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觀衆對賈冰的評價,我才明白當年趙本山那番話的含金量

2024年2月10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微史解讀

編輯|微史解讀

看了觀衆對“春晚賈冰”的容忍度,才發現,陳佩斯、趙本山當年說的都是真的。

01

之前春晚彩排階段,有網友發起了一個投票:龍年春晚最不想看到誰?

包餃砸!

賈冰!

怎麽回事?

曾經的他,是喜劇舞台上的總冠軍,是郭德綱的期待,是繼沈騰之後最受觀衆歡迎的喜劇演員:

“喜劇人的舞台上,賈冰的時代到了”

本山大叔的徒弟——程野,看到新人時期的賈冰,也是相當看好:

“我在你面前就是個小學生,我敢說你不是老師級別的老師,你是大師級別的”

就算是到了電影圈,也是令徐峥直豎大拇指的存在:

“賈冰是少有的,在演電影的時候,沒有小品痕迹的小品演員”

同行的話,無疑是對他辭去曲藝團鐵飯碗,專心搞喜劇的最大認可。

有人說,他跟本山大叔一樣,擅長把控細節,用自己的表演逗笑觀衆。

也有人說,如果這個作品登上央視的舞台,就算遇到本山大叔也不會輸。

觀衆的呼聲,蔡明的推薦,終于讓他圓了夢,登上了更大的舞台,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

舞台上,他只是個綠葉,是個“換了誰都行”的配角。

如果說這一次的失敗,是番位的問題,那麽2020年和2021年,名字都排在所有演員的第一位了,爲什麽還是這樣?

是他不努力嗎?

不。

或許,能從同台演員身上找到原因。

那些人要不就是吳磊、秦岚、張若昀、倪妮、包貝爾這些純外行,要不就是釘子戶。

一個在演小品,一個像在走紅毯,就算有再多的好點子,別人領會不到也沒辦法。

一次次失望之後,賈冰也從人人看好的潛力股,變成了人人嫌棄的“毒瘤”。

好不容易,在2023年初挽回了一點口碑,在《狂飙》中飾演了一個黑老大——徐江突然爆紅。

“講屁話沒有用,讓別人也節哀”

“什麽檔次,跟我用一樣的電視”

“吃飯坐小孩那桌”

“聽懂還是聽不懂”

一句句傳播度極廣的台詞,就算過了一年依舊有人記得。

連帶著賈冰,也成了人見人誇的好演員,成了從喜劇演員轉型演員最成功的例子。

怎麽一年後,又被討厭上了?

是他業務能力下降了嗎?

是他不知道觀衆愛看什麽嗎?

不。

看看後台有誰,或許,就能找到“觀衆不愛看”他的原因了。

02

自從換了導演開始,春晚對語言類節目,就有了針對性的要求。

要教育觀衆,要讓觀衆哭。

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另一種小品模式。

陣容,一定要有當下大火的流量,歌手、演員。

節目的開頭要有誤會,中間要穿插一年裏網絡上的流行段子,結尾大團圓煽個情。

這樣的一成不變,別說觀衆不喜歡,台上的演員也不喜歡。

有人問小沈陽,爲什麽不上那個舞台了?

他說:

“小品我放棄了,一是研究不出來好的包袱,二是現在的小品都是喜頭悲尾,我不喜歡,我喜歡逗大家笑”

陳佩斯說:

“你明明有更好的東西,對方永遠對你關著門,那些人根本不懂喜劇,可他們手裏握著否定的權利”

他是如此,本山大叔亦是如此。

看著自己的作品一次次被斃掉,本山大叔一怒之下,帶著本子回了遼甯。

那一年,地方台的收視率,遠超央視的收視率,這時導演——哈文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可不管她怎麽請,本山大叔一直借口年齡大了,身體不好百般推辭。

換了馮導?

直接拿出三顧茅廬的锲而不舍,才換來他到幕後指導那一下子。

《扶不扶》的爆火,沈騰的一夜爆紅,絕對有他一份功勞。

原本這個劇本的結局,是郝建化身蒙面超人,把老太太救起來。

經過本山大叔的指導,才有了後邊的反轉,也難怪觀衆笑談:小品還得看本山大叔!

本山大叔離開的原因,恰好表明了他對這個模式的態度

“小品最大的主題就是快樂,我們365天都在教育的過程當中,就這一晚上還教育他有用嗎”

看來,不是觀衆不愛看小品,只是不愛看“演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局”的小品。

當年大熱的馮鞏老師,“消失”多年後帶著這些年琢磨出來的劇本再次出現,觀衆依舊喜歡。

“地市那個舞台比央視那個舞台好看多了,誰要看流量,我們要看經典”

“那一句我想死你們了,是那個舞台難忘的回憶”

“這才是相聲、小品該有的樣子,氣息都不一樣了”

由此可見,不是賈冰不靈了,不是賈冰寫不出來好劇本,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只是不知,導演組什麽時候,才能把專業的事要交給專業的人做?

看完記得關注@微史解讀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