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之道

2024年2月5日 25点热度 0人点赞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發生產更多適合中國人生命基因傳承和身體素質特點的‘中國藥’,特別是要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具有貼近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簡便廉驗的特點和優勢,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蘊含獨特的生活智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主動求諸生活實踐,持續推動中醫生活化,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中醫理念、知識和技術,是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一條有效路徑。

生活化是中醫藥傳承至今、發揚光大的重要原因

世界上每個成熟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醫學。中醫作為有著數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原創醫學,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認識生命、維護健康、防治疾病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活實踐基礎上,通過不斷總結與疾病鬥爭的經驗發展起來的一門科學,其獨特的醫學理論、治療理念和技術體系,在世界醫學寶庫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時,在傳承發展中,中醫藥文化已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很多日用而不知的觀念、常識均源自中醫藥。可以說,中醫藥是一門貼近日常、高度生活化的科學,是最適合融入生活、也最能夠融入生活的醫學。在一定意義上,中醫生活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具體傳承和具身體驗;融入生活,融入尋常百姓傢,是中醫藥得以不斷傳承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醫藥理論源於生產生活實踐。中醫藥理論體系形成於戰國到兩漢時期,《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標志著其理論體系的形成。這些理論均來源於人們長期對日常生活生命現象和自然現象的觀察和總結。比如,人們發現,對一些身體不適的癥候,能夠通過砭石針灸、推拿穴位、服中草藥等緩解,於是形成了針灸、推拿、煎服草藥等醫療經驗和理念。通過對大量生活經驗的總結,借助取象比類、以外揣內等方法,以中國古代哲學為主要思維方式,進一步總結規律升華形成了氣一元論、陰陽五行、精氣神學說等中醫藥基礎理論,並一直延續至今指導和影響著中國人的醫療實踐和思維方式。

中醫診療方法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中醫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重視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認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人的健康與其自身情況、所處環境等密切相關。在診斷分析疾病成因時要綜合考慮患者的體質、年齡、性別及患病時間、所處地域等差異,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結合每個人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所處環境等分析總結。在具體操作上,中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即望氣色形態、聞體味口氣、問患者感受、切脈象變化,這種診斷方式更適宜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實現生活化是中醫藥接續發展、惠澤當代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我國制定施行中醫藥法,召開全國中醫藥大會,出臺《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為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加快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必須將其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符合中醫藥自身的傳承發展規律,是中醫藥發展的必然選擇。

中醫生活化有利於培養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這是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需要的直接回應。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們已經不滿足於生病後可以得到及時有效治療,而更加註重未病先防,更加追求預防疾病、健康生活、養生長壽等目標。中醫緊密融合日常生活的特點、獨特的養生之道治未病的預防理念,以及科學、文化的雙重屬性,契合這一需求的變化。這就要求更多優秀中醫藥人才深入百姓生活普及中醫藥知識、智慧和健康理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中醫生活化有利於健全完善醫療衛生體系。近年來,國傢大力推進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系,形成了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在此過程中,中醫藥在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建設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度參與了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補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短板等實踐。在相關實踐中,中醫因其自身獨有的註重整體、辨證施治的看病方式,探索出一條以中醫全科醫生為主體,配合遠程資料資源輔助的鄉村醫療水平提升新途徑,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基層醫生不足的問題,極大地推動了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完善。

中醫生活化有利於更好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國數千年歷史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瘟疫,大部分是通過中醫藥來治療和應對的。中醫藥在防治瘟疫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歷史上常用的許多防瘟避疫方法至今仍然有效,並被應用於非典、新冠等疫情防控實踐。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國傢高度重視發揮中醫藥作用,將其應用於預防、治療、康復全過程,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等措施,較好達到了疾病治療和防止疫情發展的雙重效果。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深深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充分發揮中醫藥貼近生活、簡便廉驗等優勢,深入推進中醫生活化,讓更多人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應用中醫藥,有助於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

來源:光明日報

聲明:內容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