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明是中國的領土,為什麼他們回歸多年,卻還在使用港幣?

2024年2月6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香港結束了自己被殖民的生活,重新回歸到了祖國的懷抱,到現在已經有了二十七年。

但是,有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香港地區回來這麼長時間,在交易的時候,使用的貨幣與我們內陸並不相同,因為他們有一套專門的交易貨幣,也就是港幣。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前往香港地區的時候,需要將我們手中的人民幣換成港幣,才能使用,這樣看來,是有些麻煩的。

這時候可能就會有朋友好奇了,香港為何不跟隨內陸,一起使用人民幣呢?難道有什麼“難言之隱”嗎?

隻能算得上是“代金券”

前幾年,美元算的上是國際社會上的通用貨幣,因為在老美的霸權主義下,美元的地位比其他國傢的貨幣要高出很多。

所以各國在交易的時候,都會選擇使用,美元來進行交易,很多跨國企業或者是跨國機構,也會選擇使用美元進行交易,不過,有意思的是,美元在各國之間的匯率是有所不同的。

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會因為匯率出現變化,賺的錢更多或者是相對較少,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說,並不算特別穩定。

這也是為何企業們會去尋找跟美元有聯系,而且在匯率上面,沒有像美元那樣的波動,這樣即便是虧損也沒有特別大。

在這個時候,港幣的作用就顯現了出來,因為在1935年,香港對於本土貨幣進行了一場大改革,算是港幣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

至此,港幣與英鎊之間的關系就比較“親密”,畢竟在當時的年代裡面,香港還算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對於香港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美國崛起英國衰敗,英鎊的匯率也就越來越低,不少的企業都因此面臨破產的風險,這個時候再不改變,對於香港的經濟就會帶來巨大的損失。

於是當時香港當局就決定“拋棄”英鎊,選擇與美元產生聯系,到了1979年的經濟危機時,港當局規定1美元可以兌換7.8港幣,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次經濟危機給港幣揚了名。

但是同樣的,港幣也成為了商人口中的美元代金券,畢竟與美元的關系比較親密,而港當局這個決定,也是動了小心思的。

那麼,香港是為了什麼呢?

香港的小算盤

前面我們也提到了,英國的實力衰退後,英鎊貶值嚴重,所以選擇與美元產生聯系,在最開始產生聯系的時候,1美元可以兌換的港幣大約在5.65左右。

後來又變成了5.08,到了經濟危機的時候,定下了7.8的匯率,而且已經維持到了現在,而這件事也確實讓大傢感到困惑。

我們的人民幣在與美元的匯率在7.18左右,明明人民幣更值錢一些才對,為何不讓香港的貨幣進行改變呢?

這還要從一國兩制這個政策上面來分析,按照鄧小平同志的意思來看,在港澳臺回歸祖國的前提下,繼續延續他們本身的制度。

所以香港是具備發行貨幣的權利的,也正因如此,香港在回歸以後,在交易上面,使用的還是港幣。

另外就是,香港使用貨幣這件事,也與他們自身的想法,港幣與我們正在使用的人民幣是不一樣的,因為港幣是由發鈔行代發的,所以港幣上面的花紋有很多樣子。

與人民幣固定的圖案是不一樣的,而就是這樣的行徑,讓我們必須要感嘆一下,當時的港當局是多麼的聰明。

他們把發行貨幣的權利給了三傢公司,然後利用著三傢公司,跟美元產生聯系,這樣的話,美元在升值的情況下,港幣自然就上漲了,這也是為何雙方之間的匯率長久不變的原因。

當然,這三傢公司,也會向當地政府繳納一部分美元,政府再利用這些美元發展經濟,這樣香港自然就不會選擇使用人民幣了。

一直在說港幣,可能會有朋友好奇,港幣的發傢歷史是什麼?

港幣的由來

說起這件事,時間線就需要拉到清末時期了,那個時間,算是我們國傢的黑暗時期,列強對我們國傢做了十惡不赦的暴行,奈何清政府懦弱,不敢反抗。

隻能簽訂一系列的霸王條約,甚至還欠了上億兩白銀,對我們國傢的各個領域都造成了嚴重的損壞。

而香港就是在1842年的時候,被英國占領,成為了他們的殖民地,好在我們國傢拼盡全力去反抗,加上毛主席的帶領,最後將香港給收了回來。

不過,即便是收了回來,也無法改變香港在英國人的統治下,過了一百多年,在這持續了超過一個世紀的統治裡面,英國改變了香港的主權性質。

甚至還將貨幣也給改了,也就是在當地流通的貨幣,都要使用英鎊來記錄,相當於港幣跟英鎊產生了聯系。

但是,香港畢竟是我們國傢的領土,要說完全不與國內聯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國傢當時還是清政府統治,使用的貨幣還是銀元。

再加上因為香港的開放,讓全球各國的商人來進行通商,所以貨幣的種類就更加復雜了,出於方便管理,香港政府就使用了銀圓作為單位,這就是香港地區最早的貨幣單位。

一直到1863年的時候,香港第一次發行官鑄幣,並在三年後,成立了一傢鑄幣廠,方便當地貨幣的流通。

但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這傢鑄幣廠倒閉了,這才將銀元推行出來作為法定貨幣,在上個上級三十年代中旬,又進行了貨幣改革,這件事我們在前文中已經提到了。

至此,港幣便成為了當地的貨幣單位,當然,在這個時候,並不是說銀元就徹底消失了,一直到頒佈貨幣改革後的第二年,才正式停止了銀元的流通。

緊接著就是與英鎊產生聯系,與美元產生聯系,不過,既然香港作為我們國傢的領土,人民幣又是我們的通用貨幣,所以若是強制性的推行,也是可以的。

但出於一國兩制政策的承諾,以及出於各方面的原因,內陸是絕對不會強迫香港使用人民幣的。

這時候可能會有朋友好奇,香港如果在交易的時候,被強制使用人民幣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強行將港幣改成人民幣會有怎樣的影響

首先就是,香港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在經濟發展上面,是非常強大的,若是我們強制當地使用人民幣的情況下,也會對於其他國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而這樣的行為,對於全球金融領域來說,是不道德的行為,要知道,我們國傢在國際社會上面,一直都表現出負責的大國形象。

強制性的執行將港幣換成人民幣,對於香港整個地區,都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影響到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系。

其次,沒有強制性的讓香港使用人民幣的背後,也是一種針對國際的策略,如今的香港,早就在國際上有了超凡的地位了。

所以,相當於香港可以成為宣傳人民幣的地方,讓我們的貨幣成為國際社會上流通的貨幣,尤其是現在國際社會的局勢非常緊張,去美元化也成為了每個國傢需要解決的事情。

我們國傢在有別國交易的時候,也盡可能的使用本國的貨幣,這樣在外匯上面,起碼有些喘息的餘地,畢竟美國現在在國際社會上的霸主地位,已經開始動搖了。

先前就有數據顯示在,在20年前,香港當地的銀行就開始實施辦理個人人民幣的相關業務了,效果也是很不錯的,香港在六年的時間裡面,已經儲存了超過一千億的人民幣。

這就相當於我們離岸人民幣的市場,基本上算是形成了,去年,不是公司都正式提出人民幣櫃臺申請,據不完全統計,涉及的公司超過了20傢。

香港,現在已經成為了離岸人民幣的儲存中心,保持這樣的節奏來發展,不管是對於香港來說,還是對於內陸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我們的人民幣也走向了國際,成為了去美元化的主流國傢,所以,沒有強制性的讓香港交易貨幣換成人民幣,完全是覺得沒有必要。

況且,現在在內陸大傢都更喜歡使用手機支付,而香港與我們內陸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親密,所以當地也有不少店鋪,都推行了手機支付,這個措施,間接的方便了內陸的朋友們。

作為我們國傢的重要地區,香港的發展至關重要,也在我們國傢發展的歷程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這裡我們預祝內陸和香港在未來能發展的更好、更加繁榮昌盛。

結語

實際上,不管香港使用的人民幣還是港幣,對於內陸來說,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這個選擇也不會影響到我們與香港之間的關系,畢竟我們是一傢人。

如果你喜歡我的寫的文章,麻煩請點個“關註”,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一同探討,願世界和平。

END

參考資料

金融法苑港幣——《的發行及其穩定機制》

人民網——《關傢明: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角色不會被替代》

央視網——《“港幣—人民幣雙櫃臺模式”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不斷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