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國企相關數字化轉型10大案例

2024年2月5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沉玲

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增量經濟占GDP的比重將越來越高。改變將發生在各個領域,數字化不是將一切都數據化,其本質是讓整個社會不再受地理空間范圍的限制,讓資源更快速優化配置與再生。責任重大,意義重大,考驗是多方面的。

1.國傢能源集團:智能礦山

國傢能源集團推進煤炭智能化安全高效綠色開發,明確2022年實現所有煤礦智能開采全覆蓋的目標。

已建成一批智能采煤工作面、智能掘進工作面、智能洗煤廠,9傢煤礦入選國傢示范智能化煤礦。具體包括:在上灣煤礦建成世界首套8.8米超大采高智能工作面;在錦界煤礦建成國內首個數字礦山示范礦井;在大柳塔煤礦建成世界首座智能煤礦地面集中控制中心;寶日希勒煤礦實現世界首個極寒工況“5G 無人駕駛”卡車編組重載運行;黑岱溝及哈爾烏素露天煤礦率先在爆破作業中上線北鬥定位和智能佈孔系統,依靠安全保障系統實現自動預警和智能剎車等主動安全駕駛功能。

通過數字化實現無人化、少人化,有效提升礦山安全生產水平。

2.南方電網:“南網在線”APP

強化數字賦能,提升服務水平。作為數字中國的組成部分,數字電網依托數字技術推動服務創新後,用電客戶也享受到了更可靠、便捷、智慧的新型供電服務。

一鍵報裝用電、查看搶修復電進展、獲取用電分析報告、查找就近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南網在線”APP已經成為客戶的“用電百事通”。截至2021年6月底線上用戶已達6215萬人,互聯網業務辦理比例達到99%。

全力打造“全渠道、全業務、強能力、重運營”的“南網在線”,推動業務向“互聯網 移動終端作業”模式轉變,基本實現業務全流程、全鏈路實時數字化。“南網在線”智慧營業廳通過用電用能數據的聚合貫通,創新管制業務和增值服務產品,實現用電“一次也不跑”。

3.中國華能:“華能智鏈”平臺

中國華能依托能源交通產業,由上海電子商務公司建設形成“能購”“能運”“能融”“能雲”的創新型智慧供應鏈集成服務體系,實現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各方供應鏈資源,提升產業集成和協作水平。

針對電力物資供應商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華能智鏈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支撐,打造了電力行業供應鏈服務平臺——“能信”平臺,平臺上有電廠、供應商、華能智鏈和融資方。基於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可拆分的主要特點,核心企業如華能電廠的信用可以向供應鏈末端傳遞。供應鏈上中小企業可憑借區塊鏈的憑證向融資機構獲得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有效實現行業整體降本增效,提升供應鏈整體競爭力,助力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

4.三峽集團:長江生態保護數字化

在長江大保護中,以城鎮污水治理為切入點,針對“污染監管難、環境資源保護難、生態修復難”等問題,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水污染治理,構建“源網站廠河”五級全鏈條監管感知系統,打造“預警-溯源-執法”可視化監管平臺,實現水環境統一監管治理,開啟智慧水務試點。

三峽集團在推進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積極探索將智慧水務技術與長江經濟帶城鎮污水治理深度融合,以期實現對長江經濟帶城鎮污水治理問題的精確溯源、精準診斷、精明施策、精細管理、精益治理。全面推進流域級、城市級、項目級三個層級的水務綜合智慧管控體系建設,探索智慧水務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的建設與應用;力求形成更加精準與精細化的、更加智能與智慧化的長江大保護沿線城市水管傢新模式。

深化技術賦能,推進“人水和諧”。

5.光明乳業:“一滴牛奶的數字化之旅”,全過程追溯和供應鏈協同

光明乳業對全國22座牧場、7.5萬頭奶牛建立了環境全感知管理和育種管理平臺、TMR精準飼喂系統和奶源追溯系統。每頭奶牛都擁有自己的譜系身份證和大數據管理,實現了奶牛從育種、出生到離場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日糧配方精準執行、原奶質量指標的實時采集監控及與工廠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

同時,利用5G、大數據、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了“智慧造”工廠、“及時送”物流和“隨心訂”購物平臺,實現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設備互聯、數據互通、智能協同。

打造一滴牛奶的數字化之旅,實現了“從田地到餐桌”的全過程追溯和供應鏈協同。

6.華西集團:聚焦“建築 數字”產業化,持續深耕“三朵雲”生態圈

華西集團把握數字經濟變革的新時代機遇,在數字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了豐富經驗與成果。

“華西善建雲”建設持續發力,通過聚焦集團施工板塊業務,打破“數據孤島”,使集團、公司、項目三方在線協同,利用數據互聯互通、平臺融合,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精細化和可視化管理。“天府陽光雲”上線高效推廣,開啟陽光采購、數字采購的新征程,2月18日,四川省國資委出臺《四川省省屬企業實施陽光采購管理辦法》,明確“天府陽光采購服務平臺”為指定服務平臺。“四川建築雲”建設進程加快,智慧供應鏈完成上線部署,智慧工地、智能生產模塊完成初步部署。

以數字化采購為始,以供應鏈打造為本,以數字生態建設為方向。

7.寧波舟山港集團:智慧化碼頭建設

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創新應用智慧化碼頭前沿技術,持續加大自動化軟硬件建設投入,穩步推進梅山智慧集裝箱碼頭示范項目、鼠浪湖智慧散貨碼頭示范項目、甬舟智慧集裝箱碼頭建設項目等“2 1”智慧化碼頭示范建設。

甬舟公司圍繞“實現單個泊位自動化作業”的階段目標,不斷加大新設備應用推廣、傳統設備改造更新力度,目前,已擁有3臺遠控橋吊、12臺自動化軌道吊以及13臺智能集卡。梅東公司持續推進智能集卡混線運營及“無人化”測試,更新升級自動駕駛作業系統,助力實船混編作業,支撐一個泊位“4 N”路自動化運營,並持續進行封閉區域內無安全員模式的智能集卡全作業流程實測,已初步具備作業能力。鼠浪湖公司深化數字賦能實踐,以“ECS全流程設備智能化升級”“i-TOS生產管控系統開發”“主、副智控中心建設”3條主線項目為核心,推進安全、綠色、環保數字碼頭建設。

科技解放生產力,助力全流程智慧化作業。

8.廣投集團:廣西糖業大數據雲平臺

糖業雲通過采集分析公安、高院、稅務、氣象、財政等政府部門,以及廣西訂單、地塊和良補等約400萬條涉糖數據,助力政府及各級糖業主管部門真實充分地掌握種植戶、地塊、訂單、砍收運、加工生產、銷售情況等全程產業信息,輔助政府進行業務協同及決策。

在北海、崇左開展訂單履約能力提升試點,平臺通過結合訂單數據,運用衛星遙感、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誤差小於50公分的地塊數據精準勾勒,形成了糖業“數據一張圖、監管一張網”,方便糖業主管部門精準掌握廣西糖業的發展情況。通過人工智能建模分析解決蔗農與糖企的訂單合同,解決了“一地多簽、一戶多簽”等疑難問題,推動試點地市訂單履約率同比提升約7%。

糖業APP實現“耕、種、管、收、運”全流程管理,助力涉糖企業、蔗農等供銷相關方實現足不出戶即可在線對接業務。

9.申能集團:智慧稅務平臺

申能集團智慧稅務平臺建設項目通過建立融合稅務分析預警、稅務風險防控、稅務統籌規劃於一體的智慧稅務平臺,以支撐企業實現涉稅數據自動采集、稅務分析全面統籌、風險監控內外互聯、涉稅事項智能籌劃等目標。

申能集團智慧稅務平臺將匯聚企業各類型涉稅數據,按不同維度統計、展示企業稅費發生情況,對數據逐層細化、深入分析和進行預測。在稅務風險防控層面,圍繞稅務監管重點、貼合稅務監管邏輯,搭建稅務風控指標模型,設置風險預警閾值,通過自動化、智能化風險監測及分析,有針對性地開展企業稅務健康度檢查;在稅務規劃方面,結合企業業務性質及行業屬性,及時提示企業開展專項申報、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合理進行稅務統籌規劃。

智慧稅務平臺借助數字技術手段,在發票管理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內外部涉稅數據匯聚聯通,以大數據為基礎,提升企業稅務管理信息化水平,是應對稅收征管深化改革、適應“以數治稅”監管模式的積極探索,也是提升數據分析與利用的價值貢獻度、助力企業合規穩健運營的初步嘗試。

10.古厝集團:數字古厝

福州古厝集團下屬福州名城公司運用先進的遠程視頻監控測量技術,實現數字化、自動化實時監測,為後期修繕還原古厝現場實景提供可視化、量化依據。

利用國內首創含智能測繪功能的AI測量攝像機,對古厝實施遠程實時非接觸式的可視化、數據化、自動化監測,記錄每個監測部位的沉降、位移、形變等數據,存儲在古建築遠程AI檢測預警平臺,形成古厝數字保護“基因庫”,大大減少了人力物力投入。

數字技術賦能,探索文化保護新路徑。

結語

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將是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通過數字化轉型,生產效率將會極大提升,全行業將會發生結構性的改變。虛擬與現實的邊界亦或將消失,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將開始交融,朝著國傢政策脫虛向實的方向前進。

(文/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