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堅決反對華野分兵過江,怒懟陳毅:得不償失,我去和中央解釋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1948年3月,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統籌解放戰爭全局,做出了組建東南野戰軍的戰略決策。

毛主席

決策這一戰略的初衷,是由於當時蔣介石在中原地區投入重兵,調集了大量精銳,華中的壓力越來越大。

毛主席和中央軍委便考慮,在長江以南開辟新的戰場,引誘敵人部署在中原地區的部分主力過來。這樣一來,不但可以緩解華中的壓力,更可以在江南大量消滅敵人。

經過深思熟慮,黨中央決定從華野抽調三個主力縱隊來執行這個任務,並發電征求華野的意見。

收到電報後,時任華野司令員兼政委的陳毅表示贊同,而副司令員粟裕卻陷入了深思。一連幾天,他的眉頭都是緊皺,覺得這個戰略有很多不確定性。因此,陳毅幾次征求他的意見,他都是說還沒有考慮好,再等一等。

陳毅

實際上,大傢都是知道的,陳毅雖然是華野最高首長,但在軍事上,他對粟裕十分倚重和信任,讓他放開手腳決策,而他來主持華野的大局。因此,粟裕遲遲不表態,讓陳毅有些著急,也不便復電。

這天下午,中央再次發電催促,陳毅叫來了粟裕,給他做工作說,毛主席和中央決策,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上應該沒有任何問題,華野應該服從大局,支持中央決策。

但無論陳毅怎麼講,粟裕都明確向陳毅提出了反對意見,表示這一戰略並不符合實際,他堅決不同意調出華野的三個主力縱隊過江,在江南開辟新的戰場。

陳毅聽後,真的急了,批評粟裕不服從中央大局,胸懷小了。可是,從來不頂撞陳毅的粟裕聽後,卻回懟道,這是得不償失的,他會和中央解釋的。

陳毅 粟裕

有些憤怒的陳毅,便讓粟裕說一下不同意分兵的理由。粟裕便講,如果華野一、四、六縱隊被抽走,總兵力也就是十幾萬人,到底能不能引誘老蔣的主力過來是一個未知數。

畢竟,他們在中原地區兵力占優,為了應對我們十幾萬的部隊,會輕易放棄在一個地區優勢,而把重點投向一個未知的戰場的嗎?這都是粟裕感到不確定的地方。

另外,這三個縱隊都是華野的主力,抽走了之後,華野的力量就會嚴重削弱了,下一步華野的作戰任務肯定會受影響。更關鍵的是,就算是我們現在分兵到了江南指定地域,後勤物資的籌措,裝備的轉運、宿營場地等等,都是需要大量時間的。也就是說,短時間內是不能組織發起有效進攻的,那緩解華中的壓力就無從談起。

粟裕

實際上,這些問題陳毅也在考慮了。他冷靜下來後,認為粟裕的意見更周全。因此,他便決定上報華野不同意分兵過江的意見。

可不想,黨中央卻堅持這一戰略,再次給華野發來電報。而這一次,電報裡講的非常嚴厲。

這天下午,陳毅拿著這份電報來找粟裕,進門便說他闖大禍了,惹怒毛主席了。中央要求他們倆現在就啟程,直接到西柏坡當面研究討論建立東南野戰軍的問題。

陳毅擔心,如果粟裕再這樣堅持,恐怕會讓中央不滿意。因此,他還是勸了一下粟裕,現在不是犟的時候,要服從大局,先同意這個方案,否則就是頂風上。

周恩來 陳毅 粟裕等人合影

可無論他怎麼勸,粟裕這一回都堅持,並說他會和毛主席當面解釋的。陳毅沒有辦法說服粟裕,隻好和他一起,即刻啟程往西柏坡趕。他在一路上,都在思考如果毛主席堅持意見,那他應該怎麼辦才好。

而事實上,陳毅的擔心有些多餘了。毛主席和黨中央做出這個決策,也是十分慎重的。但是,他們對當前一線情況並不是了解得很細致。所以,他才決定讓陳毅和粟裕親自過來面談。

而就在交談中,粟裕把當前的敵我態勢擺得清清楚楚,從實際出發,把組建東南野戰軍的得失也做了詳細分析。最終,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意見。

粟裕

當然,陳毅深知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建議,但他對華中的擔憂並沒有消除。他便向毛主席表態,華野有決心在幾個月內吃掉敵人至少10個旅,來緩解華中的壓力,毛主席的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

而兩個月後,陳毅和粟裕便發起了豫東戰役,一次便殲敵10多萬人。可以說,提前完成了向毛主席保證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