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牡丹暖心田

2024年2月6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我有牡丹暖心田

文/於華英

搬新傢後,客廳正東依舊是窗戶,但正南多了一面墻,很適合放一幅畫,想起多年前萍姨送我一幅“花開富貴”的牡丹十字繡,那時萍姨已六十多歲了,她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銹了接近一年,是210CMX90CM的規格,一直沒有一面大墻來襯它。待新傢一切都就緒,“花開富貴”也掛上了南墻,好像是專門為這面墻訂制的一樣,尺寸恰到好處,客廳蓬蓽生輝。

萍姨不是親姨,是婆婆剛工作時的同事,兩人從大姑娘時相交,一直到白發蒼蒼。愛人讀高中時,因身子弱不住校,曾在萍姨傢住了將近兩年,全由萍姨照顧他的衣食起居。初識萍姨時我正與愛人談戀愛。公婆當時很並不滿意兒子選了不起眼的我,親朋好友也都知道公婆的意思,忙不迭的給介紹兒媳婦,愛人的犟脾氣上來了,父母拗不過,便同意領我回傢見見親戚長輩。那天,愛人早早來到女生宿舍,幫我吹了個時下很流行的上翹劉海,惹得舍友直嚷嚷變醜了,並打趣說醜媳婦要見公婆了。見到婆婆時,婆婆臉上毫無和悅之色,四個姑婆婆也在小聲嘀咕,我手足無措,如坐針氈,就這樣慌裡慌張地被一傢子人評頭論足。

公爹下班回來時,他的司機緊隨其後,手裡拿著一些禮物。我起身喊了一聲:“叔叔好。”公爹沒有停下腳步,隻說了句:“來了,坐吧。”我尷尬地立在一邊,周圍人都在說話,但沒人和我搭話。忽然想起我媽說的話:“我們兩傢門不當戶不對的,還是算了吧。”我心裡打起了退堂鼓,對未來的憧憬一下子跌到了地上。這時,萍姨走向我,拉起我的手,柔聲說:“當自己傢裡吧,不用拘束,我是看著小薑長大的,錯不了。”接著又說:“以後會了解的,你婆婆是個好心緒的人。”(我曾寫過一篇《三好婆婆》來記錄婚後婆婆的好。)然後,她便與我拉起了傢常,問我父母,問我兄弟姊妹。

當得知我兩個弟弟還在讀大學時,她直誇贊都是有出息的孩子,說我父母不容易。和萍姨說著話,我的局促不安慢慢消失了。吃飯時,萍姨挨著我坐,不時給我夾菜,唯恐我吃不飽。初見長輩,萍姨給我的親近淡化了我的緊張感,讓我沒齒難忘。

結婚前,婆婆帶我去買了金項鏈和金耳環,那天萍姨來傢裡幫忙籌備婚禮,婆婆拉她進臥室看首飾。房門沒關,隻聽婆婆說:“花了三千啊,她看好一對比這個圈還大的耳環,我沒給買。”的確,我看好的那對耳環圈兒大,婆婆說我小臉戴大耳環不好看,便沒買。萍姨說:“一輩子就一次,打點她個滿意多好。”接著問:“怎麼就買了兩金?”婆婆說:“臺灣大哥回來認親時捎了一對寶石金戒指,給她一個。”萍姨又問:“沒有金手鏈?”婆婆說:“沒有。”萍姨說:“現在流行金手鏈,你就趕個時髦給她買個吧。”婆婆堅決地說:“不買,有三金已經不錯了。”並隨手關上了臥室的門。

一周後,萍姨讓我和愛人去她傢裡一趟。進門後,萍姨拿出三千元錢和一個金手鏈,說是送我們的結婚賀禮,當時我月工資不到五百元,說什麼也不收這麼貴重的禮物。萍姨說:“小薑就像我的孩子一樣,他結婚我高興,趕緊收下。”那手鏈是一朵朵牡丹花串起來的,戴在我白皙的手腕上,金燦燦的,很是好看。後來,每當我看著手腕上的牡丹花時,總覺得心裡暖融融的。

婚後,我們租了房子,婆婆找人給做了床,買了竹條的沙發,我父母給配送了六鋪六蓋,用萍姨給的錢添置了鍋碗瓢盆,便開始了我們簡單的小日子。戴著沉甸甸的手鏈,總擔心會弄丟了,便隻在重要節日才拿出來戴。曾有過賣掉手鏈換個電視或洗衣機的念頭,總是在拿起時心裡暖暖的而不舍得。後來小姑子給買了個洗衣機,便徹底打消了我賣掉金手鏈的念頭。這個手鏈一直伴隨著我,見證著逐漸向好的生活。萍姨成了我嫁在這座城市裡很親的人,對我愛護有加,一直延續至今。沒有血緣關系,卻勝似血親。

十字銹掛起來後,清一色的白墻頓時豐富起來,下班回傢我總是習慣性地看一眼。說起觀賞牡丹,我心裡還是存有些許遺憾的。很多年前的一個四月末,我開會路過菏澤,正在困頓無神時,無意瞥見車窗外掠過一片花的海洋,我驚呼:“快看,是牡丹呀。”同車的人都扭向窗外,“是牡丹嗎?”,“花朵竟然這麼大啊。”司機可能聽出我們沒見過牡丹,放慢了車速,我便與牡丹有了匆匆的一面之緣。隻見牡丹的老幹有兩三米高,一樹樹枝頭上頂著一朵朵碩大的牡丹,既颯爽又嬌艷,這就是“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牡丹啊。我的腦海中閃過花木蘭、穆桂英等女中豪傑的形象。意猶未盡時,牡丹已遠離了我的視線。

靜下心來細看萍姨送的這幅牡丹,主要銹的是牡丹枝條上的花與葉,盡顯柔美,沒有主枝幹,便沒有英姿颯爽的感覺,但可以消解我近距離觀賞牡丹的遺憾。仿佛看見萍姨戴著老花鏡在傢裡穿針引線,動作嫻熟,時而針腳繁,忽而針腳寬。每一針都那麼平整,每一線都那麼勻稱,穿越了時空,留下了美好。千針萬線繡著密密麻麻的十字,層層疊疊的十字勾畫出逼真的牡丹花和葉子。隻見八朵牡丹花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紅黃粉紫生動,花瓣層次分明,花蕊栩栩如生,花苞含苞待放,葉子的綠色更是遠近不同,深淺不一。

手工針線與色彩搭配相得益彰,它就這樣活靈活現地出現在我傢,如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讓一方美好靜置在墻上。正所謂“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萍姨銹的每一針每一線都傾註著她的愛,把對我們的美好期望通過針線濃縮在花瓣中,渲染在枝頭上。每當我駐足凝望它時,總覺得心裡暖融融的。

牡丹掛上墻後,一年四季都在盛開著,這象征著榮華富貴的牡丹,想開多久就開多久,永不凋謝,伴隨著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最近兩年的春節,我傢的茶幾上又多了盛開的牡丹,是從菏澤千裡迢迢運送過來的,與墻上的牡丹遙相呼應,吸引著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駐足觀賞,贊嘆不已。

三年前,愛人因行業交流與輪崗制度,離開了煙臺,接替他來煙臺任職的是菏澤的許總。歡迎晚宴上,大傢說著煙臺,談起菏澤,我忽然想起很多年前與菏澤牡丹的匆匆之緣。敬酒時,便說起了自己與牡丹插肩而過的往事,說起了沒能親近牡丹一睹芳顏的遺憾。許總愛人很熱情地邀請我們去菏澤觀賞牡丹,她當導遊。

一晃就快到春節了,小年後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傢,卻見茶幾上多了兩個大包裹。我好奇地打開,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兩個紅紅的大花盆,種著兩株木本的花,老幹大約70CM高,定睛一看,每一個枝幹的枝頂處都有一個綠色的花苞,像小荷才露的尖尖角,當然不是尖尖的角,而是圓圓的苞。我用手摸一摸花苞,硬硬的很是結實。有一個花苞頭露出了一點點的紅,像點絳唇。這些花苞與綠葉混為一體,這葉子太熟悉不過了,和墻上十字繡的葉子一模一樣,毫無疑問它是牡丹了,又不可置疑地肯定它不會是牡丹,因為牡丹不會在春節時長花苞。打開手機問一下識花君,果然是牡丹無疑。於是問愛人:“傢裡怎麼多了兩盆牡丹啊?”“是許總送的,從千裡之外運過來的。”愛人回答。

我腦海中閃過許總溫和的臉龐,匆匆給許總的愛人發了信息表示感謝,就迫不及待地打量起牡丹。有點不相信這國色天香的牡丹,竟然來了我傢。它哪天能開花呢?我可以足不出戶賞牡丹啦,且是在牡丹畫下賞牡丹。我決定留下它每一天的變化。於是拿著手機不停地拍照,拍完照片拍視頻。每天回傢第一件事就是先與牡丹待一會,悅目怡情,賞花拍照,望眼欲穿等待它的盛開。

花苞一天天在膨大,撐開的縫隙露出了紅色。第四天就有一個花苞舒展開了身體,它像一個睡飽了的仙女,伸伸懶腰,鮮艷的花裙子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是玫紅色的花瓣,一瓣挨著一瓣,層層疊疊簇擁著,如二八佳人有點害羞又有些急不可待。一個午休時間,再看這朵牡丹已悄悄地綻放了自己,花瓣完全伸展開來,厚厚的如珊瑚形狀,碩大的花朵比我的拳頭還大,中間露著金黃的花蕊,點綴的很好看,此時的它已經適應了環境,抬頭挺胸,不再害羞,在綠葉的襯托下,千嬌百媚地傲立在枝頂上,顯得貴氣而華麗。再看另一盆,花開無聲,不知什麼時間也綻放了一朵,是粉紅色的,不像梅花那樣紅,也不像梨花那樣白,而是白裡透著粉,粉裡染著紅,亭亭玉立,清秀高雅中帶著靈氣。

如果說紅牡丹是一位雍容華貴的貴婦人,那粉牡丹便是一位豆蔻年華的美少女,各有千秋,盡顯不一樣的氣質。這一刻,理解了為何詩人寫花總是繞不開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桃李花開人不窺,花時須是牡丹時”、“人間第一嬌嫵,深紫輕黃”……這都是詩人對牡丹最好的贊賞。我把臉龐輕靠花瓣,深吸一口氣,它的花香便融入我身心,花瓣拂過我的臉頰,鼻子上沾了花蕊,我整個人便沾了牡丹的嫵媚與富貴。

好像是接到了盛開的指令一樣,牡丹一朵接一朵競相開放,愛人和兒子回傢也像我一樣,先去賞花,數一數開了幾朵,生活為此添了很多情趣。轉眼到了大年初一,清晨來到客廳,它著實把我驚著了,隻見一朵朵碩大的牡丹半掩著綠葉,很應景地開滿了花盆,紅色的盛開了十朵,粉色的也盛開了十朵。來拜年的親朋好友,會不約而同站在花前,細看花朵,輕嗅花香,數著花朵,說是十全十美,寓意很好。過年的吉祥話聽了很多,大多像走形式完流程一般,隻有看著這不期而遇盛開的“十全十美”,著實讓我打心裡喜歡。

因為有了這兩盆盛開的牡丹花,我約朋友來傢裡的理由更理直氣壯了:“來賞花吧,我傢牡丹甲天下。”於是,三五好友,賞花喝茶聊天,不亦樂乎。朋友用手指輕彈牡丹,花兒搖曳顫動著,送來一陣陣花香,像對我們輕笑低語,更像是向我們展示它的傾國傾城,總領群芳是牡丹。大傢說牡丹是富貴美好的象征,新年裡見了牡丹真身,就沾了牡丹福氣,來年會有更多的幸福。好像整個春節期間,還沒有什麼東西能像牡丹一樣如此打動我們的心。

催花的牡丹花期不長,大約有半個月,最先盛開的那朵玫紅色牡丹凋謝了。當時我正靜靜地看著墻上的牡丹,就聽身後“吧嗒”一聲,在寂靜的夜裡那麼清晰。我回頭一看,一朵牡丹花躺在白色的玉石茶幾上,枯萎的花瓣散開著,金黃的花蕊濺出了花粉,像極了一個慵懶的少婦。兩盆花持續開花二十多天,直到最後一朵凋謝,我再怎麼不舍,它還是義無反顧地謝了,完成了它的開花使命,隻留下帶著葉子的枝幹,無精打采。而墻上的牡丹花,依舊鮮艷如初。

牡丹花全部謝了後,我繼續按時給它澆水,直到陽春三月時,它的葉子還沒落,雖然有些枯萎。我把它從花盆裡移出來,種在公爹樓前的小菜園裡,但它們一直半死不活的。我知道為了春節的一次盛開,它已使盡了渾身解數,燃燒了自己所有的熱情。想到這,我有點淚目。

第二年春節前,許總又送來兩盆含苞的牡丹,將我們的小傢點綴得春意盎然,我們又沾到了牡丹的福氣與富貴。牡丹是菏澤市一張靚麗的名片,這幾年,菏澤的育花技術越來越成熟,通過人為幹預,能打破牡丹的常規開花節點。如今它的美麗不僅盛開在春季,通過技術攻關,花隨人意應時開,春節便成了刻意的開花時節,它的綻放為佳節團圓增添了情趣與美好,牡丹飛入尋常百姓傢,據說供不應求。因為有牡丹,春節期間,我的親朋好友來往比較頻,大傢坐在牡丹畫下一起聊著牡丹花,不知不覺就聊到了花以外的世間溫暖。我輕轉著腕上的手鏈,如一抹暖陽照在身上。

今年三月時節,公爹忽然打電話說:菜園裡有一棵牡丹生根發芽,長出新葉了。

我釋然,牡丹沒死。

作者簡介:

  於華英山東海陽人,現工作於萊陽市。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喜歡讀書寫文字,喜歡山水隨手拍。作品散見於《人民日報》數字版《齊魯晚報》《煙臺日報》及行業報刊雜志和各網絡平臺等,作品入選《膠東散文年選》(2020)(2021)(2022)《膠東作傢親情散文選》《黃海散文雙年選》《黃海散文百傢作品選》》《清泉錄—齊魯晚報壹點號優秀作品選集》和《流淌的歲月》。作品入選《膠東散文十二傢·於華英卷》。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