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廉歷 岑文本:升遷高位 不喜反憂

2024年2月6日 24点热度 0人点赞

清風廉歷 | 岑文本:升遷高位 不喜反憂

來源:白銀區廉心橋

岑文本,字景仁,唐朝鄧州棘陽縣(今河南省新野縣)人,歷任荊州別駕、秘書郎、中書舍人、中書令等職。

岑文本的父親岑之象是隋末邯鄲縣令,遭人誣告入獄。父親蒙難,14歲的岑文本前去司隸臺陳訴冤屈。他當堂辯論,對答如流,情緒激昂,言辭懇切,眾人為之矚目。司隸讓他作《蓮華賦》,他一揮而就,所有人都贊嘆不已。父親的冤屈最終得以洗清,岑文本也從此聲名鵲起。 貞觀元年,岑文本被授任秘書郎,同時在中書省任職。後因李靖推薦,又被任命為中書舍人。當時顏師古擔任待郎,武德年間以來,朝廷許多詔令都由其起草。岑文本任職後,大傢都認為他稱職,而且反應敏捷超過了顏師古。有時詔令繁多,時間緊急,岑文本便讓六七名屬吏蘸墨等待,分別口授,草成之後沒有遺漏之處。於是岑文本接替顏師古擔任侍郎,專門掌管朝中機要文件。 岑文本深諳治國之道,時常上書針砭時弊,提出安民之策。唐朝初得政權,連年的戰爭讓人口銳減,土地荒蕪。面對民生凋敝的現狀,岑文本提出應該盡快恢復社會秩序,大力發展農業,積極宣揚教化,摒除奢靡之風,讓百姓休養生息。在國傢發展中,享樂之風漸起,岑文本及時上書勸諫,應以民為本,以國傢為重,居安思危,廣納賢才,從諫如流,去奢從簡,不忘武備。 岑文本地位顯貴,卻常常隨性獨居,住所低矮簡陋,室內連褥墊、帳幔之類的東西也沒有。岑文本被任命為位高權重的中書令後面帶憂色,母親問他原因,岑文本回答:“我既不是元勛又不是先王舊臣,卻備受恩寵,身居高位,因此憂懼。”親戚朋友前來慶賀,岑文本說:“今日隻接受吊問,不接受慶賀。” 後來,太宗征伐遼東,把軍政大事全部交給岑文本。岑文本恪盡職守,凡事親力親為,終心力交瘁。太宗十分擔心,說:“岑文本和我一同出征,恐怕不能和我一同返回了!”隨行至幽州時,岑文本不幸病逝,時年51歲。 曾經有人勸岑文本置辦產業,他卻說:“我本是漢南一介平民百姓,空手進京,當初的願望,不過是做個秘書郎、縣令而已。如今沒有什麼汗馬功勞,僅憑著寫文章而官至宰相,俸祿已經過於豐厚,這讓我很不安,怎麼能再置產業呢?”岑文本以盡忠職守,廉潔謹慎,堅守清貧,一步步從近臣走到重臣,是岑氏一門三相傳奇的開端。 ◆岑文本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他淵博的學識、橫溢的文采,更讓人動容的,是他良好的品行和操守,以及面對職務升遷時的淡然態度和自警自省。(維宏)

來源:甘肅紀檢監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