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的功勞:把美國從一個國際組織,變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傢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在美國人的心目中,第16任總統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其偉大不僅僅在於他帶領北方打贏了南北戰爭,也不在於他解放了南方黑奴,他對美國最大的貢獻,其實是讓美國從邦聯制變成了聯邦制,從這一天起,美國才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傢。

邦聯制和聯邦制,看上去隻是兩個字的排列順序不同,其實內部卻天差地別。因為邦聯制下的國傢,與其說是國傢,不如說是一個國際組織。

世人都以為,美國打贏了獨立戰爭之後,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國傢就建立起來了,其實這是個誤區,因為建立起來的不是一個國傢,而是13個。參加獨立戰爭的北美13州,每一個都是一個單獨的國傢。

此時的美國,更像是今天的歐盟。美國不能以美國的名義對外宣戰和停戰,也不能以美國的名義發行貨幣和對外借債,也不能以國傢的名義征兵征稅,同時也沒有立法權。

因為13個州在1777年就共同簽署了《邦聯條例》,以邦聯的形式加入了美國。但事實上,這13個州就是13個主權國傢,它們享有主權國傢的一切權力。比如外交、征兵、征稅、立法、發鈔等等。

美國的大小事務,全部都要13個聯合體通過邦聯議會共同通過才行。並且通過之後再反悔,也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懲罰,因為作為名義上的國傢的美國沒有任何權利,或者說沒有任何手段能制約這些州。

邦聯制比我們歷史上周朝的分封制更加松散。因為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名義上還是天子的傢臣,而邦聯制下的各州地位和“天子”是平等的,他們不但聽調不聽宣,有時甚至會凌駕於“天子”之上。

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美國南北戰爭之前。此時美國共有34個州,其中蓄奴州有11個,半蓄奴的自由州有23個。由於雙方在經濟體制上的巨大分歧,最終導致了美國內戰的爆發。

最初承擔憲法功能的《邦聯條例》裡規定,加入美國的各州須“永久聯合(Perpetual Union)”,意思是加入之後就不能退出了。但此後頒佈的憲法第十修正案中又規定,憲法未禁止各州的權利由各州各自保留。

這意味著各州可以憑此依據,選擇是否退出美國還是留在美國。於是南卡羅萊納、密西西比、佛羅裡達、佐治亞等多個州宣佈退出美國聯邦,組建新的美利堅聯盟國。

這個舉動原本是在憲法修正案允許的框架內,但林肯以違憲為代價,阻止了他們的行為。他用拳頭向美國各州宣示了,隻要加入了就永遠也別想退出了。

從這一天起,美國的國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一個松散的邦聯,變成了一個相對緊密的聯邦制國傢。長達數十年的聯邦和各州的博弈,在林肯的操持下,聯邦大獲全勝。

林肯不但維持了美國的完整,還讓各州的權力大幅縮減,使得美國重新煥發了新生,其功績不但不亞於華盛頓建國,甚至對於美國之後的發展作用更大。

今天的美國仍然有這樣的爭論,即各州退出聯邦是否違憲,但這些爭論也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了。因為林肯已經用拳頭告訴他們答案了。

所以不論是德州還是加州,它們所謂脫離聯邦的口號隻是一個嘴皮子遊戲。除非聯邦已經衰弱到政令不出華盛頓了,否則第二次內戰是肯定打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