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聲我代言丨基層醫療服務如何提升?委員建議:推動傢庭醫生簽約服務,聯合社區“微網實格”

2024年2月6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1月27日起,成都發佈、紅星新聞特別發起“民聲我代言”兩會特別活動,誠邀成都市民們為成都發展建言獻策,讓市民“對話”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為政府、代表和委員、老百姓之間架起“連心橋”。活動啟動以來,市民、網友參與熱情高漲,紛紛圍繞基礎生活配套、公共服務、就業環境、交通出行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期盼和建議。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基層醫療建設成為不少市民討論較多的熱點話題。社區醫療水平怎樣提升?社區醫療服務如何讓人更信任?社區該怎樣打通服務居民的“最後一公裡”?本次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也關註這一領域,成都市政協委員、武侯區晉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梅將市民的聲音帶進兩會會場。

成都市政協委員、武侯區晉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梅

市民建議: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讓居民就近選擇醫療服務

據了解,截至目前,成都市在城市地區規劃創建了50個社區醫院;在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農村地區,按照二級醫院標準規劃佈局了50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創建社區醫院50個,創建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36個。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基層醫療建設成為不少市民討論較多的話題。成都市民賈雷告訴記者,“我平時很少前往社區醫院看病,而是習慣性選擇專科醫院進行診療。一方面是因為對社區的醫療資源不了解,另一方面是覺得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不足,對社區醫院不夠信任。”

針對基層醫療服務水平,賈雷提出了自己的期待,“能不能將一些專科醫院的醫生派駐到社區,同時為社區增加更好的醫療設施?社區提升了醫療水平,居民也就能夠放心地就近選擇社區醫療服務了。”

市民李麗也同樣遇到了難題,“今年年初父親肺部感染,我想把他送到離傢7、8公裡的三甲醫院,而他卻堅持在傢附近的社區醫院就診,但我心裡始終擔心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會不會不夠‘硬’。”

一連串問題背後,體現了市民們對基層醫療服務的期待和要求。這些問題也得到了成都市政協委員、武侯區晉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楊梅的關註。

社區醫療水平怎樣提升?社區如何打通服務居民“最後一公裡”?作為紮根基層醫療體系十多年的醫護人員,在楊梅看來,推進社區傢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發展,是社區居民獲取基層醫療服務的重要途徑。為此,她將《關於加強多方力量為傢庭醫生簽約服務賦能的建議》帶上成都市兩會。

“在我國所提到的傢庭醫生,是以全科醫生為主,由各類相關專業醫生所組成的,主要服務特點是綜合、連續、緊密,大多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並且通過簽約的形式,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公共衛生等服務內容。”楊梅介紹,“比如目前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慢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年輕化,不少年輕的行業骨幹力量也正因為忽視這些慢性病而倒下,讓人非常惋惜和心痛。針對這種情況,傢庭醫生就能夠通過對傢族病史、個人病史來進行早期的、綜合的風險評估,並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早期幹預,減少或延緩疾病的發生。”

成都市政協委員楊梅:

推動傢庭醫生簽約服務,同時聯合“微網實格”

2022年,國傢衛健委印發《關於推進傢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並提出從2022年開始,各地在現有服務水平基礎上,全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每年提升1至3個百分點。

在此大背景下,基層醫療資源得到了進一步擴展。楊梅觀察到,目前成都正擴大服務供給,建立以傢庭醫生為健康守門人的傢庭醫生制度,從院校培養5 3全科專業全科醫生投入到基層醫療隊伍,目前已經有多批次全科醫生畢業後留在基層,“以武侯區晉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我們已經引入了5位全科醫生,同時還引入成都中醫藥大學、華西醫院的教授來中心坐診,而這些資源是通過傢庭醫生來進行整合和對接的。”

楊梅還提出,可以將傢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與社區的“微網實格”聯合起來,“社區可以對微網格員進行基礎醫療知識培訓,同時依托他們對社區傢庭情況的了解,將基層醫療服務深入到弱勢群體、因病致貧的傢庭。去年,武侯區晉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傢庭醫生簽約服務量就從2萬多提升至4萬多,中心的傢庭醫生團隊也從7個增長至11個,社區居民的皮膚、耳鼻喉等問題不少都能夠在社區解決。”

“但我觀察到,目前傢庭醫生簽約服務還存在不少問題。正如市民賈雷所說的,現在有部分市民不了解同時也不願意接受基層醫療服務,社區居民對社區醫院的信任度不足,這也在一定基礎上阻礙了以傢庭醫生形式為代表的基層醫療單位的發展。針對基層醫療服務不夠普及的問題,相關部門如何解決?如何宣傳?部門對我們基層醫療單位又有何建議?”一端是基層醫療服務建設,一端是市民的接受度。楊梅將這些問題帶上兩會,並從相關部門處得到了答案。

“傢庭醫生服務簽約率不高的原因多種多樣,既包括對市民的宣傳力度不夠,也有不少市民對傢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的不理解,這一塊以後民政局也會幫助呼籲。”成都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對楊梅的問題進行解答,並提出,“此後,民政局還將在低保戶、特困戶、‘精康融合’項目方面與基層醫療單位進行合作,例如可以依托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站的陣地和專業能力開展‘精康融合’項目,從患者的篩查、治療到康復回歸社會,用好基層醫療單位的陣地和人力資源。”在楊梅看來,這也進一步推動社區居民對基層醫療資源的了解,加強對社區醫院的信任感。

紅星新聞記者 呂佳羽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