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必起於州郡

2024年2月6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文 / 子玉

名相、名將的進化成長有一個共同的邏輯,大多數都是起自基層,因為基層不僅可以進行大量的實踐,而且可以通過調查詳細了解民間、軍隊的真實情況。

慶歷二年(1042),22歲的王安石一舉高中進士,但在此後的職業生涯中他卻一再拒絕朝廷的人事安排,對朝廷給他的肥美差事一再說不。宋朝有規定:凡是高中進士者,為官滿三年之後就可以在京師的昭文館、史館和集賢院擔任清要之職,成為為皇帝撰寫詔令的翰林、知制誥等角色。

背靠大樹好乘涼,這是誰都懂的道理,京師不僅是個大平臺,而且資源豐富,在這塊跳板上起跳結果肯定不會差到哪去。所以,面對人生的選擇題,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接受朝廷的安排,將自己置身於天子腳下。

但王安石卻選擇了上書辭謝,拒絕了朝廷的工作安排,來到了一個邊遠小縣擔任縣令。

此後的二十年間,王安石一次次拒絕朝廷的職位調動,長期呆在地方,看都不看一眼京師的繁華,隻吃自己眼前的那盤菜。

按照正常思路來看待王安石,這屬於嚴重的思路有問題,但隻有王安石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他要的是:

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地方上進行實踐,然後假以時日,再以操盤者的身份對整個帝國動手術

是的,像青苗法這些王安石後來變法的核心都是他在地方上為官時成功進行實踐過的。同時,王安石對民間的情況也早已經吃透於心,知道該如何對癥下藥。

就像西漢初年實行的“無為而治於民休息”的方案,那不是劉邦腦子一熱直接就在帝國內推行的,而是曹參在齊國試行成功之後才推向整個帝國的。

任何理論沒有經過實踐的驗證都不是絕對的真理,王安石懂,所以才會選擇在基層死磕,日日都在踐行“知行合一”的內涵。

這裡邊其實還涉及一個制度問題,宋朝的進士一般都是在高中之後馬上就可以獲得官位,成為帝國機器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像西漢從地方推舉上來的孝廉,有在地方太守、縣令府內做幕僚期間的大量實踐做支撐,當他通過考試並被正式任命之後就可以馬上上手,因為他已經在太學完成了自己的理論積累、在地方上完成了實踐,完全可以勝任朝廷交給他的工作。

為什麼說公孫弘、丙吉、魏相這些人能夠成為名相,就是因為,他們在正式上任之前已經完成了理論積累和社會實踐。包括漢宣帝,為什麼他能夠成為一代明君,中興帝國,就是因為,他由於前期的特殊經歷,了解民間。

唐朝在正式任命官吏之前,還要由吏部進行一次策論的考試以檢驗其實踐能力,以對進士群體進行篩選。

就是後來的明清,也有通過翰林院進一步培養人才的步驟,還是側重實踐能力。

所以,宋朝的官吏就更得通過地方上的歷練才能在朝廷上大顯身手。而王安石更懂得一個道理,要想對整個帝國動手術,那麼就要更詳細的了解帝國的方方面,所以他才會在地方上死磕那麼久。

所謂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雖然王安石的變法後來沒有大獲成功,但他以金融調控的方式進行變革已經超出了時人的認知,讓他在歷史上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說實話,如果沒有地方上的長期實踐,王安石也很難成為名相。

王安石在地方上積累了豐富經驗 圖源/劇照

包括後來的左宗棠,他為什麼一上手就是浙江巡撫這樣的封疆大吏,因為他早就已經在民間完成了理論和實踐的雙向積累——

在湘潭周傢做上門女婿期間,他對像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這樣的地理著作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親自繪制地圖;在懷化陶傢做傢庭教師期間,他對前兩江總督陶澍留下的大量官方資料進行了研究,知道如何應對大清這臺機器,如何同官僚系統打交道;在柳莊種田期間,他通過大量實踐對科學種田有了自己的理解;在任湖南巡撫的幕僚期間,他更是以實戰的方式進行了大量實踐...

正是由於前期的大量積累,他才會在收復新疆時對地理環境了如指掌,知道如何用屯田來解決糧食問題,明白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封疆大吏。

也就是說,往期的這些經歷但凡少一件,左宗棠都成為不了名動天下的封疆大吏、民族英雄

這就是實踐的意義。而且往往是,一個人的實踐經驗越豐富,他取得的成就會更大

為什麼古人一再強調,“百戰歸來再讀書”,就是當你進行了大量的實踐之後,就更容易讀明白書。

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這個理。

同樣,軍事領域也是這個邏輯,但凡名將都是從基層摸爬滾打出來的鐵人。比如,韓信。

其實大傢都很好奇,為什麼韓信一出場就是戰神級別的人物,勝仗是一場接一場的打,難道他是天才?

還真不是,韓信也是理論加實踐的產物

韓信也是理論加實踐的產物 圖源/網絡

在淮陰蹉跎人生期間,韓信完成了軍事理論的積累,即使面對屠戶讓他鉆褲襠的極端侮辱,韓信也是忍辱接受了,事後也沒一點情緒內耗。其實這很好理解,不是韓信軟弱,而是他不想在不相幹的人身上浪費時間,影響自己的大事。

當項梁起兵之後,他就毫不猶豫地參加了楚軍,在這段時間內,他有無數次的機會近距離觀察項梁和項羽這兩位不世出的軍事天才是如何排兵佈陣用兵打仗的,同時對各諸侯的戰鬥力進行摸底。

而且,韓信還可以通過戰場上的實踐將自己的軍事理論進行現場落地。

在鴻門分封時,韓信就已經做到了項羽的參謀,這本就是理論加實踐拿到的結果,已經算是成功。

為什麼韓信要離開項羽,因為項羽已經用自負和重用親屬將韓信上升的通道封死了,同時韓信也通過大量的觀察、調研得出了他對楚軍前途的判斷。

所以,他才會義無反顧離開項羽。

想想,韓信如果沒有大量的理論和實戰經驗作為支撐,沒有在項羽陣營中參謀的角色,劉邦和蕭何怎麼可能將大將軍的位置冒險給了他。那兩都是人精,一看就明白,韓信根本不可能拿著一張空簡歷靠忽悠就能說服劉邦。

更重要的是,正是因為在項羽陣營中的長期實踐,韓信才真正琢磨透了楚軍和項羽,知道如何戰勝敵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這才是韓信能夠持續性創造成功的核心原因。

無他,就是理論加上大量的實踐。世上沒有天生的精英,精英都是在理論和實踐中死磕出來的

請相信,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武。

寫文不易,看完記得點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