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腸息肉,哪種息肉更容易癌變?

2024年2月5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腸息肉根據病理可分為多種。最近有不少人表示看不懂腸息肉病理報告?迫切想知道息肉癌變概率有多大?故整理下以前有關腸息肉的筆記,跟大傢一起分享(內容可能稍微偏專業):

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主要有以下幾種:

01 管狀腺瘤

占腺瘤性息肉的80%,是腸腺瘤性息肉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分佈於乙狀結腸、直腸,腸鏡下多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單發或多發,表面光滑或分葉,直徑多<2cm,較大者多數有蒂,小者多無蒂。白光下顏色和周圍黏膜大致相同或呈淡紅色。

管狀腺瘤一般生長緩慢,分化良好,相對較少發生癌變,癌變率約為1%~5%

02 絨毛狀腺瘤

占腺瘤性息肉的5%~10%,瘤組織75%以上由絨毛組成,表面呈絨毛狀、色略蒼白,可有黏液或糜爛,大部分表現為廣基、無蒂,或者亞蒂,直徑多數在2~3cm左右,甚至更大,質軟,觸之易出血。

絨毛狀腺瘤癌變率較高,約為30%~70%

03 管狀-絨毛狀腺瘤

占腺瘤性息肉的10%左右,管狀結構和絨毛狀結構所占比例均超過20%,多有粗蒂,大小不一,表面呈結節狀或絨毛狀,質軟。

管狀-絨毛狀腺瘤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型增生,癌變率介於管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之間,癌變的高低與絨毛含量關系密切。

04 鋸齒狀腺瘤

是一種同時具有增生性息肉形態學特征和腺瘤性息肉組織學特征的息肉,息肉特點表現為鋸齒狀外觀,呈腫瘤樣生長,大小分佈情況類似腺瘤性息肉,無蒂、亞蒂或者有蒂。主要有兩個類型:廣基型(SSL),好發於右半結腸,體積比增生性息肉大,多為5-10mm,色澤偏淡,扁平或無蒂輕微隆起的息肉;傳統腺瘤(TSA):相對較少見,以左半結腸多見,多數>5mm,多有蒂,色澤偏紅,肉眼觀與管狀腺瘤類似。

鋸齒狀息肉具有一定的癌變潛能,約為10%

增生性息肉

多呈無蒂,少數有蒂。多見於老年人,好發於直腸和左半結腸。一般小於5mm,單發或多發,色略蒼白或正常,質軟。

增生性息肉一般不發生癌變,2010年WHO消化系腫瘤分類中指出,遠端結腸中直徑小於5mm的增生性息肉可不切除,但沒有明確把握是增生性息肉的時候,不可掉以輕心,需要隨訪復查。

炎性息肉

是腸粘膜長期慢性炎癥所引起的炎性反應性增生。可分為真正的炎性息肉和炎癥後息肉,前者組織結構為肉芽組織,後者為黏膜炎癥和再生。息肉大小不一,可呈樹枝狀、丘狀、球狀、蠕蟲狀、條索狀,部分可見黏膜橋,炎性息肉充血明顯,表面糜爛或潰瘍,可見分泌物、質脆、觸之易出血;炎癥後息肉表面光滑、顏色同周圍黏膜、質軟。

炎性息肉一般不會癌變,通常在發生腺瘤性變化後可再演變為腸癌。

幼年性息肉

為炎癥性間質和囊狀擴張的腺體組成,本質是錯構瘤,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以乙狀結腸和直腸多見,單發為主,直徑多為1~2cm,表面光滑,亦可呈分葉狀或結節狀,充血可伴有糜爛或潰瘍,無蒂、亞蒂或有蒂。

伴上皮內瘤變

上皮內瘤變是一種癌前病變,是指基底膜以上上皮的一種非浸潤性腫瘤性改變,形態上表現為細胞形態學和細胞排列方式上的異常。在2006年WHO提議胃腸道腫瘤的組織學分類中,用“上皮內瘤變”取代“不典型增生(異型增生)”,共分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兩個級別;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相當於輕度、中度不典型增生;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相當於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原位癌可疑浸潤及黏膜內癌。

(註:輕度不典型增生(異型增生)是指不典型細胞僅局限於上皮層底部,不超過上皮層1/3。中度不典型增生指不典型增生細胞占上皮層的1/3~2/3。重度不典型增生指不典型增生細胞占上皮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