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控糖飲食需註意,不甜不等於無糖

2024年2月5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對醫生要求控制和減少糖的攝入量,多數糖尿病人都很理解;但對控制米面等主食的攝入量,不少患者感到迷惑,米面等主食一點也不甜,為什麼也要控制呢?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其實,這是人們對糖與甜的一個誤解。糖確實給人一種甜的感覺,而不甜並不等於無糖。就像我們每天所吃的米飯、面食等,雖然沒有甜味,但它們的主要營養成分是淀粉,淀粉在胃腸道裡經過消化液中的淀粉酶水解,便變成了葡萄糖。如一日三餐米面等主食不加控制,餐後被分解生成大量葡萄糖,且容易被快速吸收進入血液,就會導致患者體內血糖在短時間內升高而致病情不穩定或加重。

除了米面等主食外,大傢在生活中所喝的酒和飲料等也是糖的主要來源。以脂肪、蛋白質為主的葷菜進入體內,同樣會不同程度地轉變成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時對這些也要加以適當控制,不能為了滿足一時“口福”而隨意亂吃。

研究表明,在食物的“甜度”和導致血糖過快升高之間並沒有絕對關系。例如,作為甜度比較高的砂糖橘,由於其果肉內含有豐富的果膠、纖維素等成分,反而會使水果中的糖分吸收被延遲,並不會造成血糖水平的過快升高。另外,調查還發現,有些糖尿病人雖然吃了一定量的糖或甜食,但是主食等飲食量控制得比較好,或者通過適當運動消耗了較多的糖分,所以血糖並沒有急劇升高。

目前,糖尿病人維持病情穩定主要通過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及適當運動等手段。在飲食方面,患者應有這樣的充分意識:“無甜味”不等於“放心吃”;相反,“有甜味”也不等於“不能吃”。同時也要認識到,合理控制糖分的攝入量並非完全不需要糖,更沒有必要談“糖”色變。尤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發生低血糖時,糖就成了患者的“救命丸”。

總而言之,在飲食量控制較好,尤其平時自學懂得一些營養學知識,能合理搭配食物(如能得到專業醫生的指導則更好),在血糖水平穩定和每日飲食總熱量控制的情況下,適度吃點甜食或新鮮水果是可以的。不僅能讓生活變得“甜”起來,而且還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能力。

文/副主任醫師 陳日益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註公眾號《傢庭醫學》,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