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匯·第二屆輕工大國工匠|谷大偉:工匠精神造就“中國精造”

2024年2月6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谷大偉,中共黨員,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精密機械板塊車間主任,編程人。二十一年始終堅守在一線崗位,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他和同事們一起,迎難而上、銳意創新、執著進取,突破了西方國傢的壟斷和封鎖,實現國產碳纖維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光威復材成為國產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行業的領軍企業。

勤於鉆研、精益求精、大傢眼中的“工匠”

時鐘回撥到1999年,那時候的谷大偉還是一個對一切充滿好奇的應屆畢業生。來到光威復材,剛接觸到教控機床,一切是那麼新鮮。那時候數控行業剛起步、資源比較缺乏、書籍也比較少,一方面和老師學習,一方面自學充電,買不到書就和朋友借一套,自己復印學習,當時復印了整整三大本。書復印好後,他就一頭紮進數控的世界裡。他白天單位上班,晚上就拿書自學,結合白天工作內容,相互印證,白天哪裡有不對的、需要改進提高的都做好筆記,就這樣,他的技術水平在一點一滴地提高。從2007年至今,他連續擔任生產班長、車間主任,獲得數控程序員三級、數控銑工二級、車工三級、銑工一級、車工一級等職業資格證書,成長為公司攻堅克難的先鋒。

2017年,谷大偉在中午下班排隊打卡時聽到公司同事說鏡面拋光機床拋光質量不好,手動操作效率低、成本高,機床拋光到位之後不能自動停止,容易碰到機床產生事故。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谷大偉心裡就開始琢磨,能不能把普通機床改為數控鏡面拋光機床呢。

他利用周末時間到新華書店查找資料並機械老師傅們討論,不斷地動手實踐、反饋、再實踐,經過一個月的鉆研,無數次反復試驗,逐漸提高設備的“功能”,還別具心裁地自己研發設置了數控控制器,解決了“拋光痕”的難題。加裝一個鏡面拋光動力頭,對工件進行拋光處理。工序分為粗拋、半精拋和精拋,每次拋光配備不同型號的拋光帶,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加工工藝和操作規程,使工件達到Ra0.02的鏡面拋光;加裝一個導軌,使工件在加工的過程中得到穩定加工,保證了工件的精度;設計研發了一個數控控制器。這個控制器可以設定加工長度。加工到指定位置後自動換向,也可以自動設定加工時的往返時間,減少拋光設備在換向加工停頓的時候,容易出現拋光痕的難題,並且設有軟限位,保證機床不能超出加工范圍,為機床安全生產提供保障;設計了專用的拋光機床尾座。使裝夾工件更加方便,精度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該車床的升級改造完成,不僅解決了尺寸工差的難題,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成本。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也大幅度降低,普通操作人員隻需簡單的培訓就可以進行操作,並且加工出的產品合格率為99%。該設備生產穩定,安全可靠。改好後,谷大偉還是覺得有些欠缺,為了力求完美,他又重新設計加工,加了硬限位。防止軟限位失靈造成碰機事故,這樣雙保險,使工作更方便和安全。此項目獲得了威海市職工創新金點子一等獎和山東省職工創新成果二等獎,為公司創造了1000萬元的經濟效益。

傾囊相授,毫無保留,傳道授業解惑

谷大偉將所學知識與積累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人,不僅授之以魚,還授之以漁。他既手把手教技術,又教徒弟們如何開闊視野、精益求精。為了提高培訓效果,他總結了各類工作法,把工藝的精髓融入到工作法中,使新員工從一知半解的新手轉變為技術過硬的人才,紛紛成為技術加工領域的領頭雁。參加工作二十一年來,他共帶出了80多個徒弟,其中有1名威海市技術能手、2名威海市優秀職工、2名高區技術能手、2名高區金牌職工、5人成為高級技師.他經常說唯有打造一流的專業技術團隊,才能集思廣益,不斷完善加工工藝,提高業內工藝水平。

銳意創新,攻堅克難,保證國傢命脈安全

碳纖維因為強度高、耐高溫、重量輕,被稱為“新材料之王”,是世界上尖端的高性能纖維材料之一,廣泛用於航空、航天、潛艇及武器等方面,是國防武器裝備的重要物資。但制造設備的技能僅掌握在歐美和日本幾個發達國傢手中,他們對我國進行碳纖維的產品、裝備、技術進行三封鎖。為突破封鎖,在公司的領導下,作為技術骨幹的谷大偉和科研人員一起,全程參與了公司碳纖維設備開發、實驗及制造,終於成功制造了包括紡絲機、水洗機、牽伸箱等原絲生產設備,以及高、低溫爐、石墨化爐在內碳化線等全套設備,生產的產品成功通過了國傢“863”項目的驗收。其中3000度的敞口式石墨化爐領先國際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公司為重要客戶提供碳纖維卡板長4m,平行度要求0.15mm。公差要求嚴格,不能變形翹曲。碳纖維加工難度大、周期短,按以前加工工藝需要50多小時的時間,並且保證不了公差。客戶要求該批工件一個月內完成交付,按以前加工工藝無法按時完成。公司聯系多傢外協代工,外協人員,看到圖紙後都一口回絕,不敢接單。

就在誰都不敢接的時候,谷大偉又“跳”了出來。頂著大傢不看好的目光,他帶領他的團隊嘗試啃掉這個硬骨頭。“成不成,都得試試,不試怎麼就知道不行呢?”憑著這股子犟勁兒,他首先改進了加工工藝,為減小加工變形,他把所有孔的尺寸計算準確,直接加工到接近公差,加工過程中去除材料越少,應力變形就越小。把高溫定型調整到精加工前,防止高溫過程中,材料內部產生應力變形。在加工過程中放棄了傳統的壓板加工法,設計了專用胎具,用粘接法進行加工,粘接加工思路正確。但是用什麼粘接成了難題,他半夜敲開了五金店的大門,購買粘結劑。有的粘結劑需要12小時,凝固時間過長,耽誤加工;有的粘接過後不好清潔工件,影響外觀質量;有的對操作者技術要求很嚴,粘結劑的多少有苛刻的要求,多了工件取不下來。最終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確定好了粘結劑。粘結後立刻就凝固了,加工完工件也輕松就取下了,降低了對操作者的技術要求。就這樣不服輸的他經過一天一夜的實驗,不眠不休地改進加工工藝,考慮材料內部纖維方向,改變走刀方向及規律。由原來的50多小時縮短到20小時。達到國軍標的檢驗標準。圓滿地完成了公司交給的任務。他也因此總結出了“碳纖維精密加工法”,為以後碳纖維加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多年來,谷大偉紮實的技術和精益求精的精神獲得了社會、行業的高度認可,先後獲得威海市優秀職工、威海首屆工匠、威海市有突出貢獻技師、威海市首席技師、威海市技術能手、威海市金牌職工、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技術能手等稱號。在工會的大力支持下,他成立了威海市谷大偉示范勞模創新工作室,先後發表論文13篇、申請專利19項。

這些榮譽既是對他的肯定,也鞭策著他要時刻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重整行裝再出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工匠精神,踐行“中國精造”的時代使命。(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全國委員會供稿)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