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濰坊】中醫“濰”傳承①丨黃元禦:獲乾隆賜匾“妙悟岐黃”

2024年2月6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細說濰坊杏林,最有名的當屬乾隆禦醫黃元禦。黃元禦祖籍濰坊昌邑,自幼聰明過人。乾隆十五年,黃元禦憑精湛醫術贏得乾隆青睞,獲賜匾額“妙悟岐黃”。他一生勤奮好學勤勉行醫,寫成醫書11部,計98卷。他的中醫精神,一直傳承在濰坊這片土地上,黃元禦中醫藥文化宣傳周已在他的傢鄉昌邑連續舉辦了六屆,“元禦故裡 · 健康昌邑”品牌知名度逐年提升。

  黃元禦雕塑

自幼聰穎志向高遠

左目失明轉而學醫

  黃元禦(1705-1758),字玉路,又字坤載,號研農,別號玉楸子。他出生在今昌邑市都昌街道黃傢辛戈社區的書香門第,其祖父是廩貢生、候補訓導,父親是邑庠生,兄弟們也都做學問。黃元禦自幼才華橫溢、聰明過人、勤奮好學。受傢庭環境的熏陶,他很早就展現出過人的才華和志向。然而,命運與願望背道而馳,而立之年他不幸患上眼疾,被庸醫誤治,導致左眼失明。

  在清代,科舉制度對於五官不端正的人不予仕祿,黃元禦隻好放棄仕途,決心致力於醫學。他發奮說:“不能為名相濟世,亦當為名醫濟人。”盡管左眼失明,身體虛弱,他仍克服諸多困難,努力攻讀醫書,結合正確的醫學方法,從源頭到細節進行研究,不久就以高超的中醫醫術聲名遠揚。

  乾隆十一年(1746年),山東發生大災荒。當時鄭板橋就任濰縣知縣,開倉賑濟。而與濰縣臨近的昌邑卻未采取惠民的措施,許多人死於饑荒,黃元禦的父親也因貧困和疾病去世。黃元禦在為父親料理喪事後,留在傢中守孝。

  那時,昌邑的紡織業蓬勃發展,生產的佈匹暢銷北京,一些商人在北京還設有佈莊商號。因此,當時在昌邑流傳著一句民謠:“窮闖南,富進京,走投無路下關東。”然而,黃元禦並沒有離開傢鄉,而是將救死扶傷視為己任,不沾富貴,不欺貧賤,為貧困和疾苦的鄉親治病。有一次,有三個人前來求醫,一個人乘轎,一個人騎驢,一個人步行。黃元禦看到步行者衣衫襤褸,想到如果不是十分危重的病情,這種傢境的人不會輕易求醫,於是首先隨步行者前去治療,然後才輪到騎驢者和坐轎者。

  黃元禦善於使用土方和驗方,盡可能少用昂貴的藥物。他認為,這樣,窮人才能負擔得起,才能治好病。對於一些疾病,針灸既省錢,見效又快,黃元禦針灸技術高超,民間流傳著他“一針救兩命”等諸多美談。

  昌邑市中醫院內黃元禦銅像

治愈帝疾獲賜禦匾

擔任禦醫隨帝南巡

  乾隆十五年(1750年),黃元禦去北京行醫,逢乾隆病重。太醫院和京城名醫多方治療無效,大傢束手無策。當時宮中有一位宦官來自昌邑,深知黃元禦醫術高超,就向朝廷推薦了他,乾隆召他進宮。

  據傳,乾隆想試驗他的醫術高低,故意設置了一個帳篷,命令宮女躺在裡面,隻露出一隻手供黃元禦診脈。診脈結束後,黃元禦退出,太監請他開處方,但黃元禦說:“龍體鳳脈,無藥可醫,恐不久於人世。”侍官回奏,乾隆聞言心悅誠服,乃知其為良醫,即令禦診。診後帝問:“朕得何病,應用何方治療?”元禦道:“萬歲小恙,乃七分藥毒三分病,須先進兩帖去藥毒,繼服一帖治所病。”帝允諾,按方配服,病豁然而愈。

  乾隆非常高興,封他高官,並賞賜重金,但黃元禦堅決辭謝,他說:“吾非為官為錢,願為社稷治病救人。”於是,皇帝命令他在太醫院擔任禦醫,並賜予匾額,題字“妙悟岐黃”,懸掛在太醫院門前,以示褒獎。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月,乾隆皇帝首次南巡,黃元禦應召隨行,展示了他神奇的藥方和醫術。

  黃元禦身在朝廷,心系天下。他懷抱著“為名醫濟人”的夢想,以探親為由結束了四年的禦醫生涯。不久,皇帝召他回京,他冒著欺君之罪托人報了一個病故的假消息。此後,黃元禦秘密前往蘇杭地區,在民間行醫著作,他為窮苦百姓治病,聲望極高,桃李遍蘇杭。

  後來,黃元禦從江南返回傢鄉,繼續為鄉親們治病。1758年,他在當時的昌邑縣南隅村去世,享年53歲。1924年,鄉親們敬仰黃元禦的德行,議請將其列為鄉賢,並捐金豎碑,頌揚他的功德。

  黃元禦紀念館

一生勤勉著述不倦

後繼有人傳承延續

  作為中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傢,黃元禦撰寫了許多醫學著作,並註重研究中醫經典。先後寫成醫書11部,計98卷。前8部被稱作《黃氏醫書八種》,匯刻於清咸豐年間。後3部稱作《黃氏遺書三種》,匯刻於清光緒年間。新中國成立後,在進一步挖掘整理的基礎上,1990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黃元禦醫書十一種》。1999年又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稱《黃元禦醫學全書》。另有《周易懸解》《道德經解》《玉楸子堂稿》等三部文史著述未刊行。

  正本求源是黃元禦的一個重要觀點。他尊崇黃帝、岐伯、越人、仲景為“四聖”,認為自岐伯、仲景之後,醫學著述中真正傳承古聖心源者寥寥無幾。他對這四人的經典著作反復推敲,並結合臨床經驗創新發揮,最終寫出多部見解獨到的醫學著作。然而,黃元禦自視甚高,厚古薄今,對唐代以後醫傢多持否定態度,因此招致一些非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學術思想的研究和傳播。

  易醫同源是黃元禦的另一個重要觀點。他深諳醫學與易經的關聯,倡導"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努力將這一理念闡釋到醫學中。

  陰陽升降是黃元禦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貴陽賤陰思想突出,創制了由人參、甘草、茯苓、幹薑組成的“黃芽湯”以調中氣,藥僅四味,配伍恰當,法度森嚴,深得仲景組方之秘,可供臨床參考。黃元禦還博采眾長,註重辨證施治,被公認為溫補學派的佼佼者。

  黃元禦一生勤奮好學勤勉行醫,他的治學精神和志向毅力讓他名留千古。盡管有一些不足之處,但他的學術思想仍是後人學習和借鑒的寶貴財富。

  2023黃元禦中醫藥文化節(資料圖)

  如今,在他的傢鄉昌邑,黃元禦中醫藥文化宣傳周已連續舉辦六屆,社會影響力逐年增加,“元禦故裡 · 健康昌邑”品牌知名度逐年提升。他的後人——16歲的黃琪惠也因參加電視節目,現場給主持人把脈、宣傳分享中醫文化而火爆出圈。前瞻有望,傳承延續,黃元禦的中醫精髓還將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

  本文參考資料:薑紹華《岐黃三聖手(1)》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陸菁菁 王路欣/文圖
責編:張玉麗
二審:王首榮
三審:李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