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黑科技!防水插座獲95個專利保護,液體減速帶丟進歷史垃圾堆

2024年2月6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近年來科技進步越來越迅速,各種概念黑科技產品也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很多高科技產品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

當年火爆全網的概念黑科技,現在都怎麼樣了?

NO.1 不怕水插座

2008年,大學生周剛發明了防水插座,他瞄準人類用電“漏電、短路、電火花”等三大世界難題進行探索與創新,歷經10年,進行了10000次以上的實驗,最終自主研發出全球首創安全連電技術——絕緣連電技術。

絕緣連電技術的研發成功,有效破解了電器兩個端口連接通電則不絕緣、絕緣則不通電的矛盾。簡單來講,就是通過FS技術,電可以和水兼容、電連接不再有電火花產生。形象點說,把一個通電的電源插座放到水裡,不僅不漏電、不短路,還能在水下進行帶電插撥和連接。即使疏忽觸電、不當操作也不會出現用電安全事故。

絕緣連電技術讓周剛很快就名動全球,並且有不少的企業都上門找他合作,甚至有日本企業願意花費兩億元買斷其專利。周剛卻說,中國人研究出的東西自然屬於中國。於是,他自己創立了阿爾剛雷科技有限公司,後來,防水插座還走向了全球,守護了更多人的生命。

目前,周剛所屬的阿爾剛雷公司已獲得了95個專利合作協定(PTC)國傢的專利保護,其絕緣連電產品獲得了國傢CCC認證、歐盟CE認證、IS09001等相關認證。此外,阿爾剛雷安全插座產品全年生產預計達2000萬套,銷售收入約8億元。

NO.2 血栓清除系統(Megavac)

心肌梗塞,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其致死率非常高,每100萬個心臟病患者,就有37.5萬例心肌梗塞,而罪魁禍首就是——血栓。

血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人體的任何部位,它發生在動脈管,就叫動脈血栓,它若發生在靜脈管,就叫靜脈血栓,若發生在腦部,就叫腦血栓。可見,血栓的危害並不小,可造成肢體功能障礙,如偏癱、失語、視覺和感覺障礙、昏迷等,嚴重會致殘、甚至危及生命。

而國外一傢公司CaptureVascular推出的血栓清除系統(Megavac),兩分鐘內清除血栓,堪稱血栓克星,張漏鬥,伸細管,展網兜,帶動血栓回收。

在找到血栓所在位置後,將抽吸導管順著血管放置到凝塊前端,這時導管底部的透明裝置會膨脹起來緊貼血管壁,形成一個漏鬥的形狀,短時間內阻擋血液的流動。不用擔心這樣會撐裂血管,因為它的設計隻會讓血管壁承受一點微薄的壓力。然後,導管中會伸出一根細管穿過血栓,在凝塊的另一端張開魚漂狀的網格。於是,在細管回收的時候,血栓也都自然而然的被全部清除出體外了。

雖然在2017年便獲得了FDA批準,但在融資(眾籌)250多萬美元後便不了了之,公司至今也隻有2名雇員了。

但總的來說,雖然這項技術離普及使用還有較長的一段一段時間,但他已經向患者證明了徹底清除血栓的可能性,同時也讓我們愈加相信在科學傢、研究者們的不斷努力下,醫療技術在未來的發展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NO.3 太極減速帶

據統計,我國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人!在道路上隨處可見的減速帶,一定程度的緩解了事故的發生,但是現在常見的減速帶大多是水泥制成的,對汽車也有一定危害。

對此,2011年,西班牙公司(Badennove)發明了一種液體減速帶,以橡膠為外殼,內部填充非牛頓流體。

非牛頓流體是指不滿足牛頓黏性實驗定律的流體,即其剪應力與剪切、應變力之間不是線性關系的流體,非牛頓流體廣泛存在於生活、生產和大自然之中,絕大多數生物流體都屬於現在所定義的非牛頓流體。

這種減速帶的效果就是,你快它就硬,你慢它就軟,以柔克剛,專治各種不減速,一時獲贊無數。

這種減速帶目前已經在西班牙很多馬路、停車場投放使用,不過目前中國似乎還沒有這樣的減速帶。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液體減速帶損壞後留下一地粘液,要是下一輛車疾馳而過就會打滑,存在隱患,被丟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NO.4 超級疏水材料(Ultra-ever day)片“液”不沾身

超級疏水材料(Ultra-ever day)片“液”不沾身,超疏水材料獨特的固-液界面性質,使其在表面自清潔、生物防污、腐蝕防護、抗結冰、流體減阻、熱傳遞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

於是,國內代理商紛紛入局,一做測試卻傻了眼,防水性一騎絕塵,但偏偏不抗磨不抗酸,甚至還有毒,不淘汰你淘汰誰。

NO.5 氣凝膠

比空氣還輕的固體——氣凝膠,是一種由連續納米顆粒或聚合物分子鏈組成的具有連續三維納米網絡結構的材料。具有納米級骨架和納米級孔洞結構,是目前已知的最輕的固體材料,也是迄今為止保溫性能最好的材料,被稱為“改變世界的神奇材料”因成分不同,可分為SiO2氣凝膠、多糖氣凝膠、碳氣凝膠、金屬氣凝膠等。其中SiO2氣凝膠又被稱為“藍煙”、“固體煙”。

其實,氣凝膠在1931年首次被制備,但因工藝難度被人類遺忘,直到近代才大放異彩,被評為2022年十大新興科技之一。

目前,氣凝膠以保溫隔熱領域應用較為成熟,主要應用於油氣管道保溫、建築外墻保溫、鋰電池隔熱等。

2021年5月17日,祝融火星車登陸火星,這裡溫差極大。為此,中航科工研制特種氣凝膠,把隔熱層厚度壓縮至10毫米,氣凝膠總算上了功勞簿。

除了成為最理想的保溫隔熱材料,氣凝膠還是很棒的吸音材料。比如我國2015年研制的這種纖維氣凝膠,它可以在100-6300Hz寬頻段內的高效吸音。

黑科技真的是真真假假,讓人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