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開國之後,秦始皇為什麼不對六國貴族斬草除根?

2024年2月6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秦始皇沒有對六國貴族進行徹底的清除,主要原因是他無法做到。

如果秦始皇真的想要對六國貴族趕盡殺絕,那麼他統一天下的難度將會大大增加。因為當時六國貴族在六國總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如果他真的想做到這一點,那六國上下,無論貴族還是百姓,都會拼盡全力去對抗秦國。

如果真的大開殺戒,哪怕隻殺三代以內的六國貴族,當時的秦朝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至少要屠殺數十萬人以上。

如此大規模的屠殺,秦始皇本人肯定下不去手,即使他敢這麼做,隻要這個命令一發出,肯定會導致整個六國聯合起來反抗。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談談先秦時期的社會組織結構。對於中國人而言,“炎黃子孫”不僅僅是一個象征性的說法,而是我們每個人的身上確實流淌著炎帝和皇帝的血脈。

因為在炎黃二帝生活的那個時代,生產力相對落後,中原地區的總人口並不多,而且人們主要以部落的形式生活。

炎黃二帝巧妙運用了這一特點,締造了部落聯盟。他們不斷派遣自己的後代作為部落管理人員,給予他們優先的擇偶權和物資支配權。

這樣,炎黃二帝的後代在不同部落中逐漸繁衍,成為一個個部落的種子,開枝散葉。相比之下,非炎黃二帝血脈的人因資源有限,後代數量逐漸減少。

歷經幾代人的繁衍後,這個部落聯盟的各個部落內部,幾乎都以炎黃二帝的後裔為主體。隨後,這個部落聯盟不斷擴張,征服其他部落,逐漸形成了國傢和朝代。

炎黃二帝的子孫後代也越來越多,經過十幾代人的延續,後來的人身上幾乎都流淌著炎黃二帝的血脈。因此,在先秦時期,人們非常註重姓氏的傳承,盡管當時文字體系尚未成熟,我們的祖先仍然詳細記載了每一代祖先的身份,甚至能夠追溯到炎黃二帝身上,一切清清楚楚。

這表示大傢本質上都是親戚,隻是親緣關系有遠近之分。然而,這也引發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大傢都是貴族後代,那麼誰來擔任平民和奴隸的角色呢?

夏商時期,這個問題可能還有些解決方案,人們可以根據血緣關系來劃分階層。比如,炎黃二帝的子孫是貴族,非炎黃二帝子孫則為平民或奴隸。

同時,通過對外戰爭,俘虜的人們會被定為奴隸。

久而久之,這種方法失去了效果。原因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傢內大部分人都擁有了貴族血統。考慮到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一個國傢不可能有一大半人都是貴族。

如果每個人都是貴族,都能不勞而獲,那麼誰來工作呢?在那個時代的社會組織結構下,貴族始終是少數。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誰來成為貴族,誰來成為平民。

在歷史上,為了解決貴族過多的問題,夏朝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宗法制。然而,宗法制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社會體制是在周朝時期,周公作為周朝初期的掌權人,他推行的“周禮”中很大一部分內容都是關於宗法繼承制,其中的核心就是“嫡長子繼承制”。

經過周公的努力,宗法制得以完善,並成為周朝重要的社會制度。

在周朝,天子之位並非誰能隨意繼承,隻有嫡長子才有資格。其他兒子則需降低身份成為諸侯。諸侯的兒子中,嫡長子接班,其他兒子則再降低身份成為卿或大夫。

卿和大夫的兒子中,嫡長子接班,其他兒子再降為士人。士人的地位接近普通地主,雖有為官資格,但社會地位僅中層。

在宗法制下,士人的後代隻有嫡長子能繼承父位,其他子女則淪為平民。若祖上非嫡長子,後代將隨祖輩地位下降。

例如漢高祖劉邦,雖被普遍認為出身平民,但其實其傢族原本是貴族,因非嫡長子地位而沒落。劉邦祖父劉仁曾是縣令,相當於士級。

如果秦始皇想要徹底消滅六國貴族,這是否可行呢?顯然,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六國貴族的范圍到底是指哪些人?

是國君級別的貴族?還是卿大夫以上的貴族?還是士以上的貴族?

要想將六國貴族斬盡殺絕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要處死劉邦的爺爺,也必然會引發劉邦的父親和兄弟的反抗。

同樣,如果要處死六國所有的卿大夫,他們也不可能會坐以待斃,肯定會起來反抗秦朝。

六國的中下層組織結構被這些卿大夫所掌握,一旦他們全力反抗,下面的傢族將會被徹底動員起來,為秦朝統一天下的過程帶來巨大的阻力,甚至可能大到秦國無法承受的程度。

因此,秦始皇和秦國高層對於清理到哪個級別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根據正史上的線索,最開始的時候,秦始皇隻是想消滅六國,而並未考慮對六國貴族動手。

這一點可以從秦國消滅韓國的例子中得到證實。公元前230年,韓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被秦國徹底吞並。然而,如何處理這些舊貴族,成為了秦始皇需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

在秦始皇之前,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滅國事件,這並非是第一次。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互相征戰,因此滅國事件頻繁發生。

一旦國君戰死或者被殺,或者被徹底流放,那麼國君以下的卿大夫貴族,隻要投降,一般都不會受到懲罰。甚至連國君的直系子孫,大部分都能存活下來。

畢竟,大傢都是一個祖宗,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即便兩個國傢之間有深仇大恨,滅國之前已經結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怨,比如當年的吳國和越國。

在這種情況下,越國吞並吳國後,越王勾踐隻想流放夫差,並且給予他一塊土地養老。隻不過後來夫差不願意受辱,選擇了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