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國都,都不設在南方,這究竟是為什麼?

2024年2月6日 24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國有24個朝代,長達4000年的政治文明史,縱觀歷朝歷代,都城基本位於北方,尤其是大一統王朝,基本不會將國都設在南方,這是為什麼?

一、地形地勢-防禦能力

國都是國傢的核心,因此國都的選址要考慮安全和防禦問題,反映到現實中就是地形地勢的選擇。我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西部和北部多高原山地,東部和南部是大江大河的下遊地區,多平原和丘陵。因此從地形上來看,北方更加具備易守難攻的優勢。我國古代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在冷兵器時代,北方具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使之在戰爭發生時不至於過於驚慌失措。如果僅僅依靠江河,是難以抵擋來自北方的進攻的。同時在冷兵器時代,交通不便。戰爭不止是士兵之間的廝殺,更是經濟之間的比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從南方向北方運輸糧草,中間耗費巨大。而北方遊牧民族發動戰爭的成本卻低的離譜。長久下去中原容易被戰爭拖垮。

歷史上的著名古都,周圍都有護衛的天險和人工防禦工程,比如西安的函谷關、大散關、潼關等,再比如北京的燕山和太行山,洛陽的嵩山和太行山。要想攻破這些城池,就必須先付出巨大的代價攻克這些天險和關隘。上溯至西周時期,長城這類的防禦工事就開始修建,至秦朝將原本六國的長城連接在一起,此後歷朝歷代,長城都成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重要防線。

後晉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使中原失去了現在的北京、海河以北的天津,以及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區,遼國邊界擴展至長城沿線。整個宋朝未能將其收回,盡管其經濟繁榮,但是在面對遼國和金國時總是處於被動防守狀態。

除了高山,還有水源。一般情況下國都也是經濟和人口中心,水源不僅能提供日常用水,還能滿足漕運需求,必要時也能作為護城河成為都城的依仗。

二、經濟文化-發展優勢

從經濟上來看,我國南方地區有很長一段時間被稱為蠻夷之地。北方的開發時間早於南方,開發程度也比南方深,因此經濟重心也長時間集中在北方。我國古代一直是小農經濟,黃河與長江的中下遊都是重要的農業發展區,但是黃河下遊地區平原相連成片,長江下遊水網密佈,多丘陵,土地被切割地支離破碎,並不十分有利於農業發展。可耕種的土地太少就難以養活更多的人口,為了求生存,百姓隻能遷往他鄉或外出經商。比如徽商的起源地古徽州,古徽州基本位於現在的安徽南部,這裡丘陵遍佈,耕地面積小,種地無以生存,因此才有徽州民諺“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的描述。這是徽商形成的一大因素。

而且在三國之前經濟重心尚未南移之時,北方的農業技術領先於南方,農業的繁榮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農業稅是政府的一大經濟來源。直到南宋時期隨著都城南遷,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的技術、經濟才穩定的領先於北方。因此長時間的經濟領先也使統治者在選擇都城時偏向北方。

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是西安,在漢唐之時,西安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中心。古人以“長安繁華如錦繡,玉樹瓊花耀華彩”、“宮闕重樓排秋水,古都繁華耀盛世”、“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等詩句來描繪當時長安的繁榮。而彼時的南方還處於未完全開發的狀態,氣候溫熱潮濕,多瘴氣、蛇蟲、多疫病,人口稀少,是官員的貶謫地和犯人的流放地。比如蘇軾就曾被貶謫至黃州、惠州和儋州,也就是現在的湖北黃岡、廣東惠州和海南儋州。白居易在《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中寫道,“瘴地難為老,蠻陬不易馴。土民稀白首,洞主盡黃巾。”由此可見在古代文人眼中,南方是怎樣的“蠻夷之地”。

三、風水-龍脈匯聚

古人重風水,風水融入了古人的日常生活,現在國人也依然受其影響。在古代擇定都城時,自然也要進行風水占卜,以此來保佑國運昌盛,國祚萬年。風水講究“龍脈”“龍穴”,古人認為這能增加人體天年之氣。古語雲“地脈之行之起伏曰龍”,龍脈指的是山脈。一般來說,山就是龍的勢,水就是龍的血,土就是龍的肉,石就是龍的骨,一花一樹,一草一木,皆為龍之貌。不僅如此,龍脈的形與勢也有很大的差別。

在定都之前,歷朝帝王都會找奇人異士觀察“龍脈”所在。我國北方多高山,龍脈的位置與山脈密切相連,因此大多數都城也都定在北方,符合龍脈龍穴合一的條件。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地脈觀念,風水逐漸盛行。漢初風水理論初步成型,後期董仲舒等人的著作為風水學提供了一定的思想理論,使之日漸成熟。此外秦漢時期五行、陰陽、八卦等理論逐漸成型,豐富了風水理論,影響了後世國人的思想和生活。另外也有一種說法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也是都城選址在北方的基礎之一。

除了以上三點,還有諸如文化底蘊、民生建設等因素;中國有400多位皇帝,大多數是北方人;漢族起源於黃河流域。這些都是都城定於北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