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甯身著朝鮮族傳統服飾亮相 助陣家鄉宣傳 卻遭韓國網友惡言相向

2024年2月8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在我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中,朝鮮族是其中的一個少數民族,他們的傳統服飾也成爲了一種文化標志。

然而,近日,當中國女演員張佳甯身著朝鮮族服飾在延邊地區宣傳時,卻引來了韓國網友的惡意攻擊,甚至指責其爲“陋習落後”的中國表演者,這樣的言論令人啼笑皆非。

從韓國網友的行爲中可以看出,他們似乎對我國的文化和傳統沒有足夠的尊重,甚至表現出了一種排斥和輕視的態度。

然而,如果仔細研究朝鮮族的服飾文化,就會發現其實韓服的設計源于朝鮮族,而非抄襲韓國文化,而這一點韓國網友有點無知。

難道韓國沒有曆史課?

不得不感歎,現今世界中各地文化之間的割裂和隔閡依然嚴重。他們懷疑朝鮮族的衣服是盜用了韓國的古裝,甚至嘲笑其毫無創新只知道複制粘貼。

這樣的言論實在令人哭笑不得。

我想說,尊重曆史,尊重他人的文化表達,這是正常人都應該做的事情。

網友評論

說到這裏,我想起了一件往事。有一次去逛街,看到有家店賣的衣服非常美麗。走進去後才發現原來是韓國古裝,叫“hanbok”。

如果你不認識這個詞語的話,那麽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它的來源正是我們的國家——中國明朝。

須知,那時候的韓國,不,應該說是朝鮮,還是中國的附屬小國,時不時地前來進貢敬仰中國皇帝。

在那樣的曆史大勢下,兩國之間的交流合作已經成爲了一種習慣,尤其是許多風俗習慣更是深受中國儒家思想的熏陶。

譬如說,我們經常使用“韓國”、“朝鮮”這樣的詞語來區分兩個不同的國家,但是實際上它們都是源于同一曆史源頭。

但是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無論是國名還是衣物,經過漫長如詩的曆史洗禮,都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成爲了獨具風味的風景線。

因此,我們也要看到《張佳甯的宣傳片》中的真正價值。並不是簡單的宣傳片,而是通過服飾,讓廣大的觀衆領略到了曆史文化的多姿多彩;它也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下社會中存在的沖突與矛盾;它更是一種呼籲,希望人們能珍視和維護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上所有的文化遺産。

對此大家有什麽看法,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