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贏沙特:敗也身價,成也身價

2024年2月6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尹波

  韓國通過120分鐘鏖戰 點球決勝淘汰沙特,進入亞洲杯8強,隻看結局再正常不過,畢竟韓國的國際排名比沙特高了30多位,而身價對比更為懸殊,韓國是1.93億歐元,沙特隻有2330萬歐元,不到韓國的八分之一。可是看了比賽的全過程,你或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韓國前80分鐘既輸場面又輸比分,正是被身價所累;後來居上最終過關,同樣靠的是身價所支撐的積淀和韌性。沙特則恰恰相反。

  韓沙之爭,乃8場八分之一決賽最令人矚目的焦點戰,甚至可以說是提前進行的冠亞軍決賽,兩隊均在奪冠呼聲最高的四支勁旅之列,另外兩支是日本和伊朗。論身價,韓國僅次於3.16億歐元的日本,位居第二,隊內旅歐球星孫興慜、金玟哉、李剛仁、黃喜燦等威名赫赫,11人主力陣容有9人在海外聯賽效力。比較之下,沙特球員主要在本國聯賽和中東其他國傢聯賽踢球,無人出自歐洲大牌俱樂部,顯然技遜一籌。然而,以沙特這場比賽絕大部分時間裡踢出的內容,他們更有理由成為贏傢。

  比賽的前80分鐘,韓國明顯跟不上沙特的節奏,幾乎每個環節都比對手慢半拍,不得不被沙特牽著鼻子走,一直被動挨打。沙特球員技術、身體和速度、強度均占先,尤其是默契的配合帶來的近乎完美的戰術執行力,使他們能夠用持續的高位壓迫限制韓國進攻組織時的順利出球,對孫興慜、李剛仁等核心球員貼身逼搶,切斷他們與隊友的聯系,使之隻能單打獨鬥,形不成對沙特城門的威脅。而沙特的反擊快捷高效,創造出的機會遠遠超過韓國,下半時早早進球領先並保持到補時最後1分鐘,可謂順理成章。

  原因很簡單,韓國球星雲集,功底過硬,按說對比賽的控制力應該更強,可惜這些球星平時在海外不同俱樂部踢球,彼此間磨合不足,很難踢出俱樂部那種與隊友心領神會的默契度,節奏偏慢是必然的結果。而沙特球員所效力的本國聯賽和周邊聯賽風格相近,這批隊員長期合作心有靈犀,他們攻守轉換之流暢、反擊戰術之犀利,連世界杯上梅西領銜的阿根廷都適應不了,韓國在速度和節奏上處處受制,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假如沙特能把這種打法的強度和效率堅持到終場哨響,韓國迎來的便會是一場完敗。遺憾的是,沙特80分鐘之後主動放棄進攻,過早退縮到禁區一線密集防守,試圖把一球優勢維持到比賽結束,這使韓國得以大舉壓上持續圍攻,沙特的防守雖足夠積極和嚴密,卻依然無法做到疏而不漏。韓國無數次邊路傳中制造殺機,都被沙特堅固的防線特別是神奇的門將化解,僅有的一次漏頂,曹圭成便抓住機會破門。

  低身價的沙特依賴高水平的團隊作戰,領先到90分鐘比賽 補時結束前倒數第2分鐘,難能可貴。隻是低身價所代表的整體功力和經驗的欠缺,讓他們輸給了體能分配不當和心理承受力偏弱的短板。而90分鐘比賽受高身價所累腳風不順的韓國,在攻入扳平進球後,開始證明自己高身價的實至名歸。加時賽和互罰點球,韓國球員心理更穩定,後勁兒更足,他們笑到最後是合理的。

  這就是足球,一切皆有可能,但最終決定命運,還要靠實力。某種意義上,實力是由身價來體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