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座城,你還真能帶得動

2024年2月5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近幾年由穿越小說改編的影視劇熱映,人人都有“穿越”夢。

但開局一座山、一座城、一個國,你真的玩得轉嗎?

遊戲提供了這樣一個練兵場。

諸如《模擬城市》《動物園大亨》《戴森球計劃》之類的模擬經營類遊戲,總有一個能成為這種“穿越”夢的試煉場。

有別於其他遊戲的破壞屬性,模擬經營類遊戲的核心是建設。

經典如《模擬城市》系列,玩傢承擔著“市長”的角色,需要在一塊未開發的土地上進行城市建設。從規劃住宅、商業和工業用地,到建設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再到提供公民服務(健康、教育、安全、休閑等),都由玩傢自主設計分配。

這其中涉及了政治、經濟、人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遊戲的核心模式圍繞著規劃、建設、擴展、管理,給予了玩傢最大的自主權,能夠自由地建設理想城市。

這樣的建設隻有起點、沒有終點。

有的玩傢數年如一日的在虛擬世界裡建設、調整。

整個遊戲的樂趣不在於征服與毀滅,而是繼續擴張城市的同時保持大多數人的生活質量。

模擬經營的最大樂趣似乎就在於此,讓一個人能夠在遊戲中體驗真實,所以這一類遊戲也被歸類於嚴肅遊戲的范疇。

真的如此嗎?

至少,《模擬城市》系列的創始人之一威爾·賴特就曾宣稱:“《模擬城市》就像是對一座城市運作方式的歪曲模仿,而非貼近現實的還原模型。”

然而,某種意義上,這個歪曲模仿,也代表著遊戲裡的人工智能的一個開局。

1987年,當萊特和傑夫·博朗聯合創辦Maxis工作室,一個在遊戲行業裡開創模擬經營品類的奇點開始醞釀。

可以思考的電腦程序,是這個工作室制作遊戲的底層架構,開發團隊會研究城市動力學、蟻群行為,並制作遊戲來讓玩傢嘗試自己的想法。

如果我們能夠制作這類模擬,那麼它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

萊特在談及他創作靈感來源時,還提到了他在1984年所設計的一款非常普通的直升機模擬射擊遊戲《Raid on Bungeling Bay》:“駕駛直升機在城市中四處破壞的確很有趣,但設計關卡時的地圖編輯器好像更有好玩”。

基於會思考的程序和能編輯的地圖這樣嚴肅又遊戲的組合,Maxis工作室在1989年推出了《模擬城市》並大獲成功。

規劃、建設、擴展、管理,作為這款遊戲的主要循環模式,讓玩傢很容易上頭,甚至一玩就是一整天。

不過問題也同樣存在,即遊戲並沒有特定的目標,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時,玩傢便很容易感到乏味。

因此遊戲內也包含了怪獸、火災、空難、污染治理等8個有任務的城市讓玩傢來挑戰,增強遊戲的耐玩性。

這在後續的系列遊戲中被繼承,並在整個模擬經營類遊戲品類中成為基本操作。

於是,開局一座城,成敗靠個人的夢想,在遊戲世界裡有了映像,甚至於還影響到了現實之中。

據報道,1990年,某個美國媒體突發奇想,在競選期間邀請市長候選人玩這款遊戲。

結果,競選結果似乎真的被遊戲影響:一位候選人因為在遊戲裡犯下低級錯誤被嚴厲批評,他認為這是導致自己被淘汰出局的原因。

但遊戲終究是遊戲,哪怕它很嚴肅。

因為在模擬城市系列遊戲裡,有個致命傷……

下期樂遊記,繼續扒。

刊載於《人民郵電報》2023年6月27日《樂遊記》專欄363期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傢,資深產業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