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脾最好的辦法是升陽,中醫教你升陽,散寒濕,有效補脾不費力

2024年2月15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很多人脾虛,但怎麼補都不見好,那今天教你一招——補脾最好的方法就是升陽!如果你能理解其中的含義,那就能有效補脾,不做無用功!

為什麼說:補脾最好的辦法是升陽?

脾喜溫燥,最怕寒濕,而寒濕的克星便是陽氣!你想在生活中,天氣又冷又潮,是不是大太陽一出來,溫度一上來,寒冷和潮濕就消失的無影無蹤。同理,要想補脾健脾,是不是得先把它的天敵寒濕解決掉,所以說有效補脾,最好的辦法就是升發陽氣!更何況,脾髒的運行,離不開脾陽的參與。

那這個陽要具體怎麼升才能達到健脾的作用呢?

肯定是升發脾胃陽氣!

寒為陰邪,寒重最先導致的肯定是脾陽虛,出現畏寒怕冷,四肢小腹不溫,消化差,容易腹脹,不敢吃涼的,一吃就容易腹痛腹瀉,頑固不化等情況。那這種脾陽虛,我們直接升陽散寒即可。可以選用方劑理中丸,來溫中散寒。中成藥的話就是附子理中丸

但脾陽虛日久,運化失常,必然會導致體內生濕。這時體內不僅陽虛,還有濕邪。除了有脾陽不足的表現,還會出現身體困重,胸悶腹脹,大便黏膩不成型,舌苔滑膩,齒痕明顯等情況。那這時就需要以升陽祛濕為主了; 可以在參苓白術散的基礎上加入附子、乾薑等,來升陽散寒。中成藥的話可以用參苓白術散搭配附子理中丸來用。

最後升發腎陽

腎為先天,脾為後天,兩者相互滋生。所以脾陽虛日後,必然會影響到腎陽,導致腎陽虛。出現腰酸腿軟,小便尿頻,夜尿多,五更泄等情況。所以補腎陽這一步也必不可少,而且我們也可以通過補腎陽來達到補脾陽的目的。可以參考方劑桂附理中湯,同時升發脾腎陽氣。

生活中大多數脾虛的人都屬於第二種,脾虛寒濕重連及腎陽,然後脾腎兩虛了,所以他們就算補脾,用了健脾祛濕,或者是升發脾陽,散寒的中成藥也沒啥效果,畢竟牽連到腎髒。