脹感。”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主治醫師殷佩解釋道,“膽囊結石是膽囊癌的重要致病因素,而膽囊結石超過2厘米,患膽結石超過10年都會使惡變幾率大大增加。”

針對尚婆婆的情況,膽石病醫院醫護團隊第一時間展開了專業專科分析並擬定出個性化方案,考慮到婆婆的基礎疾病較多,在與婆婆及其傢屬充分溝通後,醫生們決定為其采用微創的手術方案,通過2厘米的微創通道取出這顆“巨大”結石。

1月26日下午,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常務副院長江帆為尚婆婆進行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正在為尚婆婆做手術的江帆教授 通訊員供圖

術中可見尚婆婆的膽囊已經腫大至15×8×7厘米(正常大小為8×3×4厘米),為順利讓8厘米的結石從2厘米的創口取出且避免腹腔感染,醫生通過精細的操作將剝離的膽囊放入特制的取物袋中,再耐心地將結石夾碎後取出,取出後的結石將醫用彎盤填了滿滿一盤。

裝滿結石的醫用彎盤 通訊員供圖

術後尚婆婆恢復良好,第二天便在傢屬的陪伴下在病區四處活動了。

“我們本想著年後再處理膽結石,但沒想到結石已經長得這麼大了,還好醫生們盡職盡責且技術過硬,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了,讓我媽媽能健康地過年。”陳先生高興道。

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常務副院長江帆表示,沒有癥狀的膽結石發展更為隱秘,所以容易被忽視,而超過十年的膽結石極其容易癌變。據研究表明,膽囊癌5年存活率不超過5%,一旦惡變,會迅速轉移到肝臟等器官,90%的患者由於腫瘤侵犯周圍臟器無法進行根治手術,隻能采取姑息治療,平均生存期僅半年左右,預後非常差。江帆教授提醒大傢,一旦發現自己患有膽結石,一定要定期體檢、盡早治療,切莫忽視膽囊結石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