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也說溫故而知新

2024年2月6日 27点热度 0人点赞

欲知新,需要有讀書、知識的積累,還需要動腦筋聯想、思索……以我之淺見,書要讀,讀書莫忘“溫故”,溫故應求知新。

“溫故而知新”,是讀書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據查,此語出自《論語》,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的意思,溫習舊知識,從而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關於這句話,朱熹有過被認為是權威的解釋,各種說法不少。我不想辨析各種含義,而突發“妄想”,把“溫故而知新”看作一種學習方法。我以為,夫子說的是知識溫故而知新;既然知識可以溫故而知新,讀書又何嘗不可以如此呢!再延伸一下,書與“事”之間是否也是這樣呢?如果把這作為一種讀書方法,是否也可以理解為此說鼓勵我們不能把讀過的書一扔了事,而要不時溫習,溫習讀過的書,不僅能加深原有的記憶,還會有新的理解和體會,獲得新知識。不僅如此,還可通過溫故(重讀某書),獲得對眼下面臨事物的“新”認識。

有的書讀一遍,似懂非懂,再反復讀兩遍,覺得一遍比一遍懂得多了。前些年,我讀《易經》。讀第一遍時,除了一些比較淺白的話語,稍知其意之外,其餘的幾乎都是一頭霧水。再讀第二遍、第三遍,比較不同的註釋,前後參照,反復思考,每讀一遍都覺有所得。不知此種情況,是否屬於溫故而知新。

▲漫畫/邊峰

那年,我在福建武夷山的永樂禪寺讀到一聯:“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字面的意思我大概明白,大意說的是:竹影晃動掃著臺階,可臺階上的灰塵沒有動;月光穿過深潭直到潭底,然而水面上卻沒有留下痕跡。此聯道出上述兩個現象,含有什麼深意呢?想了好一陣,始終不得要領。一日,偶重讀《六祖壇經》,又一次讀到那個著名的爭論。有一天,廣州法性寺內,風吹旗幡,幡隨風飄動。有僧說是“風動”,另有僧反駁說是“幡動”,兩方爭論不休。這時,六祖上前說道: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兩位仁者的心在動。讀到這裡,我心裡一閃念,想到了永樂禪寺的那副對聯,都是“禪宗”,都是動與不動!想著想著,似乎明白點什麼。我覺得,禪宗主張人的“心”是空靈、虛寂的,隻要心不住相、不為外物所染,外物的有無、動靜與心何幹!那副對聯的含義大概是:在佛傢看來,有無、動靜一念而已,不要執著於相。

這應該是溫故而知新吧。

一段時間以來,關於道德問題的說法很多,說道德大大進步了的有之,說道德滑坡者有之,崇尚西方道德者有之……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乃禮儀之邦、道德之地。現在面臨這種狀況,許多人開始提倡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光大傳統美德。

那麼,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基本精神、或者說核心是什麼呢?不少專傢、學者、官員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又感到不那麼滿足,覺得或太寬泛,或概括不到位,或沒有刨到根兒上。我也想過,可思來想去,總不得要領。

一次,我翻閱讀過多遍的《易經》,書上的幾句話讓我心裡一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人是主張天人合一的,在天地間為道,在人為德,於是有“道德”之說。如果說天行健、地勢坤是道,那麼與“天道”合一的“人德”,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華民族上下幾千,遭遇了無數天災人禍,經歷了數不清的風雨坎坷,血可以灑,淚可以流,但始終沒屈服、沒倒下,一代又一代百折不撓地向前走,使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這不就是“自強不息”嗎!幾千年,中華民族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各民族之間友愛和睦,禮待外人,中國成為禮儀之邦、文明之土,這不是“厚德載物”嗎!

於是,我覺得自己找到了中華民族精神、優良傳統的核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傳統美德和其他各種良好品格的根。當然,這隻是我自己的認識,也許不能得到大傢的認可,不過我“自我滿足”了。

此亦溫故而知新吧。

日月如流,時光不會間斷,宇宙萬物相連相續。世界就是在新新故故、故故新新的螺旋式上升中發展的。人的認知也是如此,在“新、故”不斷的相續、更替中積累、升華。新故是相對而言的。用時間來劃分人的認知、知識的新故,是一個重要的標準。昨日之新,也許今日已為故;今日之新,可能明天就“故”了。但我以為,就具體的人而言,認知、知識的新故,還應該有一個標準:已知為故,從不知到知,即應為新。所謂“溫故而知新”,當是指從溫故中得到了新的知識,也許這個“新的知識”別人早已知曉(對他人來說是故),而你以前不知,現在知了,於你則是“新”。

溫故而知新的“新”,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並非“溫故”就自然而然地一定能知新。欲知新,需要有讀書、知識的積累,還需要動腦筋聯想、思索……以我之淺見,書要讀,讀書莫忘“溫故”,溫故應求知新。


來源:《小康》雜志2024年2月上旬刊

作者:雲溪子

責編:於靖園

(本文為《小康》雜志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申請並獲取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